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影视剧中,济公是个外表邋遢,其实金玉其内的人。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穿着污渍斑斑的衣服,脚踩一双被泥污染黑的白色运动鞋,佝偻的肩上挑着一根竹竿,竹竿上挂着的塑料袋里隐约能看见拣来的瓶瓶罐罐,走起路来,发出“叮叮当当”的碰撞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看上去脏兮兮的拾荒者,虽然活得远没有神话故事里济公那般轻松惬意,却也同样是位品性高洁之人。

他就是闻名全国的杭州拾荒老人韦思浩。

他因一张在图书馆洗手的照片被人所熟知,更因死后留下的遗物让人肃然起敬。

很多人没有想到,看似活得卑微的韦思浩老人,却有着令人高山仰止般的一生。

韦思浩的前半生跟普通知识分子一样,读书、做学问,并以此为乐。

他1958年毕业于浙江师院中文系,之后在杭州市朝阳中学等几个学校任教,是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各科都能带的全科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平时酷爱读书,只要抱起书本,便能立即沉浸进去,一副“外界与我无关”的样子。

据他的女儿回忆,家里的藏书都堆到了屋顶,只可惜每次搬家,都会损失一些,每到这时,韦思浩便心痛不已。

由于文学素养深厚,在上世纪80年代,他还被选中到杭大编写组,参与《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

博学多识,缘于他的学习能力,除了爱读书,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58岁快退休时,他还考取了浙江大学外贸经济专科教育的毕业证书,60岁还去参加了会计和医疗培训。

韦思浩的日子如果就这么过下去,应该会很安逸、平和,然而,在退休后,他却换了种另人瞠目结舌的活法。

有人说:“人生的下半场最怕失去。”韦思浩却在晚年时抛下一切,当起了拾荒者,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

身份、地位、舒适的生活、世人的眼光,他全然不要,唯一没丢的,便是嗜书的习惯。

2014年深秋,他像往常一样来到杭州图书馆,把拾荒的袋子放在门口,先进去仔仔细细地洗手,卷起袖子,用干净的里衣包裹住袖口,然后才开始安安静静地看书。

这一系列“繁琐”的动作,是老人看书的前奏,他说:“千万不能把书弄花了。”

老人认真洗手的一幕被记者拍下来发到网上后,引起无数人关注。

人们感动于拾荒老人在生存的“苟且”中,仍不忘精神世界的追求,更为他惜书、爱书的举动折服。

不过,人们只知道他是个生活拮据,酷爱读书的退休教师,至于他之前在哪里任教、有过什么经历,一无所知,他也从不对人提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杭州图书馆来说,他是来馆里的众多拾荒者中,最特殊的一个。

提到韦思浩,图书馆的人这样说:“他绝不是看热闹。要不然一楼的报刊杂志足够多,没必要跑到专题文献区来。”

他从不看内容浅显的书刊,而是爱读一些时政类书籍,三楼的专题文献区是他最常去的地方。

十多年来,每周总有几个下午,他会来图书馆,洗干净手后,安静地坐下来读书看报。

由于视力不好,他会将书本捧到眼睛跟前看,聚精会神的样子,如雕塑一般。

由于年纪大,腿脚不灵便,有一次来图书馆途中,他重重摔倒在花岗岩上,当时天黑,加上视力不好,他并没在意小腿的巨痛,照常进图书馆读书。

直到一位好心的女士看到他满腿是血,将他送去医院,这才发现,左小腿摔破的伤口有10厘米长。

韦思浩怕花钱,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便离开了医院。回到书店查阅书籍,自行买来绷带和药品处理伤口。

过了两个月,他的腿伤才基本痊愈。

在此期间,他仍跟往常一般,时时走进图书馆享受他的幸福时光。

“出名”后,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只是淡淡地说:“人老了,大脑要萎缩,要不断充电,不断得到精神支撑才行。”

