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鲁迅先生曾经为北京大学设计过校徽,一直到1949年,北大的校徽样式才又发生改变。 当时北大的校长蔡元培先生一直很尊敬和欣赏鲁迅先生,便向鲁迅先生递出了橄榄枝,但是他当时在教育部工作,担心自己无法同时胜任两份工作,便婉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元培先生不放弃,他想为学生们争取这位优秀的老师,随后多次诚恳邀请鲁迅先生,还提出一个星期仅需授课一次。鲁迅先生本来就抗拒去北大授课这件事,只是碍于现有的工作有诸多顾虑,但是他最后还是接受了邀约,也许在他的内心里是很乐意与年轻一代的学生有所交流和碰撞。

当时北大校规规定聘请的教授必须全职教学,不可兼职,鲁迅先生便以一位普通讲师的身份开始了他在北大的教学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先生所教授的课程名为“中国小说史略”,包括对中国历史的讲述和分析,对中国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社会的评价与批判等内容。

鲁迅先生平时生活节俭,并不注重穿着,连第一次上课时也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满是补丁的蓝色长衫就去了。在同学们的心里,这位新老师可以说是毫不起眼,还以为是谁不小心走错了教室。

他不仅穿的不起眼,就连背的包也是破破烂烂,手里拿着薄薄的几页讲义,右耳上还放着一支铅笔,很是奇怪。

与其他衣冠楚楚西装革履的老师比起来,鲁迅先生实属另类,他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径直步入教室,随后低头整理东西,静待上课铃响,普普通通,但是他身上的独特气质又很吸引人的眼球。

鲁迅先生一开口就自带搞笑气质,一口绍兴家乡话瞬间让学生们哄堂大笑,但他本人却很淡定,三两句后就直接进入正题。

鲁迅先生对历史研究颇深,对每个历史人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他经常说要摒弃旧思想,去除历史中的“糟粕”,要勇于接受新文化,新思想,适应新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课上,再晦涩难懂的内容他都会用同学们易于理解的方式细细讲来,再辅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常常与学生互动,让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后也会留下来为学生答疑解惑

同学们在课上都竖起耳朵听课,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的故事与观点,期待着能与新老师有所交流,直到下课铃响起,仍意犹未尽,恨不得下一堂课快点来临。

鲁迅先生的课堂有趣,一传十,十传百,名声渐起,到后来教室里常常座无虚席,还没到时间就有学生抢着来占座,有时甚至几个人挤着坐在一起,过道、门边都是名前来旁听的外院和外校的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北大知名的教授和老师也会来听课。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课堂是有多受人欢迎了,在这里,新的观点互相碰撞,老师和学生仿佛褪去了身份的禁锢,为共同感兴趣的事物畅所欲言,只觉酣畅淋漓。

据曾在北大授课的林语堂先生回忆,当时鲁迅先生对北大教师圈子的影响颇深,为此分成了两个派系,一派以鲁迅为首,另一派则是以胡适为首,两位都是十分有魅力的人物,引得老师们竞相追随,形成了当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别看鲁迅先生个子小小的,内里具有巨大的能量,一开口句句戳中人心,发人深省言辞犀利是他的标志,治学严谨是他的态度,弃医从文后,手里的笔便成为了他的武器,自此后的每一个字,为民族,为国家,不为私利

从小学时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到中学时的《纪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孔乙己》等等课文,鲁迅先生的文字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可以从他的文字中了解他的过去,知晓他心中的民族大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先生痛国家之痛痛民族,言辞犀利,字字泣血,只愿唤醒那些愚昧无知的人,唤起人们心中的热血,唤起文化的革新。

人的身体病了尚还有药可医,若是思想病了,又该如何“治”,鲁迅深知一个国家要想强大须从根上开始治,需要改变当时中国人封闭的思想,为此,他付出了一生的时间。

总结:

鲁迅先生的精神让人敬佩,身处乱世仍然保持“清醒”,当时的中国能涌现出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很幸运,他们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他们的贡献,我想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虽未动一兵一卒,却震撼人心,发人深省。鲁迅先生好像从未离开过,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