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的人生尽显优雅与传奇。

即便是留给后世的画像,也是眼光灵动,顾盼生姿,有着说不尽的落落大方与秀逸伶俐。

因为才情斐然,胡适评价她是“一代才女”,沈从文称赞她“绝顶聪明”;

因为绝代风华,诗人徐志摩为她写下康桥恋歌,哲学家金岳霖一生“逐林而居”,建筑学家梁思成更是甘愿终身追随她的脚步…

她拥有世人艳羡的卓越才华与浪漫婚姻,但与母亲何雪媛的关系,却是她一生无法疗愈的精神隐痛。

不同于女儿的温婉优雅,母亲何雪媛永远是委屈的、守旧的、心怀怨恨的。

明明是要为女儿承担风雨的身份,她这一生却偏偏做了女儿的背影,永远躲在阴暗的角落,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打量着这个世界,偶尔使性子闹一闹,博得存在与关注。

也是因此,母女两人的关系,如同互相缠绕的茑萝,剪不断、理还乱…

【何雪媛:不受丈夫和婆婆待见,因吵闹摔死亲生儿子】

何雪媛是林徽因生命中,最不知该如何安放的亲人。

她不像丈夫林长民般见多识广,既能够带女儿游历欧洲,告诉她人生道理,给予她顶级教育,也不像林徽因的三位倾慕者,给她灵魂的颤动或喜悦,婚姻的浪漫和安稳。

她是最传统的女子,以至于用怨恨困就一生。

何雪媛嫁入林家前,林长民已有门当户对的原配叶氏。

但因为叶氏早早病逝,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在林家老太爷的撮合下,何雪媛做了填房。

她名为续弦,实则与原配无异,这样的身份对出生小作坊的她来说,也算是人生逆袭。

但嫁入林家的何雪媛并不幸福,严格来说,是她亲手作丢了紧握在手的幸福。

她是典型的旧式女子,不善女工和持家,思想与裹过的小脚一样;个性还有点急躁固执,总爱以无理取闹的方式博取注意力。

除此之外,她也无法理解林家人那种读书人的作为;比如:一家子聚在一起吟诗作对,讲历史典故,针砭时弊,激扬文字……

她想不明白:如果是算计升官发财的途径,也情有可原,可这些毫无用处的吟诗作赋有什么用呢?因为没有兴趣,就觉得他们特别可笑。

丈夫林长民试图对何雪媛解释这些事情,但他很快发现,无论怎么努力,他们都是两个世界的人。

于是他也不再浪费口舌,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为了博得林家人的喜欢,何雪媛试图参与家务事,但小作坊那套耍心眼的行事风格,却让婆婆和佣人们特别排斥,虽是名誉上的“主母”,可何雪媛的家庭地位,却指挥不了任何佣人。因为他们只听婆婆游氏——那个优雅干练,有文化的女人的话。

因为林家始终没有后代,所以嫁入林家的何雪媛,就被家族长辈们想尽办法催生。

她也争气,刚进林家不久,就为林家生下了长孙。

婆婆游氏万分欣喜,恨不得时时抱在怀里,放在眼前看着。

祖母疼爱长孙,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何雪媛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婆婆瞧抢走了自己的孩子,因此对婆婆很是不满意。

有一天,婆婆游氏又将长孙抱回自己房间照顾,何雪媛忍着怨气等到天黑,发现婆婆还是没有将孩子送回来,于是怒气冲冲地去找对方理论。

一个出生名门,一个生长在小作坊,两个人的处事风格自然无法相融。

婆婆素来对何雪媛刁难佣人的作为不满,于是忍不住说了她几句。

但何雪媛自幼也是被父母骄纵惯了的,当然无法忍下这口气。

怒气冲冲的她,夺过孩子就往回跑,却因为着急脚磕在了门槛上,没有站稳整个人摔倒在地。

这一摔,就摔出了她后半生的悲凉宿命。

怀中的孩子被重重摔倒在地后,当夜就高烧夭折了。

因为何雪媛的折腾和任性,林家备受重视的长孙就此殒命。

即便她是无心的,可这份罪过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被原谅。

从此以后的她,在林家的地位更加低下,而痛失爱子的丈夫,更是终日对她视而不见。

可以说:两人的关系完全降到了冰点。

【满腹怨气和委屈,改变林徽因的婚恋观】

作为母亲的第二个孩子,林徽因本该得到疼爱,可童年生活对林徽因来说,却是阴雨多过晴天。

父母失和的婚姻关系,为她的生命画出明显刺眼的界限。

如果说父亲的世界,是明朗的、向上的、簇新的,那么母亲的世界,便是终日的阴雨连天,钻心刺骨的寒冷。

林徽因9岁那边,接受先进教育的林长民,也终于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他爱上了一个叫做程桂林的女子,并将她纳为二房。

