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意手机厂商来说,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而OPPO也不例外。投入重金搞技术研发,多年发展后ColorOS已经变成了OPPO阵中最重要的产品。

为什么会这么说?

我们知道,硬件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会破坏设计语言的延续性,但操作系统却不会存在类似的问题。无论是ColorOS还是业界标杆iOS,多个版本更新迭代后我们依然能够找到一些“基因”,就算细节会调整,但核心的精神或者理念,是不会变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实在的原因,目前为止ColorOS全球月活用户数已达4.6亿,开放系统能力日均接口调用超过10亿次,有了相当庞大的用户和开发者基础。庞大的用户数量极大地帮助OPPO建立品牌黏性,同时也是OPPO最大的本钱。

总而言之,ColorOS对OPPO来说很重要,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在ODC21(OPPO开发者大会)中,OPPO进一步向我们阐述了有关ColorOS的一些未来构想,展示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提出了基于ColorOS的“泛在服务”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到来之前,没有哪一家厂商敢说自己“稳操胜券”,很多厂商都在谋求改变甚至是转型,而OPPO在未来残酷的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 “泛在服务”恐怕会成为关键。

“泛在服务”的出现是必然?

任何工具的诞生都是为人类服务,从火把到智能手机均是如此。但在过去,哪怕手机从功能机进化到智能机,我认为这种“服务”还是属于比较低层次的,“工具”的属性更加明显一些。

比如说我们需要照明的时候只能手动打开手机后置闪光灯充当手电筒,而理想中的“服务”是怎么样的呢?在小雷看来,得是产品主动去了解和洞察用户需求,比如说“察觉到光线不足同时使用者又有照明需求,所以自动打开闪光灯让手机化身手电筒”。

这是不是听起来很不可思议?虽说以当前的科技水平这样的构想纯粹是天马行空,但不可否认的是行业中的确出现了类似的趋势。

以ColorOS 12的“速览卡片”服务为例,当你预定了航班后,在出行当天,“速览卡片”自动推送航班信息,提醒你准备出行;如果你在购物广场,就会自动推送美食、购物信息等等,在体验上就和小雷设想的场景已经有些类似了。

实际上,在连接速度不断加速(5G、Wi-Fi 6等技术的普及)、云计算的兴起和发展(算力的不断提升)、人机交互的进步和IoT生态不断发展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现在的智能设备已经能够更多地围绕“人”来进行服务,智能生活的中心已经开始从“设备”开始转向“用户”。

OPPO的“泛在服务”,就是在出现这种趋势的背景下被提出的。

OPPO表示,“泛在服务”有四个明显的特征,分别是“人与设备间的交互将更加自然无感”,“虚拟世界的真实渲染与现实趋于融合”,“多设备无缝互联互通”和“服务体验随人流转”。看到如此特征,小雷第一时间想起现在的“物联网”,物联网和泛在服务有一些共通之处,比如说“多设备无缝互联互通”,智能手机能够和手表、电视、音箱联动,交换信息,但在具体的体验上物联网提供所做到的还是比较初级的,根本达不到泛在服务那样“服务体验随人流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看来,OPPO在捕捉到当前趋势的情况下提出了“泛在服务”的概念,但OPPO想得更加长远,已经为我们描画了物联网的终极蓝图,可以说物联网的未来,就是泛在服务。但是,以现在的技术和条件想要实现泛在服务是几乎不可能的,作为构想的提出方,OPPO自然提供了一些路线和方法论,让开发者和用户知道泛在服务是可实现的,而非天方夜谭。

ColorOS决定了“泛在服务”的命运

虽说泛在服务可以看作物联网生态的“超级升级版”,但有一点必须要和当前的物联网玩法保持一致:以智能手机系统作为核心。简单来说,如果OPPO想要将泛在服务搞起来,那就必须将ColorOS摆在中枢位置。

原因其一,哪怕在未来,智能手机依然是用户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核心产品,是所有生态服务的起点和入口。ColorOS作为智能手机系统自然要站稳“C位”,才能让泛在服务顺利实现,给消费者最大化的便捷、贴心体验。

第二个原因,ColorOS作为成熟且用户基数庞大的生态平台,有足够的号召力和吸引力,能够吸引广大开发者加入和开发泛在服务相关的应用服务,最终不断地将泛在服务生态构建起来。

第三,操作系统是智能手机技术的“蓄水池”,ColorOS也不例外。经过多年发展,ColorOS已经累积了大量先进的自研技术,充足的技术储备为未来连接各种智能硬件提供技术基础,对开发者来说适配的难度也能降低。

综合来看,ColorOS担任中枢与否将极大地影响到泛在服务的构想能否顺利落地,但还有一个因素也相当重要,那就是技术支持。毕竟我们也说过,以现在的科技我们最多能够做到“物联网”这一生态模式,要让“物联网”进化成“泛在服务”,还需要技术能力作为养料。

