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蔬菜价格的上涨牵动着大家的神经,毕竟蔬菜是老百姓过日子复购率最高的产品,各种蔬菜普遍涨价,而且部分蔬菜价格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这也让各地的“菜篮子”压力陡增。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轮涨价?会持续多久?涨价之后会影响“吃菜自由”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致此轮蔬菜价格普涨的原因

近期,全国各地蔬菜价格都出现了普遍大涨,如西蓝花、荷兰豆、秋葵等常见蔬菜,每斤价格都在10元以上,特别是一些刚刚上市的叶菜类蔬菜,涨价幅度较大。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价格检测数据显示,上周黄瓜、菠菜、白萝卜的价格环比涨幅在20%以上,其中黄瓜的同比涨幅更是达到了87.7%,菠菜的同比涨幅也达到了42%。

从导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端天气的影响。由于今年雨季结束得较晚,国庆期间我国北方多地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降雨,同时,今年山东和河南地区受灾比较严重,而这两个省份都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大省,蔬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另外,今年秋天冷空气提前到来,也使得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设施栽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对蔬菜的供给产生了影响,国内蔬菜供应短期出现了供需结构性短缺。

二是周期性因素,我们都知道,蔬菜供应受季节影响。一般来说,蔬菜在每年的2~3月份进入年周期价格高点,春节之后开始逐渐下降,到6~7月形成价格低点,随后开始逐步上升,在11月份左右有一个短暂下降后继续上升,到春节前形成高点。

另外,近几年我国蔬菜形成了生产集中而消费分散的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蔬菜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省份12个,而这12个省份的产量占到了全国蔬菜产量的75%。也就意味着蔬菜的运输半径在扩大,收购、包装、仓储、装卸、运输、信息管理的环节在增多,同时,生产集中也导致随着大中城市人口的增加,蔬菜自给率却在下降,而其中每一个环节的波动都会带来整个终端市场供需的放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蔬菜涨价会持续多久,会影响“吃菜自由”吗?

从蔬菜的供应和往年蔬菜价格的波动来看,随着季节交替的结束,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设施蔬菜将会进入一个阶段性集中供应时间,随着供应增加,蔬菜价格会出现一个短暂的下降。同时,本轮蔬菜涨价是以叶菜类和瓜类时令蔬菜为主,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就会寻找其它蔬菜做替代。综合以上两点因素,预计本轮蔬菜价格涨价也会很快结束。

当然,近期无论是我们周边国家,还是欧洲的国家,蔬菜价格也在上涨,而且不仅仅是价格再涨,同时还出现了货架空缺,因此,大家关心的还是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吃菜自由”。

短期来看,蔬菜和猪肉相比,生产周期较短,尽管前期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但蔬菜的生产恢复较快。同时,和国外相比,蔬菜和大宗商品不一样,保供是由国内调控,而且调控能力很强。而国外除了季节性因素外,还有疫情、供应链、劳动力短缺、能源涨价等问题,而在这方面,我国相对受到的影响要小一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各国在应对经济复苏遇到的问题时,大多采取了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国,大量发行货币已经导致全球通胀压力显现,毫无疑问也会波及到我国。尽管蔬菜生产是自给自足,但整个产业链还是会牵涉到众多行业,因此,通胀压力是我国蔬菜保供稳价需要应对的问题之一。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每年蔬菜的产量在7亿吨左右,占全球蔬菜产量的50%左右,也就是说人均年蔬菜占有量为1000斤左右。因此,“吃菜自由”还是有保障的。总之,短期来看,蔬菜价格大涨的行情将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但随着年末的到来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蔬菜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

菜价上涨大家都感到压力山大,毕竟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何况这轮蔬菜涨价实在有些突然,好在我国的蔬菜生产和调配能力也在逐步加强,所以,我们也无需紧张,期待蔬菜价格早日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