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10月27日电 (逄鑫珊 刘祺 朱桐震) 网络速度快,电脑容量大,软件种类多,便捷、高效、易得……这是数字化时代下个人可享受到的红利;而在山东肥城,政府通过组织科技型企业,建立行业联盟,搭建数字平台,让数据“穿梭”在田间地头,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始于产业数字化,探索数字产业化,肥城的数字乡村建设在特色农业领域上演了一出刷新“肥沃”内涵的生动实践。

“电脑”:“数字底座”做硬盘,搭平台、享数据

“数字底座’分‘物理底座’和‘数据底座’,‘物理底座’就好比电脑硬盘,大量信息存储在这。”在肥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中心负责人之一的刘勇介绍到,“这里可容纳1000台服务器等主设备,存储了包含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业农村档案数据库等在内的乡村信息资源库,这将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提供高弹性、高安全、高存储的数字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肥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内的服务器 (刘祺 摄)

肥城市这张给力的“硬盘”背后,是政府规划在先:自肥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以来,当地组建了由25家相关公司组成的数字乡村建设行业联盟,并投资2亿元建设了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数据底座’,是‘桃都慧农’平台。”刘勇说,“我们为平台设定了数字农业助推、绿色乡村保护、乡村治理启航、信息惠民深化等4大板块13大业务应用场景,一方面,平台连通农业农村各业务部门系统,以及各相关部、省、市平台,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强化决策;另一方面,平台上的涉农信息可及时为肥城农业提供生产的‘晴雨表’。”

肥城市委宣传部二级主任科员王秀民表示,“近年来,肥城市探索了‘四个一’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即一个数字乡村县域标准、一个数字乡村建设规划、一个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一个数字乡村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将数字乡村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及大数据平台建设确定为政府主导重点项目,作为整合融合所有涉农项目的总平台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大脑中枢’,预计12月中旬初步建成。”

“肥沃”的智慧,正在创造奇迹。有了数据,有了平台,“硬件”齐了;缺“软件”,“程序员”来帮忙。

“程序员”:调研、开发、改进、推广,样样通

肥城的佛桃产业是当地农业特色,2020年,该市被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评为首批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

近期,中央网信办等7部委联合颁布《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肥城桃产业智慧管理新平台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并作为面向全国重点推荐的26个信息化典型案例。作为数字乡村的齐鲁样板,肥城再次赢得社会广泛关注。

“发展数字农业,我认为生产管理是主线,数字化只是个工具,就像电脑一样,没有数字化照样种桃,但我们能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做各种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肥城市桃园镇康顿农业负责人孙明辉表示。

孙明辉不是吹牛,数据监测分析、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产品推广……一谈起成果,他如数家珍:

“哪块地该浇水施肥?何时会遭遇冻害?哪个品种更受欢迎?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通过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建立桃生长种植管理模型、花期幼果期冻害预警模型、桃保鲜数字模型等,通过构建一体化物联网系统,为肥桃提供精准化种植和智能化决策。”

“对种植佛桃2亩以上的园子进行了GPS定位,为每棵桃树建立起了专属数字档案,实时监控桃子生长情况;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果园巡检机器人,可在果园内自主行走、避让,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识别桃叶上是否有蚜虫、获取每棵树的产量、果实的成熟度等信息;而在此之前,我们会导入上万张的相关图片让机器人自主学习。”

果园巡检机器人(刘祺 摄)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还采用了桃树的“Y“字形整形修剪技术,其效率是传统果园的4至5倍,而且对于没有学过剪枝的果农来说,培训2至3小时就可掌握;传统采摘工艺则需老果农有10年以上经验。”

“光我一家用不叫用,大家一起用。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数字产业化,即把我们研究出的产品和模式推广给更多生产主体。”

“肥沃”的创意,结出“肥美”的果实。据了解,目前,该果园每亩每年节省用水、肥料、农药等投入30%以上,节省劳动力投入300元以上,销售价格提高30%以上,总节本增效50%以上。

编程、查缺、补漏、创造,从学中干、从干中学……仿佛一名勤勉的“程序员”,在建设“数字乡村”的舞台上大展拳脚。

“掌上村庄”:贴身的“导游”和“管家”

位于肥城市西南的孙伯镇五埠村是个纯山村,旅游业为该村主要产业;近年来,由于该村传统农旅产业效能低下、管理人员有限,社会治理方面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明显受阻。搭乘数字化的“东风”,五埠村成为肥城市“掌上村庄”示范村,如今,游客旅游、村民自治、乡村治理,所有在村人员用手机扫码就可获得“管家式”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掌上村庄”移动应用

针对景区节假日游客聚集、停车位紧张、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研发“数字产业”功能模块,通过大屏、手机端小程序等实时面向游客提供景点介绍、民宿床位等信息;设立游客服务、特色商城等功能模块,结合“直播带货”等新兴形式,促进农副产品销售。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年人均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带动周边各类农副产品销售实现3000余万元收入,间接带动2000余名村民就业创业。

针对在外流动人员管理难等问题,设立“数字党建”和“数字文化”等功能模块,通过云视频等形式,实施在线直播村级各类会议及召开主题党日活动,提高村务公开水平;并通过在线课堂、活动节目单的方式,实现民间非遗记录数字影像云端化以及农村人才培训数字化。目前,已累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培训课程30余场次,上传各类活动20余场次。

针对部分服务事项办理不便以及村内隐患预防人手有限等问题,设置“应急处理”以及“政务服务”模块,重点强化服务民众属性。利用重点区域前端设备,加强对荷塘、观景台、餐饮、民宿等危险及人员聚集区管控。利用手机端小程序等,开展精准帮扶和民生保障信息化服务。目前,已累计实现帮扶26人次,解决村民各类生活问题51个,帮助村民办理社保缴费等各类便民服务43项,处置各类隐患15次,极大的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10月25日,农业农村部对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进行公示。在全国254个入选乡村的名单中,五埠村榜上有名。

“肥沃”催生肥美。在肥城,一幅肥桃香、产业旺、人气兴的数字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