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立良 见习记者 郭冀川

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提出,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碳达峰行动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拓展绿色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支持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管委会主任尤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目前绿色产业引导基金以两种方式展开投资,一种是直投,即直接投资于绿色项目;另一种是子基金,即作为LP投资于子基金,并进行间接投资。其中,作为LP投资于子基金是主流的模式,这是产业引导基金市场化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从投向上看,绿色产业引导基金主要为环保、新能源与新材料方向,其中,新能源更是重中之重,成为绿色产业引导基金投资的最爱。

在绿色股权投资领域,目前表现最为活跃的是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地方政府看重的是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与发展,上市公司则要把握住绿色产业提速发展的风口。因此,政府类LP、上市公司类LP、金融机构类LP成为绿色股权投资基金募资市场的主要LP类型。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资料统计,2011年至2021年上半年,绿色股权投资基金共发生募资事件370次,其中,记载有募集金额的114件,合计募集2232.28亿元,平均每只基金募集19.58亿元(个别基金募集规模较大,拉高了平均募集金额)。从数据来看,绿色股权投资基金融资事件主要集中于新能源领域,占比约为38.92%,其次是节能环保领域,占比约为27.84%。

尤毅也指出,目前政策和资本都在积极扶持和投入绿色产业,但如何界定绿色?什么样的项目能够实现低碳?这是目前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行动方案》也提出,健全法律法规标准,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其中便包括了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随着标准体系建立,绿色金融将更加有明确的标的选择,也有利于绿色金融工具的创新。”尤毅说。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指出,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上,一方是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投入,提高绿色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另一方是资本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包括推进绿色电力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由于绿色低碳项目往往属于重资产,需要较长的投入产出周期,因此在统一的绿色标准建立后,会更加吸引资本的介入,进而提升绿色低碳产业的融资效率,也能带动更多上市公司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近期二级市场中,新能源产业链被资本广泛关注,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估值大幅提升,这也使更多上市公司积极投身绿色产业。但绿色金融是一个长效机制,加快产品与服务体系的创新,强化绿色金融的风险防控,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并非企业投资绿色项目就能够纳入绿色产业中。

张翠霞说:“绿色低碳产业的核心板块值得投资者持续跟踪和关注,尤其是新能源等重点板块,但很多上市公司已经被高估或者股价透支了未来业绩空间,存在较大的股价波动。尤其是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下,甚至不乏有一些蹭概念的品种,这种溢价是否有持续性,大家要警惕。”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