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的小男孩上一年级头一天,放学时怒气冲冲,不管不顾妈妈来接校,径直走到垃圾桶,要把书包扔掉。幸亏妈妈及时阻拦,要不书包就“变味”了。这是多么厌恶学校的新生活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从幼儿园直接升入小学,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两个阶段相比,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作息规律,有时间观念,有规则意识,能自立,学习习惯要养成,老师的授课方式也有所改变。刚开始,孩子们对学校生活不适应,早出晚归,放学后还要写作业,玩的时间也缩短了,还不能随意请假,孩子们多少有些反感,而且在心理上也无法接受中规中矩的校园生活。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提前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呢?

01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鑫鑫是一名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在幼儿园时就非常淘气,自从进入小学,淘气的毛病一直没有改掉。上课时,鑫鑫不能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不是捅捅邻座,就是自顾自地玩起了文具,还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聊天,经常接老师话茬,老师越说他状况就越严重。老师找鑫鑫妈谈了多次,鑫鑫妈没有办法,只能靠吼叫打骂强迫鑫鑫遵守纪律,可是效果很差。

孩子刚上一年级,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立即自律起来,但实际情况是: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由散漫;做作业拖拉,学习不自觉;做事半途而废,作业还没做完,就去看电视,玩手机;孩子随意发脾气,不讲道理,没有规矩……种种问题,让父母简直无法招架。那么,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呢?

(1)不要毫无原则地爱孩子。父母要给孩子定规矩,告诉他们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一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比在幼儿园强了很多,让孩子从小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聪明的父母会让孩子在“失望”中学会自律。

(2)不要即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诱惑无处不在,父母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学会等待,延迟满足孩子的欲望。当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欲望,他们的耐心和自控力也就提高了。

(3)让孩子自律,父母得先自律。孩子优秀品质的养成,源于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父母不能树立良好榜样,让孩子拥有自律的品质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从镜子中看到的是你的不自律,孩子怎么能自律呢?孩子原本就需要父母进行后天引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点点4岁上中班时,还要让妈妈喂饭;5岁了,还不会收拾自己的玩具;刚读一年级时,凡事都需要让妈妈提醒。点点的书包都是妈妈每晚帮忙整理,她担心点点自己收拾书本会有遗漏;老师布置的亲子手工作业都是妈妈自己完成,她担心点点亲手制作拿不到高分;每天妈妈都会早起做早饭,然后帮点点把牙膏挤好,把当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才叫点点起床,起床后还得帮着点点穿衣服……这样可以让儿子多睡会儿以便养足精神上课。

所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那么,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养成独立性呢?

(1)千万不要代替孩子。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激发孩子的能动性,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待孩子长大,变得越来越优秀时,父母就会明白,不代替孩子,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对他的最大负责。

(2)告诉孩子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好的父母会让孩子有自己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而不是把孩子的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虽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作为父母可以参与意见,可以提供帮助,但始终要坚持的是,孩子必须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3)玻璃心的父母培养不出独立的孩子。孩子刚上一年级,父母的每一根神经都是紧绷着的,担心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或有什么闪失,希望老师能随时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汇报给自己。殊不知,学校不同于幼儿园,学校有正常的教学活动,低年级老师也有很多事无巨细的工作,所以很难像幼儿园那样能时刻获得孩子的信息。因此,有些父母坐不住了,总是向老师问这问那。可以说,玻璃心真的不是爱,有时恰恰是伤害。玻璃心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03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波波生性内向,胆子也小,刚上一年级时,上课不敢回答问题,课间休息也是自己一个人玩,无法融入班集体,被同学讥笑只会哭,波波对上学充满了恐惧。与波波相比,亮亮简直太淘气了,在一年级里是个十足的“小霸王”,要求所有同学都以他的意志为中心,稍不如意就大喊大叫,甚至向同学动手,因而遭到同学们的排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那么,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1)让孩子学习与陌生人说话。父母不要因过度担心而限制孩子与其他人交往,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更胆小。为孩子创造社交条件,放手鼓励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玩耍,在和小朋友的交往中自然会慢慢地提高社交能力。