有的人,一直在追求物质的积累,有的人,则更看重精神世界的富足。韦思浩老人便是后一种。

他看书的表情安静祥和,沉浸在书中,仿佛外界的纷扰全都消失了。

而当闭馆的音乐声响起,他便放下书,挑起口袋,又变成拾荒者,走街串巷拣垃圾卖钱。

如果说,此前人们只是感动于老人在贫寒中,仍不忘充实自我,丰富精神世界。那么,一年后的一场意外,则让人们刷新了对老人的认知。

2015年11月中旬的一个雨夜,77岁的韦思浩老人像往常一样,用竹竿挑着拾荒的口袋,走在马路上。不料过斑马线时,突然被一辆出租车撞上。在医院抢救20多天后,老人不幸逝世。

之前,韦思浩的女儿们对父亲捡垃圾的事一无所知,更不知道他就是杭州图书馆读书的拾荒者之一。

直到老人去世,她们才知道真相,更是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揭开了他身上隐藏的另一个大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韦思浩的遗物少得可怜,他生前住在杭州单位分的毛坯房里,除了一张木板床和一个放满书的简易书柜,其他什么家具都没有,家徒四壁。

有限的东西中,一个不起眼的铁盒子引起了家人的注意,里面装满了票据、证书和信件。

这里面有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卡、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厚厚的一沓信件,都是一些学生写给“魏丁兆爷爷”的感谢信,还有人向他汇报学习成绩。

时间跨度从1994年起,到老人去世前不久,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救助范围从浙江到黑龙江,各地学生都有。

原来,韦思浩老人一直用“魏丁兆”这个化名来资助寒门学子,已近20年。

即使是在工资不高的九几年,他还经常拿出几百元钱捐助学生。

退休前韦思浩是中学一级教师,工资有5600多,足可以过舒适安逸的生活。他却省吃俭用,把钱全做了公益,用到了扶贫助学上。

他的二女儿说:“父亲为人低调,从来没给我们提过这些。”

在此之前,她和其他两个姐妹还对父亲有误解,认为他古怪、倔强,不通情理。

姐妹三人都在外地,多次劝父亲搬过去同住,但他始终不肯。

当年父亲分了房子,女儿们提出给装修一下,结果父亲说太浪费了,坚决不同意。

女儿们特别不理解的是,父亲明明钱足够用,却不舍得花一分钱。

甚至嫌费电话费,他从来不用手机。

女儿们每次从外地来杭州看他,联系不上,只好在小区门外苦等。她们为此颇有怨言,可也没有办法。

然而,韦思浩留下的这个铁盒,让女儿们潸然泪下,突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非要过这般清苦的生活。

更让她们感到震惊的是,在遗物中,还发现父亲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填好的遗体捐献登记表,本人意愿一栏这样写道:“身后捐献遗体及所有器官,骨灰撒江河。”

生前把所有财产用于助学,死后还要将器官贡献出去,韦思浩似乎要将自己整个人生献给公益,什么都不留下。

韦思浩的事传开后,他隐藏了半生的“秘密”,也让世人震惊。

有人说:“今日,韦思浩老人让我涕泪俱下。”

人们感动于,他把全部积蓄都用于助学,用一双手,奋力托举起无数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

而自己则靠捡垃圾维持生计,享受生活唯一的方式,仅仅是沉浸在书籍中的片刻安宁。

做一件善事容易,难的是一做近二十年。有余力帮助别人容易,难的是拼尽所有为他人付出。

他退休前所在夏衍中学的老师说:“他在退休后就找过校领导,希望在学校设一个奖学金,资助有需要的学生,但是没有实现。我们当时以为,他只不过是说说而已……”

他并没有只是说说,哪怕生活困顿、遭人白眼,也不改初心。

这样的决心和坚持,令人忘尘莫及。

为了纪念这位心中有大爱的老人,很多人在全网众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主持提出设计,为他建了座雕像,竖立在了杭州图书馆里。

韦思浩老人终于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了他最爱的地方。

雕塑是他聚精会神看书的样子。像是默默告诉人们,要永远有一颗求知的心,又像是传递一种高洁的品质,令人反思生命的意义。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韦思浩老人,以一身旧衣,一根竹竿的拾荒者形象离开人世,却将古人“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洁净,留给了所有人。

读懂了他,也便读懂了什么是高贵的人生。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文明网、光明日报、央视新闻、杭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