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谢茂

安徽省合肥中学生刘某阳在三年内凭借“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两项发明获得多个省级、国家级奖项,然而这两项发明均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在名称、工作原理、外观方面等方面高度相似,而刘某阳的父亲刘建国在该研究院担任领导,且为上诉两项研究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和专利申请者。

此事引起大量质疑,刘建国被指用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来帮助儿子升学。对此,刘建国本人回应称:“我儿子的中考和高考都和科创毫无关系,中考是通过学校里的全省拔尖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媒体发布的刘某阳的发明装置(左)与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装置(右)

上诉两项发明均曾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0月28日,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已关注到此事,正在调查之中。

颁奖大赛组委会称已关注舆情正调查

2015年,刘建国之子刘某阳凭借发明“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又称“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获得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发明类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以及2016年合肥市蜀山区第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但该发明在名称、工作原理、外观方面,均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的一项科研成果高度一致。当时,刘建国任该所副所长,也是该科研成果所属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018年,就读于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年级的刘某阳,再次凭借发明“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018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合肥市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荣誉。无独有偶,该发明也与刘建国2011年所申请的国家专利“激光酒驾道边在线监测系统”原理高度相似。

此事被媒体报道之后引起大量质疑,刘建国被指用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来帮助儿子升学,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疑惑:“这些发明是初中生能做出来的吗?”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刘建国本人回应称:“我儿子的中考和高考都和科创毫无关系,中考是通过学校里的全省拔尖考试。”对于是否参与刘某阳的科创比赛,刘建国则表示:“科协的科创初衷是科普,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其他功能是别人附加的。科创赛有自己的流程,是否参与以及贡献是评审问辩环节评委该掌握的问题。”

10月28日,极目新闻记者致电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组委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关注到此事,正在调查中。

教育专家表示应查清事实追究责任

据半月谈2020年7月报道,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组以上的项目水平都已达到硕士乃至博士水平,甚至需要用到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电子显微镜等高端仪器,而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中科院研究员申请使用都困难重重。还有博士研究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工”了一个项目,而该项目是替某领导的孩子参加一项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做的。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2021年版本显示,“指导教师应了解并遵守竞赛规则,在申报时签署诚信承诺书,对学生参赛作品的真实性、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及学生遵守科技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的情况负责。如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有亲属关系,应在申报时如实填写。”若“作品存在抄袭、成人代做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学术不端问题。”则不接受申报。

刘某阳初中参赛时的指导老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填写表格,对于发明“不一定会懂”。

合肥一六八中学实验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会对学生从选题开始到参赛,进行全程指导。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类似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父母可以对孩子参加科研给予支持和一定的指导,但是整个科研必须是由孩子独立完成,科研的成果也必须是由孩子独立获得,这才能够算学生的成果,若是家长越俎代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装成孩子的,就是弄虚作假。此事应该追查清楚是刘某阳父亲主动弄虚作假,还是在招生程序上有违规操作,或是科创大赛审核不严,然后根据事实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由于刘某阳2017年入学高中,如今他已就读大学,只要他在高校的录取过程中没有违规操作,基本上不会影响到其大学的正常学业。近年来,高校特招生也在进一步规范,如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明确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以“强基计划”取代。

目前,论文、发明专利、奖项等基本都对高校招生没什么作用,即使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强基计划”规定对此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且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