(2)尊重孩子的交往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圈子。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孩子们也一样。性格活泼的孩子,喜欢与开朗的小朋友玩在一起;而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的游戏方式也都是安静的。所以,父母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交往自由。

(3)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孩子在交往中如果有欺负同学、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惯,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这些错误行为,让他学着自己去解决问题并加以改进,以便重新获得同学的欢迎。

04 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一年级网上开班会,班主任老师根据同学上周表现,宣布了本周第一批获得“线上学习专注之星”的同学名单,里面并没有女儿的名字。开完班会,女儿闷闷不乐地坐在书桌前,低头写着作业。我询问女儿评奖情况,女儿一言不发,并未理我,我悄悄走开了。

一年级评优获奖活动较多,有些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如果没有被评上就会伤心、失望,甚至气愤无比。对于上面这件事,我是怎么处理的呢?

(1)首先,要懂得给孩子留面子。我不会上来就拿女儿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不会说:“谁谁都评上了,你怎么回事?”人都不喜欢被比来比去,更何况孩子呢?

(2)其次,让这件事“冷处理”一下。我悄悄走开,而不是急于给出女儿建议与指导,让女儿学会慢慢消化自己的情绪。

(3)然后,告诉孩子正视问题,不必过于完美。女儿没有获得荣誉,要让她学会正视而非逃避,告诉她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机会才肯垂青;另外,凡事不要太过追求完美,没有评上优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积极进取才是最重要的。

05 解决孩子的学习障碍

刚上一年级的乐乐很让妈妈头疼。原来,乐乐妈听老师讲,乐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安静久坐,爱做小动作。乐乐回家后做作业也很磨蹭,10道口算题能做半个多小时,还不能保证全部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智力正常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学习障碍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不会主动学习,对学习没兴趣;有的孩子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回家也无法独立完成作业;还有的孩子每科成绩都很差,甚至有留级的可能。那么,该怎样做才能解决孩子的学习障碍问题呢?

(1)多鼓励少批评。对于注意缺陷障碍(也称“多动症”)的孩子,应当多找他们身上的优点,以此为契机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再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

(2)劳逸结合,不要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孩子“厌学”,是因为父母在孩子低年级时报了很多兴趣班,做很多课外作业,孩子每天都很疲劳,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允许孩子写完作业就能玩,劳逸结合才能使孩子有兴趣学习。

(3)了解背后的原因。有些孩子因为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或有弱点被嘲笑歧视,或被老师批评处罚,因而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厌恶的心理。父母要勤于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做好心理疏导,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生活中。

06 做好家庭课业辅导

陪一年级孩子写作业,很多父母有过相同的抱怨:“我家孩子根本不好好写作业,除非盯着他写。”“我家只要一写作业,一会儿挠挠这里,一会儿动动那里,根本就坐不下来。”“我家也一样,而且还粗心大意,很简单的算术题都能做错。”“我刚讲完的题型,儿子再做还是不会,让人崩溃!”“只要一写作业,我就想骂孩子,有时气得想动手打他。”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呜嗷乱叫。那么,陪娃写作业怎样既不憋出内伤,又能让孩子高质量完成呢?

(1)商量在先。孩子放学回家,父母与孩子商量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玩一会儿,要玩多长时间。如果玩的时间到了,孩子还是磨磨蹭蹭地不想写作业,那可以私下联系老师,让老师给孩子一些小小的惩罚,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回家自然就会乖乖写作业了。

(2)提升学习效率。开始写作业前,父母先和孩子一起回忆和复述一遍学校学习的内容,根据孩子对内容的复述情况,查漏补缺,那么孩子在写作业时自然会高效很多。另外,不能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让孩子活学活用,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3)不要干扰孩子学习。孩子写作业,父母在旁边监督,题做错了,赶紧纠正;字写歪了,埋怨孩子总是改不掉这个毛病,这样容易让孩子紧张焦虑,所以不要盯着孩子写作业,让他自己安静地完成。父母可以在旁边看自己的书,让孩子感受到,彼此都在认真地做事,对孩子也是一种好的影响。

07 适合一年级孩子的运动

琳琳妈很会利用时间,每天接琳琳放学回家前先到小区的花园锻炼半个小时,跑跑步,跳跳绳,踢踢毽子。每天这样安排锻炼活动,琳琳回家写作业就没那么累了,效率也提高不少。周末的时候,父母会带琳琳逛公园或游山玩水。琳琳变得更活泼、更健康了,学习起来也更有劲头了。

一年级体育测试及达标项目有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和一分钟跳绳,评分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种。那么,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运动呢?

