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三无”武生

张世麟

我是个“三无”武生,用戏曲界的习惯用语来说就是“没嗓子”、“没腿”、“没跟斗”。这些艺术表现力上的短处,给我的表演带来局限。而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艺术上扬长避短的问题,对我来说,却是有个过程的。我先从一件往事谈起吧。

有一次,在哈尔滨我演《落马湖》,李玉奎看了我的戏。李玉奎是大玉成班的,辈分挺高,马德成都学他,他专唱《剑峰山》、《落马湖》、《独木关》这路戏。我演完戏上大功房玩去。大功房就是演员练功的处所和集体宿舍,屋子很大,两边是大通铺,中间足有二丈五尺宽,摆着桌子。我一进去,正看到李玉奎老先生在那儿喝茶。他问我:“《落马湖》怎么招着你啦?”我当时21岁,什么戏都敢唱。一听他这话觉得挺突然:“什么‘招着’我啦?”他又问:“这出戏你跟谁学的?”我告诉他我没跟谁学过,有本子,又看别人演过,我也就会演了。他说:“没学过别演,别给你师哥找骂。”我说:“李先生,我不实受,您给我说说这出戏吧!”他叼着烟袋,半天不理我,弄得我上不来下不去,很尴尬。足有10分钟,他才说了一句:“你呀,最好多练大枪花。”当时我很反感,心说:我这么尊重你,你不能损我呀!过了二年以后,我又回忆李玉奎的话,才认识到他的话是对的。像《落马湖》这路戏,即便正式跟老师学过,没嗓子能唱好吗?我越唱这路戏,越暴露缺点,也就是违反了扬长避短的原则。李玉奎让我练大枪花,别唱《落马湖》,正是指点我要扬长避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世麟《战冀州》

没嗓子,主要是没练。哪个打下串的喊嗓子?我从十几岁就给梁慧超打下串,所以嗓子没练出来。嗓子既不好,唱的时候不仅调门低,唱趴字调,而且唱腔也往往唱得不饱满。

我是武行出身,不是武生出身,所以腿功也练得不够,虽然也耗腿,但不严格。前文说过梁慧超学戏时扳着朝天镫背戏,一条腿半小时。我就没这一课,所以腰功、腿功都没练出来。

自己缺点自己知道,在舞台表演中,就得尽可能地避免暴露自己的缺点。我“没嗓子”,就不大唱唱念繁重的戏。“没腿”,我就不踢“月亮门腿”、“十字腿”,不扳“朝天镫”,走“劈叉”也是假的,劈时后腿略略蜷着一点,有长靠挡着,可以躲过观众的眼睛。我的长处是摔得好,所以就得选择能发挥自己长处的戏来演。像《战冀州》有城下三摔,摔“僵尸”的功夫得过硬,这路戏我唱着就很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张世麟:我是“三无”武生

京剧《挑滑车》片段 张世麟饰高宠

“没嗓子”,可以少演唱念繁重的戏;“没跟头”,一般唱主演的武生演员也大都很少翻跟头,这两方面都比较容易回避,只是腰腿功的问题是避不开的,每个演员都知道“腿是根,腰是本”,不论演哪出武戏都离不开用腰、用腿。腰腿功好的演员,腿练得很软,腿抬,不用拿手板,就能齐头;腰也练得很软,拿“元宝顶”时,一下腰,脑袋能从档下伸出来。我没这种幼功。我认为把腰和腿练得太软了并不好,腰太软,必晃胯,翻“小翻”也不快;腿练得太软,踢腿时爆发力反而显得不够,踢得也不快。当然,“没腿”毕竟是个缺点。腿功好的演员,腿一抬就很高,所以站得稳;腿功弱的演员,腿踢不高,于是就得使身子带,而身子一斜,失去平衡,也就不易站稳。我“没腿”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走过不少脑子,反复实践,反复钻研,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法”,那就是练腿的负重力来弥补腰腿功上的不足。如我在做“转灯”的动作时,由于我的负重力好,所以就在这个基础上做到:脚底有抓劲,腿腕有拿劲,膝盖绷住劲,腰部挺住劲,使整个动作运用自如、稳当挺拔。做“转灯”,走“翻身”、“踹鸭”、“探海”等技巧动作时,能有效地控制形体,克服腿功不足的缺点。

张世麟:我是“三无”武生

张世麟《蜈蚣岭》

另外,长靠和短打的表演在动作幅度、劲头、要领上都有不同。一般演员靠戏是“以身带膀”,腰腿吃功;演短打戏要让观众看两个膀子,在种种身段动作上多是“以膀带身”。我的腿功不足,所以我在演长靠戏时,就摸索出一种“长短结合”的方法,即把演短打戏的以膀带身”也吸收到表演中来,为的是把观众的视线往我的上身引。这是我解决“没腿”这个难题的又一个方法。

总之,我认为“艺”是功夫,“术”是技巧,功夫中可以出技巧,技巧却不能代替功夫,功夫确实是个根基、确实非常重要。一个京剧演员在功力上的欠缺,当然会给表演带来不利的影响。然而,演员的功力、天赋等条件又往往很难达到十全十美,从我的体会看,只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勤于探索,适当地解决办法也是可以找到的,有些功夫的欠缺也是可以转化的。

《京剧艺术在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5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