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教育当中,我们都面临一个巨大问题,中国家长的投入大,并且越来越大。但问题是,我们花了那么多精力,那么大的投入,其实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动力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把投入在孩子身上的资源比喻成一座金字塔,最上面的一层是什么呢? 是物质财富,比如婚房,保险,现金等。 中间一层是知识技能,我们在教育上绝大部分的投入都可以算到这一层。 从幼儿园开始的兴趣班,小学开始的各种补习班,游学费用等等。

但是家长往往都忽略了最底层的投资——动力投资!

什么是动力?当然是孩子的学习动力了。说白了就是孩子想不想学,想不想要。孩子有动力没动力,直接决定整个教育成败。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两个小故事。

十年前,一则新闻震惊世人。22 岁的大四学生,解决了困扰世界数学二十多年的难题,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对此啧啧称奇,中南大学三位院士联合请愿,破格聘请他为中南大学的教授级研究员,相当于正教授级。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就是刘路。

要知道,这个学生曾是一名「差生」,由于成绩太差,还被老师认为智商低。 刘路父母都是理工科出身,也是这样的家庭熏陶下,他从小就数学非常痴迷

一有时间,就研究数学难题。吃饭、走路,上课都在思考,也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钻研数论,草稿纸上写满了演算痕迹。对于中学那些枯燥的整数、分数、倒是没投入多少心力。

说来奇怪,如此喜爱的数学的刘路,他的数学成绩仅仅在及格边缘,其他科目就更是惨不忍睹。

妈妈看到刘路这样子,心急如焚。明明每天都在屋子里「学习」,也不像沉迷游戏的样子,怎么成绩这么差呢?

妈妈找到老师了解情况。老师说,这孩子很努力很认真,可是教的方法和思路,他总是记不住。老师甚至当着妈妈的面说:「刘路确实挺努力的,可是智商差了点」。

得到老师的回答,刘路的妈妈十分伤心,但没有当面指责孩子,而是和孩子真诚地沟通。爸爸妈妈这才知道,刘路成绩不好,是因为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数学理论知识,而书本上的公式和方法,他都没有看。

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并不赞同,但是看到孩子沉迷其中,解开题时的喜悦,夫妻二人又不忍劝孩子放下这个爱好。

就这样,上大学后,刘路也毫不犹豫选择了数学系,最终在大四时,解开了世界级数学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儿,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这孩子本身就是天才,他的路子不可能复制的。诚然,天才之路不可复制,但他的成功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内在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你会看到,刘路是一心扑到数学上,他会主动研究背后的原理,搞不懂就去查资料,找教授等等,甚至自己写论文去投稿等等。并且这件事情,他从小做到大,从不觉得厌烦。

我们都有同感,最优秀的小孩自主动力都特别强。有的家长就很感慨,别的小孩根本不用推,自己就跑起来了,自己的小孩拉着走,拽着走都推不动。

真是羡慕啊!

孩子的内在动力都怎么来的呢?教育学和心理学多年的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对孩子的动力影响非常大。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和孩子怎么说话,怎么互动,会影响这个小孩做事情的动力。

既然和孩子互动也会影响孩子的动力,那身为家长的我们该怎么做呢?这就要说到今天最重要的三句话了。

第一句:把「你要」变成「我要」。

举个例子,有时候孩子在公园里玩得不想回家,我们一喊他就闹。 常见的互动方式是不是这样的:

妈妈:12 点了,你要回家啦。 孩子:我再玩一会儿! 妈妈:那最多再玩 5 分钟。

5 分钟后......

妈妈:5 分钟到了,我们回家吧。 孩子:我不,我就是要再多玩一会儿。 妈妈:刚刚明明说好 5 分钟的,你怎么又说话不算话了?

于是,一场哭闹又再所难免。

接着,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换种方式会什么样呢?

妈妈:哎,12 点了,我要回家了。 孩子:我再玩一会儿! 妈妈:好,我再等你五分钟。

5 分钟后......

妈妈:5 分钟过去了,我真的要走了。(这时候我站起来,并且拿起包,不要有停顿)

到这儿,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 4 岁的孩子会是什么反应?有经验的可能知道,孩子会在最后几秒猛玩一下,然后站起来,追上妈妈走了。

这两者案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是从「你」变成了「我」,为什么第二种互动方式会明显激发了孩子的动力呢?

我们可以代入一下,如果我们变成了小孩,妈妈对你说,「你要走了」,你的反应是什么? 「我不想走」。

但如果妈妈说,「我要走了」,你的反应是什么? 妈妈走了,那我怎么办? 你走了就我一个人了,那我还是跟着你走吧。

看到了吗?当说「我」的时候,孩子会开始考虑他自己,他会想他会面临什么情况?他的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这个行为会有什么结果?

