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丘》概念艺术图

怪物马戏团 | 文

注:全文涉及少量剧透。

维伦纽瓦的《沙丘》上映了,很多粉丝应该和我一样,在看的时候就猜到它的票房不妙,多半还要引发大量争议。

其实我本以为在电影的口碑分化后,很多科幻迷和影评人会站出来,把《沙丘》的魅力科普给大家,让大家就算不喜欢电影,也能搞懂为何很多人爱它。

奇怪的是,看了一圈圈评论,居然真的很少有人从《沙丘》这IP的角度来聊它。很多人都说到了电影没拍出来的一些设定,比如更细致的人物描写和权斗,以及香料的重要性、为什么里面的人都用冷兵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我觉得,不喜欢电影的人,就算明白了这些细致设定,也不一定会理解它的魅力吧?一些观众看了这些科普,反而开始认定《沙丘》是一个已经落伍的IP,里面的设定不再新鲜,还有文化差异;或者单纯就认为维伦纽瓦把一部老式太空歌剧拍烂了。

所以今天我们不如放下那些关于电影设定的科普,试试从当初科幻迷的视角来看,《沙丘》为什么会是个经久不衰的经典。这样一来,大家可能就明白《沙丘》到底被误解得有多深了。

首先,《沙丘》这个IP在海外,算是科幻界镇店之宝的级别。它在中国的名气也没那么小,游戏《沙丘2》和《沙丘2000》至今依旧是很多人心中的最佳RTS。

但不喜欢《沙丘》原著的人也很多,就比如我。我虽然看过沙丘,但这真是我看过最煎熬的科幻小说,一半时间都像在失眠胡想。不过只要你真把它读完,还是很容易理解《沙丘》为何被称为伟大。

可现在,因为信息的获取不全,很多人就对沙丘产生了各种错位的印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认为它说的是王子复仇记,还顺带帮一个被压迫的弱小民族翻了身,剧本类似现代爽文。

可这恰恰是我最不能理解的误会,其实只要看掉《沙丘》第一部,就会知道这说法错得离谱。《沙丘》不是这种俗套剧本,它的一部分名气,恰恰就是因为颠覆了这个套路

白人带领印第安人的《与狼共舞》是1990年拍的,几十年后卡梅隆又用差不多的剧本拍了《阿凡达》。但《沙丘》的作者早在60年代就对“落难白人领导土著反杀”的故事不感兴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主角保罗被称为天选之子,实际上这身份只是个权力斗争催生的谎言;沙丘的原住民看似弱小,其实扮猪吃老虎还心怀野心。

而他的复仇不但无法带来释然,还会让人类陷入血腥的战争;他能预知未来,预言却不断让他看见自己变成一个屠杀和暴力的导火索,而他无力阻止其成真。

你可以把这种情节处理投影到《哈利波特》上,就能看出《沙丘》有多反套路了。试想一下哈利发现自己预言之子的身份是个骗局,他与伏地魔的对抗也让巫师世界血流成河,而伏地魔死后,世界依旧黑魔法遍地,哈利也失去了所有天真和善的信念。

原作者赫伯特重构了所有套路化的英雄冒险、复仇爽剧的内核。当时,《沙丘》把一个科幻文学早用滥的套路抛到人们眼前,然后提醒大家:一切怎么可能如此理想化?政治和历史是复杂的,生命也是复杂的,你们的英雄故事一片虚无。

赫伯特曾说,自己要向读者展示一种叫“超级英雄综合征”的病症,而且他要让读者明白他们是如何亲手让这种病症发展的;他还曾把《沙丘》的主题,形容为“警惕英雄”,因为历史上的无数灾难,就是被所谓的英雄引发。

《沙丘》确实是王子复仇记,不过它更像《哈姆雷特》,或者是《麦克白》,底层是个希腊式的人性悲剧:你能看到悲剧压来,但因为人性无法改变,所以悲剧无法避免。

虽然《哈姆雷特》里也有权力斗争和复仇故事,但显然,大家也不是为了这两个才去读它的。

其次,《沙丘》的格局也被误解了。现在很多人谈论《沙丘》的背景,都让人感觉它说的就是保罗如何推翻帝国。但其实,在《沙丘》原著第一部最后,保罗就“成功”复仇当上了皇帝(电影把这个过程拍了一半)。

到第二部,你会看到成为皇帝的保罗,如何一步步让理想主义崩盘。他并没成为圣人,沙丘也没消失,痛苦没有结束,没有人达成了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孤岛惊魂6》的设定,也有点让我想起《沙丘》

