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志愿军入朝作战已经七十一年了。七十一年前,一群最可爱的人,穿过了鸭绿江,在冰天雪地里,在山川河流间,和武器装备几倍于自己、很多士兵还是刚刚经历过二战的十七国联军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十一年后,有人说这场战争是靠人数堆出来的,有人说这是美国和盟友“没出全力”,事情真的是如此吗?

朝鲜战争爆发前不久,还有人曾经在一场大战役前信心满满地说过:

但是过了不久,就被光速打脸。

是联合国军不出力吗?阵亡六十余万人,麦克阿瑟被撤职,如果联合国军真的是来随便打打,那对这阵亡的六十多万人集齐家属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更重要的是,几十年之后,美军在阿富汗耗了整整二十年,面对着弱得多的对手,同样铩羽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字面意义上的超级大国,美国一度可以在万里之外直接支撑起一个政权的运行,可以直接使一个国家改旗易帜。特别是在五十年代,二战让绝大多数国家千疮百孔,但是美国本土几乎完全没有受到打击,工业规模几乎到达了巅峰。而中国在当时刚刚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内大部分产业还都没有恢复,偏远地区匪患猖獗,很多地区的国民党势力还在进行抵抗。

就是这样的力量对比下,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将组织力和战斗意志发挥到了极致。通常情况下,步兵分散开展行军往往只存在于小股的特种部队或是侦察部队中,大规模的分散行进很容易发生队形散乱或是战术无法展开的情况。但是志愿军却能以一个师的建制分散开前进,在战斗地点集合并发起战斗,这依靠的是惊人的组织力。

在铁原阻击战中,为了能减缓美军装甲部队的行进速度,63军把部队打散成小分队的形式分层阻击李奇微的部队,但是一个小分队面对成建制重装部队几乎生存率为零,在三五个人的小分队面对整个美军7万余人的重装部队时,明知自己九死一生,但还是没有人后退,这一战63军损失两万余人,仅剩三千余人。

在古代战争中,伤亡过半基本意味着军队战斗力丧失。在对方部队呈碾压式向前推进,自己眼看着前面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时,想要保持精神集中并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毫不畏惧,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是志愿军做到了。

究其原因,在旧社会,一个普通的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或是部队里的大头兵,很容易会成为权力争斗的代价,或是社会动乱中被淹没的一份子,即使死了,也是不明不白,甚至还会被权贵老爷们指着墓碑嘲笑,假如有墓碑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新中国里,没有高高在上的长官,没有卑微和高贵之说,每个人都可以识字,每个人都有被救治的权利,每个人都会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如果“洋大人”们打进来,自己刚刚获得的被尊重,被照顾,被保护的生活也就消失了。如果战死,自己会被当做英雄,自己的家人会被照顾;如果后退,自己又会成为无依无靠的行尸走肉。对于任何人来说,战斗都是最优的选择,这样的军队显然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实际上,目前还存在的每一个大国,都曾经有过战斗力惊人的时刻,英国的舰队曾经被每一个殖民地打败过,但是也都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胜利;法国的拿破仑骑兵曾经横扫过欧洲,大半个欧洲都为之侧目;俄罗斯曾经在莫斯科兵临城下时,数次上演过“凛冬将至”;美国在白宫被烧黑了之后依然一路反推回来,用并不是很整齐的队伍击退了建制完整、武备充足的英军。

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告诉全球:我们不惧任何挑战,哪怕对方是世界第一强国,当时唯一的核武器拥有国。

在朝鲜战争中,有一支50军,本是曾经国民党的起义部队,被改造后,在朝鲜战场上打出过两个营击溃英军一整支重装部队,缴获击毁坦克二十余辆的成绩,后来这支部队甚至率先开进汉城!“内战没胜过,外战没败过”是这支部队的特点。

相反,如果一支部队缺乏战斗意志,甚至不知自己为何而战,很有可能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停滞不前。毕竟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如果自己用生命换回来的只是别人的升官发财,那么自己也就没必要再冒着生命危险做任何事了,美军在越南、在阿富汗、在中东,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于是也就有了“匪不可不剿,也不可全剿”的魔幻场面。

东亚之所以能成为如今的“怪物房”,敢于拼命的战斗意志是不可少的,单凭先进的装备,是实现不了“怪物级”的进化的。七十一年前,我们钢少气多,照样战胜了钢多气少的美帝国主义;七十一年后,我们不缺钢了,怎么就出了一大堆“慕洋犬”和“带路党”,对美国崇拜得不行,怕得不行?我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