说是二房做妾,但民国早就没有嫡庶之别;即便是程桂林入门后,也不用以妾礼伺候何雪媛;这身份的落差感,让信奉传统礼教的何雪媛更是心中不忿。

面对丈夫对新人的疼爱,她哭她闹,想尽了办法博取关注。

可这份举动最后得到的,却是丈夫永久的疏离。

她被迫搬去了偏僻的后院,举目望去,孤立无援;就如《红楼梦》中的赵姨娘,除了女儿,没有可以抓住的东西。

因为太孤独,她太希望林徽因能与自己同仇敌忾,一起仇恨前院的林长民、程桂林和其他子女们。

可林徽因生性善良温婉,对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发自内心的好。

所以,每次当林徽因从前院玩耍回来,何雪媛就会无休止地数落女儿;意图把对丈夫再娶的不满,对二房程桂林的嫉妒,统统化作怨气撒在林徽因身上。

也是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让林徽因内心深处,交织着对父母又爱又怨的矛盾感情。

她爱儒雅清俊、才华横溢的父亲,却又怪他对母亲的冷淡无情;

她也爱着给她生命和爱的母亲,却又怨她总用带刺的话把父亲推得更远。

这种成长环境带来的心理阴影,让林徽因始终无法摆脱。

多年后,她写了一篇叫做《绣绣》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乖巧的女孩绣绣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中,母亲性格懦弱、心胸狭隘又无能,父亲冷落妻子,又娶了二太太。绣绣整日夹在父母的争执中彷徨不安,最终因病死去了。

母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推动了林徽因的早熟。

她自幼就是最懂事的孩子,十二岁就能把家务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心无芥蒂地爱护着异母的弟妹,对分走父亲宠爱的二娘也是尊重有加。

这样的乖巧懂事,让离家在外的父亲林长民十分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懂事成为家长评判孩子的重要标准。

也许吧,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说,家中有个懂事早熟的孩子,一定是特别骄傲的事情;可对于孩子本身来说,在本该肆意玩耍的年纪,却要学会察言观色,努力用成年人的眼光看世界,甚至处理大人们之间的纷争,这样的成长是否有些残酷呢?

纵观林徽因的成长过程,就如北方的植物一样,生怕错过短暂奢侈的温暖;只能拼命往上挣扎,让枝叶最大限度地靠近冰冷的阳光。

同样的,母亲的喜怒无常,不仅左右着林徽因童年的快乐,更影响了她对爱情的抉择。

那年的康桥遇见,面对徐志摩的狂热追求,林徽因不是不动心。

但她考量的东西太多,因为自己的家庭地位,她无法放纵自己的情感,必须牢牢抓住些求生的浮木,才不会被母亲拖拽到深海中。

当得知父亲因为参加反奉战争牺牲后,林徽因更是无法随心而动。

作为家中长女,她要承担起弟弟妹妹的未来,作为母亲的依靠,她要确保自己有段安稳的婚姻。

所以当父亲的好友梁启超,充当起她父亲的角色,资助她留学,把她当做女儿看待,这样的恩情她不能不铭刻于心。

我无法确定,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时,是否放下了徐志摩,但是能够肯定的是,嫁给梁思成的这份选择中,一定涵盖着她无法表达的感激与回报。

林徽因本性浪漫,有文青气质,但受母亲的影响,她从小就有危机意识。

也正是因为,她太懂得把澎湃的感情,压制于庄重的理智之下,才在同时代众多女性中,活得优雅而克制、温婉而清醒。

【母亲排斥弟弟林恒,林徽因写信抱怨:她把我推进了地狱】

自从父亲林长民牺牲后,林徽因便挑起了整个家庭。

后来与梁思成结婚,林徽因又把母亲接到家中照顾。

她一直是个聪慧通透的女子,最不愿纠葛那些发霉的童年往事;但母亲何雪媛却落后狭隘,无法放下自己在林家遭受的委屈和痛苦。

特别是觉得备受宠爱的二房程桂林儿女成群,自己却只有林徽因一个依靠。

这种怨恨和不满,让她无法控制地按下往事按钮,将那些斑驳无味的黑白记忆,一遍遍播放给女儿林徽因看,逼迫女儿在童年阴影中穿行。

这样的做法,对饱受肺病折磨的林徽因来说,简直是人生的万般损耗。

有一年,同父异母的弟弟林恒来北京读书,林徽因分外欣喜,便安排弟弟在家中居住。

但何雪媛看到情敌的儿子住在这里,始终无法接受;一直对林恒冷言冷语,甚至甩脸色给对方看。

母亲的做法,让林徽因说不出的疲惫,她太想不明白:为什么上一代的恩怨,要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所以她写信给好友费慰梅,连连抱怨道:

最近三天我自己的妈妈把我赶进了人间地狱……我不得不跟我同父异母的弟弟讲述过去的事,试图维持现有的亲密接触。晚上就寝的时候已精疲力竭,差不多希望我自己死掉或者根本没有降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那早年的争斗对我的伤害是如此持久,它的任何部分只要重现,我就只能沉溺在过去的不幸之中。

