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顾茅庐”,这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了。然而人最让人纳闷的是,为什么刘备这么一个时年46岁,被曹操认定为乱世英雄的声名显赫的大叔会如此虔诚地邀请一位当时年仅26岁,尚无任何建树,无任何社会经验的小伙子诸葛亮加盟自己的团队呢?

对于刘备的“三顾茅庐”之说,曾引发了一些历史爱好者的质疑,他们根据《魏略》中的记载,认为是诸葛亮主动找的刘备,因而三顾茅庐之说是假。这一说法也曾得到了一些反诸葛派专家的支持。但是从《三国志》和裴松之对《魏略》的注解,笔者仍然坚信刘备“三顾茅庐”是真实存在的。

下面,我们就先从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变迁说起吧。

我们知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即“世卿世禄制”。从夏商开始,中国的用人制度讲究的是“用人唯亲”的原则,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王室诸侯用人,只用本家,不用外人。尤其是到了奴隶制鼎的西周,这种“世卿世禄制”也达到鼎盛。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传,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虽然在“世卿世禄制”的制度下,也有一些选贤用能的事例出现,但是总体上还是坚持“用人唯亲”的基本制度。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逐渐瓦解,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兴起,“世卿世禄制”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而逐渐被淘汰。

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开始进行变法图强,尤其是商鞅在秦国实行20级军功制,确立了“军功爵制”,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世卿世禄制”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到了西汉,随着郡县制的确立及普遍实行,皇帝需要任用大批的官员来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务,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来管理国家呢?这就出现了两汉的“征辟制”和“察举制”。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在两汉末期,尤其是东汉末期,社会动荡,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也就是说,士人或名士的背后隐藏的往往是豪强地主势力。

尤其是在乱世,能得到有背景的士人与豪强地主的支持,也就意味着得到了民心。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成功,正是他利用皇族身份和婚姻关系,获得了河北豪强的支持,最终取得天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像刘备,曹操,孙权这些老板们要想壮大势力,就必须找到好的靠山,好的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就是分散各地的豪强大族。比如曹操就是依靠颍川世家大族起家的。颍川世家大族给他钱粮,给他人脉,曹操这才能霸占北方。而孙权从父兄手中接过江东政权后,也是积极投靠和依赖当地的豪强及世家大族,比如周瑜、鲁肃、张昭、张纮等家族。

而刘备,作为西汉皇族后裔,自然深得家传,自立世以来,一直结交豪强,依赖豪强,这是他一以贯之的原则,比如与陶谦、公孙赞等人的结交,与糜竺相交并娶糜竺之妹为妻,等等。

回过头来,咱们再看看诸葛亮何许人呢?读过《三国志》,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山东琅琊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父亲诸葛珪是太山郡丞,叔父诸葛玄是豫章太守。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绝不是什么没背景的“布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我们再看诸葛亮妻子的家族背景,那更是牛X得不要不要的。

诸葛亮的妻子叫黄月英。黄月英的老爸叫黄承彦,是当时荆州一带的大名士;老妈姓蔡,是荆州名士蔡讽的长女。黄月英的亲姨是刘表的续弦老婆,被称作蔡夫人。黄月英的亲舅舅叫做蔡瑁。蔡瑁曾协助刘表平定荆州,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投降曹操后,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为汉阳亭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家族背景,足以打动刘备,让当时人才短缺,财力困乏的刘备为之动心。

除了这样的家世背景,诸葛亮还积极打造自己的名士之声望。东汉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局面。但是作为一个有积极进取心的士人,要想走上仕途,就必须成为名士。虽然这不是唯一的路径,但却是最佳的捷径。因而诸葛亮即便在南阳隐居期间,也常与名士交游,并“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与诸葛亮结交的名士,如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

如果能够得到一位才名在外,又有强大社会资源背景的士人的支持与辅佐,你说刘备能不愿意吗?

刘备“三顾茅庐”后,结果怎么样呢?史书上说:“荆楚群士从之如云。”

这难道与诸葛亮的社会影响力没有关系吗?这就是刘备利用诸葛亮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