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张洪泉

2015年,合肥中学生刘某阳凭借发明的“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获得多个科技奖项,并因此被当地重点高中录取;3年后,其又凭借发明的“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获得多个奖项,并得到国家专利。因此,刘某阳一度被认为是科技“神童”。但随着深入了解,有网友却发现,刘某阳的两次获奖项目与其父亲——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的团队专利成果存在高度相似。对此,刘建国本人回应称,“不要只看外观,去看看究竟有什么不一样。”10月27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组委会也分别做出回应,表示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红星新闻百度客户端10月27日)

龙生龙凤生凤,父亲是科技大咖,儿子继承基因积极跟进,多个成果获奖,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一个孩子在该认真学习的当下,却执着科研,且频繁获奖、获大奖,多少有点古怪。其实面对这个现象,更应该反思的是目前的中考和高考加分制度。

有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在人才挖掘、培育、增强等等各方面,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一些家长和孩子把走特长、走加分当成了一个捷径,千方百计的让孩子出彩、出名、获奖,在中考和高考时便于加分,哪怕是一分、五分,总会把很多孩子抛在后面,自己的孩子上更好一点的学校。

试想,如果没有升学对所谓有才能孩子的照顾,哪里会有那么多孩子不努力学习,将目光转向参加各种活动,去争取各种奖项,家长也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去帮孩子实现各种小目标。这些都是升学政策和制度造成的,该反思的是升学制度,和制定制度的那些官员和监管部门,到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