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碳达峰十大行动”,在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方面,提及电力、氢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路线和城市公共服务车辆、重型货运车辆、船舶、机场等多种交通场景。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措施包括,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提升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深入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因地制宜开展沿海、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示范应用。提升机场运行电动化智能化水平,发展新能源航空器。

方案对此设定的目标为,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新能源在乘用车领域普及速度显著。据中汽协数据,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已接近20%,达到19.5%。这成为市场增速加快的重要标志点。

与此同时,新能源乘用车的替代效应正在逐步显现。据乘联会数据,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3.4万辆,同比增长202.1%,环比增33.2%。1-9月新能源车零售181.8万辆,同比增长203.1%。而放眼整个乘用车市场,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58.2万辆,同比下降17.3%。

乘联会认为,新能源乘用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方案中提及的氢能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之一,不过当前氢能汽车进展尚且缓慢。氢能产业链上下游较长,且整体成本较高,业内普遍预计十年后氢燃料电池车成本才能与燃油车持平。

目前氢能应用场景多集中在公交车、环卫车等商用车领域,部分地区推出示范项目。国内氢能发展领先的佛山市南海区定下目标,计划在2024年市政氢车比例实现100%,2023年起,南海中心城区不允许传统燃油市政工程车辆以及传统燃油物流车进入开展工程业务。今日深圳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也于10月20日在龙岗区正式开通。此外,氢能重卡作为可行的应用场景被业内关注。

国内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氢能产业发展。今年9月,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首批试点落定,京津冀、上海、广东三个城市群入选。根据公开信息,首批入选的三个城市群拟在四年示范期内推广约2.03万辆氢燃料电池车。这一目标规模接近2020年末中国氢燃料电池车总保有量的三倍。

提出碳达峰十大行动

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只是《方案》涉及的具体内容之一,纵观全篇,《方案》提出“碳达峰十大行动”,分别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方案》提出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方面,《方案》提出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下联动制定地方达峰方案、组织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四方面要求。

其中提到,碳排放已经基本稳定的地区要巩固减排成果,在率先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产业结构较轻、能源结构较优的地区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决不走依靠“两高”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

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布局、发展阶段等,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责编:彭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