他会开始做选择,这个选择就是他的「内在动力」,「内在动力」就是知道我要做什么,以及我这么做的后果。

互动方式一变,孩子的动力就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用来解决「对着干」有奇效。

家长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 你和孩子说了无数次,做完题目一定要检查。 事实也证明你是对的,但是他就是不检查,每次都因为粗心丢不少分。

再比如,你和他说睡前把明天要用的书本,作业等都整理好放书包,但就不肯,经常因为这个落课本落作业在家。

大家肯定很困惑,为什么说正确的话,孩子就是不肯听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说完正确的话,总会多说一点阻止孩子听你话的一点话。

有些家长可能会困惑了,我到底多说了什么呢?我总共也就两句话啊?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开车导航时是不是遇到这种情况:

本来应该是直行的,但你不小心拐错了,导航一般会怎么说?「正在重新为您规划路线,g请在前方 100 米请掉头。」

但是试想一下,下次同样开这条路,你又不小心拐弯了。导航重新规划,但是多加了一句,「上次你也在这个路口走错,能不能长点心,都多大的人了!」或者你超速了,导航说, 「超速了,快减速,你这样以后怎么开车出门啊,看看别人开的!」

试想一下,你会什么感受?你可能都会不想掉头,甚至想超速对不对!

你看,导航说的话,其实都是正确的,但为什么第二版导航会让你不想听呢?因为你想的是另外一层:你凭什么这么和我说话!

新版导航里说的话,其实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说内容,第二个是说关系。这个关系让你觉得很不舒服,特别想反抗,不管你说的对不对,我就是不想听你的!

看到这儿,有的家长可能就明白了,我们就是这个新版导航。其实作为家长,我真的能理解大家的用心良苦,其实我们说的也很累,但 有时候我们无意识多说了一些东西,多说的话所表达出的关系让孩子不愿意接受。

所以怎么办呢?

我给大家支个招,就是句型从「你错了」变成「我觉得」。我们家长训孩子,其千言万语归结为三个字就是「你错了」。这句话背后藏有很多责备、失望,恨铁不成钢。但是你会发觉小孩一旦听到家长说你错了,他会马上进入一种极其紧张的状态。

比如说,一个数学题 4+3,他做错了。「你错了」,小孩一紧,「哎,我又错了,我怎么又错了?我怎么老是错?我到底错哪儿?」他在五秒钟当中, TA 是这种反应,TA 是不可能集中精神看这道题的,TA 的大脑一直在这种情绪当中,非常紧张。

如果换句话说,「诶,你看这道题,我觉得好像不是这个答案!」如果你是小孩,你的反应是什么?你觉得不对,那我来看看到底对不对。

他第一时间就会进入这道题,而不是会想——你又要责备我,我又错了。

所以指导孩子的时候,多说「我觉得」,少说「你错了」,孩子进入状态更快,更有动力!

在养育中,还有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是孩子经常是你和他说,孩子会做,但是你不说就不动 ,他也不会多做一点你说的更多的事情,于是你就只能不停地说。甚至等孩子再大一点,你会发现,孩子好像没什么想法,有什么事情都要来问你——「这个事儿怎么办?」

其实在专业上,这种也被称为「强依赖」。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父母越是强,读书越是好,对小孩指导越是细致,小孩儿往往越不强。

这背后其实有个逻辑是说,你越强,小孩对你的依赖就越强

我有个朋友是英语老师,女儿读三年级,但是女儿英语成绩并不好。最好的是一个叫田田的女生。田田的爸爸妈妈是农村的,一点儿英语都不懂。

她知道爸爸妈妈不懂英语,回家也没得问,所以只能在课上把老师的每句话都记得非常清楚,因为如果不记下来,回家就完蛋了。没人问,她只有一次学习机会。

但我朋友的女儿就不这么想,「记不记笔记没关系啊,回去问我爸就行了,他什么都知道。」也是抱着这种想法,孩子的英语反而不好。

为什么说小孩依赖强,可能不是我们对小孩的指导太少,而是我们对小孩的指导太多了。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小孩不是天才,我不指导他,他什么不会啊!」

但事实不是的,其实我们放手让孩子去做的时候,他反而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我小孩 5 岁, 他有一天在餐桌上的时候盯着我,我穿着一件 T 恤,上面是一些数字。 他看着我的 T 恤好久,然后说:「 爸爸,你知道 1+3 等于多少吗?」

我们一般怎么反应? 家长肯定是快速反应,「 1+3 你都不知道,你要么你自己想想,要么我就直接告诉你」。

但我说了一句很神奇的话。我说:「不知道啊,是多少啊?」他说 「1+3=8」。

这个时候一般家长会怎么反应?「1+3 怎么等于 8 呢?你再给我算一遍!」那我说的是什么呢?我说:「这我倒不知道。1+3为什么等于8?」

然后他给我说了,说完之后我就惊呆了。我的那件 T 恤衫上是数字,这个数字就是电子表上的数字,给大家看张图就懂了。

我的感觉是,哇哦!好厉害啊!这个叫发散性思维,突破常规的思维。如果我上来就说 1+3 你怎么算不出来?1+3 是 4,怎么会是 8?很有可能他就不想说了。

「我不知道」, 这句话非常重要, 我们经常容易指导对方说,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指导过度。 我就用一句话来概括,叫「你应该」。

但是当你说了「我不知道」之后,你会发觉有很多神奇的事情会出现。当你说「我不知道」,这个小孩就在想,「哎,你不知道,那我得想想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得靠我自己了。」

那靠他自己,他的能力可能就会涌现出来。这个在心理学当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叫「赋能」

赋能是什么意思呢?「你应该」其实是证明我们家长自己有能力,但很有可能你一直说「你应该」,你的小孩是没有能力的。你要让你的小孩有能力,你说「我不知道」,有可能让小孩有那个机会和土壤去开发自己的能力。

祝孩子在自主学习的路上

越走越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