由此可见,何雪媛的种种作为,已经超乎了林徽因能忍受的范围,但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却让她无法放弃母亲,两人只能如缠绕的藤蔓,在亲情和怨恨中相互牵扯,直到筋疲力竭。

但很显然,旧岁月给予何雪媛的怨恨,是无穷无尽的,甚至超乎林徽因的想象。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带着孩子,以及母亲辗转昆明。

在贫穷与病痛的折磨中,林徽因的力气几乎耗干了;可何雪媛的怨恨却与日俱增。

她不明白林徽因为何要对二房的孩子那么好,不明白林徽因为何总是指责自己这个亲生母亲…

所以她总是无事的争吵,不是为鸡毛蒜皮的事与佣人争吵,就是为家长里短与女儿呕气,闹得林徽因几乎精神崩溃;幸好有脾气很好的丈夫梁思成从中调和,不然这安稳的生活,又要被何雪媛作的散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吵得太疲惫,林徽因索性自我开导:

“再与天底下最爱管闲事的老太太吵架,我就是蠢猪。”

随后她将时间与精力全部扑在了工作上,任由母亲自己在家庭琐事中“发挥”精力。

林徽因爱着母亲,但这份无法令人放松的母女关系,成为她一生的精神包袱。

【先后失去女儿和女婿,为她送终者让人错愕】

漫长的怨恨,纠缠在何雪媛的人生宿命里。

她在林家委屈埋怨了半生,跟随女儿漂泊异地亦吵闹挑衅了半生,似乎只有不断的闹出动静,她往年遭受的冷落和嘲笑,才能消失一些。

但何雪媛怎么都无法想到:自己唯一的女儿,竟然先她而去,为她留下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苦结局。

1955年,51岁的林徽因患病去世。

痛失爱女的沉重打击,也让吵闹不休的何雪媛终于醒悟:自己身为母亲,却从来没有给过女儿任何温暖和包容,反而是被女儿不断的迁就。

女儿去世后,何雪媛便跟随女婿梁思成一起生活。

7年后,梁思成选择娶林洙为妻,而何雪媛依旧是备受尊重的丈母娘,同样跟随女婿一起生活;而梁思成也把何雪媛看作为至亲,每次发工资,总要把大部分钱交给何雪媛保管,剩下的生活费才交给林洙打理。

1972年,梁思成也去世了;身为续弦的林洙虽然饱受争议,却还是毅然接过担子,照顾起何雪媛的起居。

此时的何雪媛已经年过90 ,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怨恨和吵闹。

更多时候,她只是安静的坐着,沉湎在一些再也不想说出口的陈年往事中。

后来,周总理听说林徽因母亲健在,便安排每月补贴何老太太生活费五十元。

不到一年,毫无牵挂的何雪媛离开了,那年她正好90岁高龄;为她送终的人,便是饱受争议和骂名的林洙。

不得不说,人生有时真的如戏,让人瞠目结舌。

说起来,何雪媛的去世,还与情敌儿子林恒有关系。

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最终选择了投笔从戎,对日寇作战牺牲后;梁思成带来一把,林恒空军毕业时发的“中正剑”做遗念。

后来林徽因夫妇先后去世,何雪媛便一直收藏着这把剑。

没想到特殊年代时期,赶上红卫兵抄家;众人发现这把剑后,年迈的何雪媛受到批斗;因为惊吓过度,最终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其实不管最后结局如何,何雪媛这辈子终归是值得。

她没有得到丈夫和婆家的尊重,却得到了女儿和女婿的照顾和孝敬,甚至还有林洙后期的尽孝,这样的结局也算是圆满了。

从前读林徽因的故事,总是为她母亲的种种行为感到不满。

可如今真正去了解何雪媛的人生,对她固执的怨恨和吵闹,也有了些宽容的理解。

说来说去,终究是太孤独了吧。

她这一生,总是躲在角落中,企图寻得些注意和疼惜。

可偏偏心胸狭窄,发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只好盯着那点鸡毛蒜皮,时不时地闹出一些脾气,制造一些不愉快,这番寻衅滋事的行为,也是对爱的渴求吧。

她从来不是什么坏女人,甚至也没什么心机。

只是过于任性了些,也过于执拗了些,抓着那些陈年往事不放,企图让自己找些存在感,却不料,这些往事的执念,拖拽着自己的年华却走越远,也伤害了本该最疼爱的女儿。

我们总道命运不公,其实哪有什么晴天霹雳,人生的一切都是伏笔而已。

我们真正害怕的,也许不是痛苦本身,而是痛苦地理解到,这一切竟然都是自己的选择。

执则迷,迷则不悟,便有了“执迷不悟”之说。

如若能放下执念,找到另一个出口,才能走出心灵的监狱。

而漫长人生的种种经历,也不过是让我们学会与自己和解,与命运和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