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句话叫作:努力决定下限,智商决定上限。人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努力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智力因素较高也是一项天然的优势。

研究表明,985高校的学生智商普遍在120到125,这也证明,智商高确实会更容易成功。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生智商高,但智商其实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你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智商。

孩子如果出现以下几种表现值得注意,你可能正在培养一个智力落后的孩子。

注意力缺低下

注意力低下是孩子智商落后的典型表现,青海师范大学教授祁乐瑛曾进行过一项注意专注力测验,对75名学生进行专注力与智力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专注力的学生智力等级不同,专注力越高的人,智商等级高;专注力等级低人,智商等级低;这足以说明注意力是影响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是针对成年人还是儿童,专注力作为人类的一项底层能力,能有效识别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人的大脑分为几个部分,注意力分布在脑干区域,支撑着整个大脑运作,所以无论大脑是接收处理信息、或是计划决策执行等都需要专注力作为辅助。

注意力低下还会导致孩子情绪反馈缺陷,比如经常自顾自地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无法意识和觉察到别人对他的态度和情绪反馈。又或者很少哭或者笑容迟缓,对情绪的掌控度不足等现象。

有些父母的教育可能会间接导致孩子智商落后,比如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包办孩子的生活,孩子就缺乏独立思考和大脑快速运作的能力,最终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同样家庭矛盾很大,父母关系不协调,以及类似的大压力环境,都会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智商的发展。

性行为异常

儿童3~5时会出现性别意识,这个年龄段的正常男孩会表现出对自己的外生殖器感兴趣,好奇,时常用手把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控力逐渐增强,该行为会逐渐降低或消失。而智商较低的孩子,比如弱智儿不会降低这样的行为,还可能在公共场合执行,女孩则会夹腿。比如在特殊院校中,常见他们过于亲近异性老师或同学,引起同龄人的反感,不利于孩子自尊的发展。

表达能力缺陷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认为,儿童早期语言对儿童成功的讲解非常重要。另外,语言表达能力和智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他的逻辑思维会比较好,包括推理和判断能力,同时,这类孩子更富有勇气,勇于迎接困难、解决困难,不断锻炼大脑的智力,维持较高的灵活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父母会给孩子报补习班,比如学习英语。华盛顿大学的脑科学领域研究发现:每个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语言能力都超厉害,能分辨出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发音,但这种能力在6-12个月的时候会急速下降。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学习区域区在宝宝2岁左右开始快速发育,12岁就会关闭了。所以为啥说学英语越早越好,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对于低智商的儿童,家长可以随时随和孩子说说话,慢慢培养孩子,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就能慢慢改善智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天生就不爱说话,父母根据情况实际应对。

正常孩子的智商都是阶梯式发展的,而智力低下的孩子智商常如蜗牛般爬行,意识到这点后,父母要及时纠正。其实除了那些天生弱智儿童,大部分孩子的智商跟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环境有很大关系。曾经教育心理行业有一个真实案例,一个不识字的妈妈将智力落后的孩子培养成了北大清华学霸。

这位妈妈的孩子在学校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且多动。到了三年级考试考试,排倒数第二,老师都要求母亲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智力。这位母亲非常难过,但他并没有责备孩子,而是从小的细节出发,给予孩子赞美和鼓励。比如跟孩子说,“老师并没有责备你,他还夸你认真踏实”平时孩子完成作业,她也会说:“真棒,比上次又提前了五分钟完成。”就这样,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下,孩子日渐充满自信,专注力提升,最终成为优秀的人才。

正如“期待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一样, 赞美、信任、认可、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自我认知,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信,并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你能持续地去赞美一个非常自卑的人,并且从细节出发,那么她会慢慢变得自信起来,甚至因此改变命运。

所以这诠释了一个好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深,经常赞美肯定孩子,能帮助他越变越好。而那些经常打骂孩子,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等行为,会在无形中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和意志,即使天赋异禀,最后可能也会成为“方仲永”

智力固然重要,但父母的教育往往更重要,良好的教育能改变孩子的性格、思维、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一生 。

- The End -作者| 汤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