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事关群众生活品质,事关城市安全运行和社会稳定。打造"红色物业"是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之举,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措施,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配合联动、广大业主的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

落实街道属地管理责任,查找物业工作中的问题

物业管理一直以来面临着不少问题:物业管理工作涉及规划、建设、城管、消防、治安等多个职能部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没有形成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由于物业管理体制不到位,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不力,导致有关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不到具体落实;物业管理行业起步晚、时间短,服务行为不规范、不到位,未能做到质价相符;部分业主物业消费意识淡薄,只是一味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对物业从业人员不尊重、不理解、不支持;开发商或前期物业遗留问题,造成当前物业与业主之间产生矛盾等等。只有针对突出问题,落实相关解决措施,才能实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强化物业监督管理

推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组织,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合力。建立健全居住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及时研究解决住宅物业管理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将物业服务企业承诺事项执行情况纳入信用评价体系,由住建部门牵头,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城管部门、市场监督部门、街道及涉及物业管理公司的社区进行物业服务质量考评,通过考评充分彰显物业公司的管理及业务工作,让参评的各级各部门找到问题所在。

加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街道、社区要定期召开党群议事会、小区议事会,研究小区管理服务工作,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共商难题破解办法,将党的工作与物业、业主管理服务工作相融合,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强化党组织对小区治理工作的领导。组建"红色管家"队伍,持续发挥党员作用,组织引导在职党员组成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和物业服务工作,凝聚多方合力,有力推进"红色物业"创建在基层纵深开展。加大对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明确职能部门职责,合力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统一管理,加强对物业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的双向监督和协调,为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昆明市呈贡区龙城街道 李茶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