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使馆公众号昨天发了个有点“凡尔赛”的文章。

文章称,从5月初开始,三个月时间,美使领馆为8.5万中国赴美留学生发了签证。发放数量,已经和疫情前的2019年相当。

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约37万。疫情前,驻华使领馆一年新发F1签证在10万左右。这三个月发放的8.5万,加上8月份和剩下几个月,今年的F1签证量,肯定会超过疫情前的10万。

在美国疫情反弹严重,全球封锁,中美关系处于低谷时,能拉到将近十万留学生到美国大学读书,也算是奇迹了。

拜登政府这半年,很多目标都没完成好:疫苗普及、基础设施、阿富汗撤军等,支持率不断下跌。但在抢中国留学生这件事上,超额完成了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变化

美使馆的文章,毫不掩饰急切需要中国留学生的目标。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大学国际学生的比例1/3,有些大学在财政上,都已经依赖中国留学生。高质量留学生。既能带去钱,又能带去劳动力和智慧,何乐不为?

文章称,美国依然开放和自由。试图扭转特朗普政府四年造成的恶劣负面影响。但是,美使馆用“美国欢迎‘合法‘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这样的表述,回避了拒签和间谍等指控。譬如到底拒签了多少STEM专业的学生,拒签了多少所谓“国防七子”?的学生等。

如何看待这10万留学生签证,表明赴美留学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吗?

当然不是。这个数据,只说明了此前两年的签证积压有多严重。相反,我个人判断,留学美国的热潮,很可能已经成历史,再也回不到之前。

一是中国家长和学生,对美国未来走向的担忧。过去几年美国形象的坍塌,家长对其治安、治理能力、未来整体实力的怀疑,让很多家庭不会再去美国,而是会选择其他国家,或者留在国内。

二是中美经济和收入差距缩小。一线城市不少岗位收入不比美国少,尤其是互联网和高科技领域,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的选择更多了。

三是中国整体思潮的复苏和回归。稳定富裕了,往外跑的动力少了。年轻人中,传统文化和“国潮”的兴起,是很明显的趋势。

留学有“滞后效应”,今年申请签证的,至少是提前两三年准备的,尤其是美国,学习路径和申请准备时间更长,很多都是从初中就开始了。所以,美国还会不会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留学目的地,中国学生是不是还向往美国?要等明后年的签证数量,才能看出端倪。

但是,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两边都希望恢复正常的留学和教育交流。

在创新和教育上,中国处于弱势一方,还要放低姿态,虚心学习。此前多次的发布会上,中方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希望恢复两国正常的签证和学术交流。在高涨的民粹下,要为这种定力和清醒点赞。

最重要的,封闭环境下,无法产生创新和进步。这是中国近几百年来,得出的惨痛教训。美国在科技教育上,还是毋庸置疑的优等生。留学和学术交流,是双赢,而不是你赢我输的零和游戏。

当然,国内的教育也在发力追赶。

很巧,昨天,教育部官方账号也发了一则通告,“继续支持以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缓解疫情影响下我学生出国学习困难”。几十所国内高校,继续对拿到国外录取的留学生敞开大门。

我看到港中文深圳校区、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项目已经发布了今年的招生简章。

这一利民政策,首先当然是防疫需要,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这些学校都是中国响当当的大学,想通过高考进去,都不容易。现在只需要拿着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申请面试,就有可能入学,还是相当不错的。再说,也能为家长省下一大笔钱,也是一个好选择。

也有群友调侃,这是在“截胡”。

当然有“截胡”的作用。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把留学生留在国内,既能留住钱,也能留住年轻的人才,一举两得。

美国之前还摆摆架子,设一些门槛给中国留学生,后面估计门槛会越来越低,就像国内各城市抢人落户一样。争夺年轻劳动力和人才,会是今后两国竞争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