在这方面OPPO也有准备,他们在ODC21上向我们介绍了构建泛在服务的两大关键技术领域:“感知”和“计算”。

在“感知”领域中,OPPO重点介绍了感知技术框架,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地利用传感器来收集用户、场景信息,再结合AI算法,在端侧对数据进行建模和推理,为开发者提供好用易用的情境感知能力。

举个例子,在智能感知系统的技术支持下我们开车进入停车场后系统能够自动为我们找寻停车位,然后结合虚拟现实设备给出导航,同时和商场的管理系统进行沟通,登记车辆并在离场时自动付停车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信息未来全部可以由智能感知系统来感知并自动完成,用户是完全无感的。不过,通过智能感知系统获取的大量数据,以当前的硬件和云端计算能力也很难快速处理并执行命令,所以OPPO还要在“计算”上下功夫,让算力得以匹配未来那庞大的数据量。

在ODC21中,OPPO为我们主要介绍的“计算”领域能力有三个,分别是AI渲染技术、光线追踪技术和异构计算技术。因为泛在服务要随人走,所以用户所见所闻需要很真实,图形图像技术带来的真实感变得非常重要,而图形图像计算又对算力和性能有极高要求。所以此次ODC上,OPPO分别对应图形图像和性能功耗两个领域的解决方案。

AI渲染技术其实并不陌生,ColorOS 12上的Omoji就是基于这项技术打造,主要展示了精准的面部表情捕捉能力,这似乎在告诉我们“未来我们可以快速地生成虚拟形象”。光线追踪技术出现在手机上还是第一次,相信其主要作用,是让智能设备中呈现的画面更加真实——别忘了虚拟和真实趋于融合这一点,也是泛在服务的特征之一,而光线追踪技术出现在ColorOS上,自然是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而来。

最后的异构计算技术其实也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开发者必须能够更好地利用硬件资源提升应用能效,而异构计算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就OPPO公布的这些能力而言,想要就此实现所谓的“泛在服务”还是差得远,但这些技术的出现,至少给开发者铺了一些路,搭了一部分梯。当然,以泛在服务那科幻一般的设想来看,想要实现必然需要技术和时间的不断积累,我们也只能继续关注OPPO在未来的时间里还有哪些技术层面的补充和开发,但泛在服务对于OPPO来说,的确适合作为一个奋斗十年的大命题。尤其在如今的竞争环境之中,一个值得期许的未来,无论是对OPPO还是对消费者,都太重要了。

有好食材不算优势,做得出好菜式才行

2021年的中国手机市场充满了变数,短短的半年里我们亲眼见证了市场第一的头衔数次变更,小雷也曾在文章中指出,往后的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都很可能变成“轮流坐庄”的时代。

这对手机厂商而言意味着什么呢?从好的方面来看,自然是谁都有机会做出好成绩,抢占市场;而从不好的方面来看,掉队也可能来得比想象中更快。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手机厂商大多数比较忐忑的,当大家的智能手机、生态硬件都做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当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的好,无法拉开差距、树立优势,长远来看不稳定的因素会变得越来越多。

这不光是OPPO需要面对的问题,对其他头部厂商也是一样。因此,手机厂商的竞争必然跳脱出具体的产品,转而变成拼生态、拼整合甚至是拼理念,OPPO之所以会提出“泛在服务”这一概念,相信就是为了找到硬件之外的优势,巩固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

至少从现在来看,这是一步好棋,也是一步高棋。其实类似的设备融合、智慧互联构想并不是OPPO首创,但相较于其他厂商OPPO做得更好的地方在于,它不光是有更具体、更先进的理念,更能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给出具体的方法论,让我们见到OPPO的确在一步一步地携手开发者去构建泛在生态。就好比OPPO提出做一幢摩天大厦,但不只是播放概念PPT,而是带领着工人开始砌砖。

再回到泛在服务本身,它的确比一般的物联网、IoT生态能够做得更多,是目前为止最能够发挥硬件特性和潜力的综合方案。其实,我们对智能生态的幻想大多如此,总是希望身边的所有产品都被赋予智能,并合理地利用一些信息来提供针对性、定制化的服务,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多数厂商还是专注于做产品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而忽略了用户的感受和需求,颇有些本末倒置。当然,能够组建一个生态、能够去定义生态的价值目前来看是只属于头部厂商的游戏,对大多数中下游厂商来说,光是要组建一个生态就已经很困难了。

总而言之,“泛在服务”这一概念对行业而言肯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尤其是被OPPO提出后,它的理念必然会成为行业中的一个参考对象。尽管这一切只存在于构想之中,但无论从设想还是从实践,OPPO的表现让我们相信,他们有能力用手中的好食材,做出一顿美味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