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建勋在观察新收的玉米。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临近霜降,昌乐县朱刘街道种粮大户张建勋的地里,金黄色的玉米秆迎风挺立。

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在地里来回奔波,收割脱粒一步到位,每围着玉米地转几圈,就会跑到地头,用高高的输送管向一辆卡车卸下金黄色的玉米,如急雨般,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提倡晚收割,给玉米多一点生长时间。"站在地头,穿着整洁的休闲装,张建勋早已从传统庄户"老把式"变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甩手掌柜"。

"甩给谁?当然是现代化农机设备啊。用好农业科技,种粮前景敞亮。"张建勋笑着说,去年,他家2000亩地收入160万元。

用大型液压翻转犁深翻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米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

借助现代化设备和技术

一人管理500亩地

放眼这片丰收的沃土,广阔的田野难觅人影,只有四台大型机械在努力的工作。

先是联合收割机保证颗粒归仓,再是秸秆还田机对秸秆进行二次粉碎,其后是大型液压翻转犁深翻土地,最后是旋耕机负责收场平整土地。过几天,播种机将登上这个舞台,实现一个新的丰收的轮回。

"我家2000亩地,一般是冬季全种小麦,麦收后,有1200亩种玉米,剩下的种白萝卜。日常管理主要是我们两口子和两三个工人,只有农忙时才会临时雇人。"坐在生产屋里,张建勋不慌不忙。

2015年,他开始投身规模农业,由最初的 900多亩陆续扩到了2000亩。"能种这么多地,多亏有这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通过对接社会化服务,一套套可以"共享"的现代化农机设备,成为张建勋一年年扩大农业生产的底气。

"耕作、播种、植保、收割、粮食处理等环节都实现全流程机械作业。借助这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一个人能管理500亩地。过去哪想得到种地也能这么便利。"张建勋比划着说,上半年麦收的时候,前面是一体化收割机,收割小麦、打秸秆,后面是玉米免耕播种机紧跟其上,环环相扣,一点时间都没浪费。

旋耕机在平整土地。

萝卜地里的大型自走式指针式喷灌机

自走式指针喷灌机

一天浇地200多亩节水60%

"传统的大水漫灌浇水,一人一天只能浇几亩地,既费水又费工。"从种地之初,张建勋就意识到,浇水和植保两个环节用工太多,是制约种粮增收的两个"瓶颈"。为此,他开始寻找破解之道。

2017年,当地政府为张建勋争取到了省"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算上省财政补贴,他又自筹140万元,先后引进指针式喷灌、卷盘式喷灌、固定式喷灌三种节水喷灌模式,实现了对所有耕地的节水灌溉全覆盖。

"地下1米左右深度,埋设了完善的供水管网。管网通过伸缩式接口,把水供应到节水喷灌设施上,实现高效灌溉,节水增产。"张建勋说,用机井提水的方式灌溉,每亩地至少用水100立方米,水资源浪费严重,如今每亩用水仅30立方米。

在田间,记者看到2个约200米长、有90多个喷头的大型自走式指针式喷灌机,分别横跨在不同的田地里。张建勋介绍说,以前农田浇水费时、费力,两三亩地就得浇一天。用这个设备一个一天能浇200多亩地,节水60%。而且设备操作连接在手机端上,一键就可以实现远程监测与操控。

"整个项目,可实现全年节水18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产量2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51万元。"张建勋告诉记者,除了节水灌溉,他还利用社会力量进行耕、种、收作业,聘请专业化植保队伍进行田间管理,"利用植保无人机,两天半即可完成2000亩农田喷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实现收割脱粒一步到位,联合收割机直接卸下玉米粒。

新收的玉米铺满了晾晒场。

建仓库实现错峰销售

一吨小麦增收150元

张建勋的粮食仓储站建在农田的西侧,新收的玉米铺满了整个晾晒场,捧起一把仔细看,粒大、饱满、圆润。

这个粮食仓储站是他去年建的,包括总占地1700平方米的两个大型仓库、7000多平方米的水泥硬化晒场等。仓库用高标准钢架结构,防虫防鼠效果都不错。

临近秋收,张建勋就开始忙着为秋粮收储做准备了。从9月中旬起,开始销售仓库里的小麦,以便腾出库容。因为有了自己仓库,可以实行错峰销售,跟6月相比,一吨小麦增收150元左右。

"下来粮食,最怕的是没地放、没地晒,价格还低。"张建勋说,之前,他也面临缺少晒场和仓库的问题,"由于没有晾晒场,收下来的粮食,都是在公路上晾晒,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影响了交通。"

有了这种亲身感受。建好仓储站后,里面的晾晒场,张建勋不仅自己用,还无偿提供给周边的农户晒粮用。

在种植小麦、玉米的同时,张建勋也在探索种植一些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2017年8月起,他开始种植白萝卜,当年发展了450亩。今年秋季,萝卜面积达到700亩。

"这些萝卜不用愁销路,加工后都出口国外。每年种植前,就已经跟加工企业签订了订单。"张建勋说,一亩白萝卜有七八吨的产量,收益是夏玉米的一倍多。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