所以《沙丘》原著到底讲的是什么?其实它说的是围绕“沙丘”这个概念,人类经历的数千年历史

保罗只是前两部的主角,后四本的舞台属于他的一个个后代。而且沙丘的故事在第六本也没结束,是因为赫伯特过世了,系列才断掉。

虽然有续写的后传(图为赫伯特)

光看电影,你大概率猜不到:《沙丘》系列最像主角的人,其实是邓肯。他和他的各代人造人,贯穿了沙丘世界的数千年。

这数千年里,“沙丘”只是一个意象,到后期甚至不局限于这颗我们在第一部看到的沙漠星球。

沙丘提供香料,没了香料,人类无法太空旅行、无法利用各种“超能力”,但它的存在就注定会让一批人受苦:它象征着那些为了大部分人的“福祉”,少数人被迫做出的牺牲。

《质量效应》的传送站就挺像香料:失去它,文明就严重退化

同时,它的香料象征着人类整个文明的根基:虽然人类看似征服了浩瀚星空,身躯堪比诸神;但实际上,这种辉煌的源头是剥削和暴力,以及那一代代为了得到“文明之光”,不断在纷争中腐烂的人类。

所以《沙丘》真的没有落伍,它的一些设定已经被用了很多次,打斗也不再炫酷;可让它成为《沙丘》的文学性剧情,仍旧很少在通俗故事里看到。

《沙丘》原著诞生自60年代,其实那二十年科幻文学的先锋性,被很多人低估了。当时科幻界正经历一次革命:大师们无法忍受千篇一律的冒险故事,便开始把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文学融入作品。

不怎么“高端”的赛博朋克到80年代才出现,是因为互联网出现得太晚。其实在那之前,科幻文学就开始大玩平行宇宙、量子通讯和太空电梯。

比如在波兰,有个经常不写科幻的科幻大师叫莱姆,他在1971年有个短篇叫《宇宙创新史论》,去看一看,你会发现其中很多概念出现在了《三体3》的宇宙观中。

图为莱姆,《 宇宙创新史论 》中,人类开始思考宇宙不是自然状态,存在几十亿年的文明肯定已进化到能扭曲物理学和数学的地步,能改造宇宙;而它们会用光速限制星际联络,并互相博弈,用自己的物理定律去入侵其他文明的领域。 不过我最爱的科幻作家依旧是大刘,莱姆的书比沙丘还难啃。

所以《沙丘》原著确实有些神棍和难啃,但它一直是半个文学作品,作者把心血融入了那个世界的塑造和故事的寓意,而征服科幻迷的,也正是这两点。

然后来到《沙丘》的电影。它确实节奏缓慢,尤其是最后半小时,但我觉得这不是因为维伦纽瓦的个人风格把它“搞坏”了。

《沙丘》曾被多次拍摄,有通俗的电视剧《沙丘魔堡》。但它的电影项目只有三个,除了新版,就是大卫·林奇的扑街版,以及多年前佐杜洛夫斯基没拍出来的那个版本。

林奇版的防护罩被黑了几十年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是影史上经典的烂尾工程,它的纪录片在IMDB都有8.1分。总结来看,就是当时一堆大神组了个梦之队:导演牛逼,配乐是Pink Floyd,概念设计是异形之父,连达利都来了。

但后来这项目难产了。大卫·林奇的《沙丘》也因为导演没剪辑权,被搞成一坨翔,把佐杜洛夫斯基乐得在纪录片里对着摄像头拍腿大笑。

佐杜洛夫斯基版的概念图1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的沙丘电影项目,都不像是商业片的模式

概念图2

维伦纽瓦不是商业导演,他的《焦土之城》说的是黎巴嫩沉重残酷的历史,如何彻底压垮人性;比后来拍的科幻片还小众。但他和大卫·林奇一比,商业性简直拉满。

而佐杜洛夫斯基则更甚,他的代表作《圣山》就像用意识流的剧本去拍超现实主义画作。拿林奇的《穆赫兰道》和《圣山》比,脉络简直和教辅一样清晰。

《圣山》

这三个导演,不会真有人指望去拍传统商业片吧?