(1)了解孩子的兴趣、体能、潜在特点和需要。需要团队协作的小组性运动,就给孩子选择排球、篮球、足球等;容易焦虑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更需要参与激励性的运动,而不是田径、游泳等竞技性运动;对于自主能力比较强、追求完美的孩子来说,能够表现自我的运动,如体操、儿童网球、武术等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孩子确实不喜欢体育项目,也没关系,带着孩子早晚跑跑步或散散步,周末一家人一起出去踏青,也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对孩子的竞技能力不要过于苛责。6岁的孩子刚刚脱离幼儿期,玩性依然很大,所以他们一般不会专注于某一项运动,喜欢根据兴趣进行多方面尝试。而且开展这些运动时,孩子们都是抱着玩的心态,父母没必要要求他们的竞技能力。

(3)掌握好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只有适量的运动才能给孩子带来好处,而过量的运动会使孩子过于劳累,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一般来说,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要以运动后没有过于疲乏的感觉为标准,每天的平均运动量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好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天累计运动1小时左右,每周进行3次高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篮球、游泳、跳绳等加快呼吸和心跳的运动,慢慢养成科学、健康的运动习惯,持之以恒就能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一年级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08 平衡家长和老师的关系

山东临沂一位家长担心孩子抄写作业浪费时间,在家长群里向老师提出质疑。面对家长的质疑,老师怼家长称“您是我从教近二十年绕临沂城半圈,遇到的第一位奇葩”。家长一怒之下声称要投诉老师,老师竟打出一串点赞表情外加一句“谢谢”。辖区教育局回应称,已责成涉事老师向家长道歉。

这位老师说话语气充满了不屑,这种态度只会激化家校矛盾,起不到教育孩子、引导家长的任何作用。这位家长也存在一定过错,首先应该反思老师为什么惩罚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用这种责问语气。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情绪,采用这种态度沟通,任谁也受不了。如果家长的确认为抄作业是做无用功,在不“得罪”老师的情况下,应该替孩子抄一下,这才是高情商家长的做法。

既要尊师重教,又要多沟通交流,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那么,如何平衡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呢?

(1)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我们会发现,老师都有一个共性,很乐于与班上优秀学生的父母沟通交流。但是,如果孩子总惹麻烦,情况就很微妙了。这样的孩子在老师的眼中属于“问题”学生,所以需要家校配合的方面更多。父母在和老师沟通时,不要心存芥蒂,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父母要给老师充分的信任和热情,这样才会让老师和自己在一个良好的氛围里沟通,让彼此的关系得以平衡。

(2)多交流,勤沟通。父母老师要勤交流,不要惧怕谈话,积极地把孩子在家里和学校的状况反馈给对方,然后双方都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最新状况,针对孩子的情况,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当孩子有进步时,都不要忘记给对方以感谢和鼓励,因为只有完美的配合才会换来积极的进步。

(3)家校关系要平衡。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而武断地归咎于老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说,两种极端对于孩子的伤害最大:一是父母完全和老师站在一边,对孩子形成铜墙铁壁式的合围;一是完全和孩子站在一边,与老师形成对立。

有些父母对孩子在新一年级的表现期望过大,成绩要好,情商要高,导致孩子压力重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符合实际,要在孩子能接受和实现的能力范围内。如果给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不切实际,长此以往,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都会遭到严重打击,结果适得其反。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学会让孩子慢慢地适应并喜欢上新学校,学习强度逐渐加码,顺利完成校内任务,多与老师互动,多结交好朋友,时间一长,孩子自然会享受新环境带来的更多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