怀疑《沙丘》的电影项目,从来就不打算走纯商业路线。而维伦纽瓦现在搞出来的电影,没准恰恰就是投资方预期的效果,所以第一部才有协议说不论票房如何,都会拍摄第二部。

毕竟只要电影拍出来,就能用IP以各种方式盈利

关于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有句非常出名的评论,就是如果这片拍成了,那很可能之后科幻电影的影像风格就会是沙丘,而不是《星球大战》这句话就是理解《沙丘》电影魅力的一个关键

《沙丘》能成为经典IP,第二个原因就是它实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所谓的美学是指:设定、氛围、美术和语言风格等各方面的总和。

而科幻文化一直有两大类美学风格,一种是星战那样偏写实的机械风,还有一种就是沙丘这样的异域风。

对于科幻文学和漫画来说,这两类美学一直并驾齐驱。到了什么地步呢?大概就是你去看科幻主题的黄漫,都能明显发现美术风格被分成两大类。

著名颜色漫《Drunna》就是个好例子:女主在现实中身处机械飞船,梦境里却是个社会体制原始的异域。

而这种异域风,突出的就是想象力,设定是否科学其实不是重点。但这种美学取向,在国内却常被理解成“原始”和“神棍”,就仿佛创作者是因为知识水平不够,才搞出一堆拿原始社会体系填充的残次品。

曾参与老《沙丘》制作的大神莫比斯

莫比斯的阿扎克:毕竟科幻只有一半是科学,另一半是幻想

这种美学,在科幻游戏上的发展都比电影更好。所以我们能看到《Warframe》《蔑视》和《原子之心》中那种一看就来自异世的影像风格。

《毁灭战士:永恒》

到了电影界,除了在《异形》里快沦为背景板的设定,真的很难看到机械风之外的美学。星战的成功,可能真的给科幻电影的风格钉了颗钉子。

但维伦纽瓦的《沙丘》为这种美学风格来了一次反击,对于很多主要靠科幻电影和一些主流小说接触科幻文化的人来说,这种风格当然不易接受。

绝对反主流的飞船设计

但看看那漫天黄沙、粗野主义和结构主义相融的巨型建筑,以及浸满宗教味却没有神的世界,难道没理由把一部分人在影厅里震撼两小时吗?

维伦纽瓦的沙丘,像是贝克辛斯基画笔下的地狱

电影的宗教感也是这种美学中的一个特色,这种宗教感是很还原原著的。以至于很多人看完电影,都大骂西方科幻作家总是被基督教世界观洗脑,写不出摆脱宗教的东西。

其实,这真的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被宗教洗脑的结果……他们恰恰是在用科学解构宗教

另一个例子是经典科幻漫画《尼可波勒三部曲》,这个故事把古埃及众神和外星人融合,剧情比《沙丘》还要迷幻,科幻设定非常鬼扯。它之所以是经典,正是因为美学风格太独特了。

《沙丘》肃穆庄严的宗教感是一张面具,面具下是科学和人。所以影像中的巨型飞船仿佛利维坦,降落时氛围如同降神;而静谧姐妹登场时的镜头宛若神使,气势逼人又深不可测。

然而这些神祗,切开全是黑水和谎言:巨型飞船带来的是战争和毁灭,静谧姐妹背后是操控人类的阴谋和权欲。

在《沙丘》中,有神力的人像神一样操控众生,极高的武力也能化作另一种神。然而实际上,这个世界没有神,只有宇宙和时间的背景板下,如蝼蚁般厮打的凡人;而那些使用神力的人,也不过是香料的奴隶罢了。

科幻一直就和宗教息息相关,《海伯利安》用凡人重现基督受难、《深渊上的火》玩集体智能飞升成神……但科幻大师们却经常是无神论者,只是因为用科学剖析宗教这种诱人的角度,最适合放在科幻作品里罢了。

NEO=ONE

又比如用科学诠释佛教与印度教的《光明王》:释迦摩尼和湿婆是外星人。

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有人把《沙丘》的原著吹上天,又大夸新版电影,也没什么奇怪的。《沙丘》就是科幻文化中一类美学的代表,这一类别又恰恰不怎么被国内观众熟悉;它难啃又另类,却代表了科幻的另一种可能

今天,《沙丘》的续集也宣布了上映日期,维伦纽瓦的沙丘世界不会和我们这么早就告别。对于被这部电影征服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其实我觉得,是否喜欢《沙丘》,只代表了一种审美取向,和欣赏水平的高低没什么关系。但假如真要去喷《沙丘》这个IP,至少得喷到点子上。

我真的至今都不喜欢它的原著

只去了解一堆厄拉科斯星的风土人情,恐怕会觉得《沙丘》像个游记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