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泉州市,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2019年6月, 泉州市入选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目前,泉州市正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为契机,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近年来,泉州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泉州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体系建设,从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不断增强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01

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效推进

构建市县协同保护体系。

各地结合产业优势,布局建设县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着力打造“1+N”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体系。晋江获批建设中国晋江(鞋服和食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南安建设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安分园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德化建设福建省陶瓷行业知识产权运营保护中心,构建市、县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2021年4月23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段思明专委、泉州市政府朱启平副市长共同为厦门知识产权法庭巡回审判庭揭牌。

严厉打击违法侵权行为。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全年共查处商标专利等各类违法案件611件,罚没款共计861.36万元。助力企业异地维权,协助福建新文行灯饰有限公司异地维权,对涉嫌侵犯“文行灯饰”商标行为进行查处,现场查获400余箱侵权灯饰,案值约100万元。

市版权局组织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0”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视听作品、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在线教育等领域的侵权盗版行为,持续巩固网络文学、动漫、网盘、应用市场等专项整理成果。2020年全市共立案查处6件侵犯著作权行政案件,移送司法机关2件,被评为全国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

与此同时,市林业局加大对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未经品种权人授权,盗用已授权的植物新品种进行盈利性种植、繁殖、生产和经营的侵权行为,以及假冒授权品种的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市网信办则将打击侵权假冒纳入年度“网络内容生态治理”和“净网”“清朗”等专项行动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侵权假冒信息典型样本库。

泉州海关组织还开展了“龙腾行动2020”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2020年以来,共查获涉及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DORCO(多乐可)、华为、小米、VIVO、OPPO、myLITTLEPONY小马宝莉等商标专用权侵权案件37起,查扣货物148.93万件,案值人民币101.03万元。其中货运渠道13起,查扣货物148.89万件,案值人民币100.09万元;寄递渠道24起,查扣货物399件,案值人民币9387.2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12月,泉州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启动仪式举办。

强化部门协作联动。

建立“治理互联网违法违规行为工作协作机制”,加强对网络领域知识产权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信息的监测管控;印发《关于共同打击疫情防控期间相关经济犯罪行为的工作意见》,推动建立信息实时共享机制、定期会商机制、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线索移送渠道、构建处置快速反应“绿色通道”。市场监管局与泉州海关签订协作备忘录,就进出口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假冒、反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深化协作。在2020年度全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考评中,泉州市位居第三名。

技术手段监督共治。

推进“泉州知识产权网络保护系统”项目升级工作,面向第三方平台、侵权监测、在线存证等功能进行升级改进,实现对各类网络经营主体知识产权活动的全方位监测和监管。

深化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六方协作机制,举办2020年度泉州知名品牌企业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探讨深化机制共建,打造数据共享和秩序共治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充分发挥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合作的“红盾云桥”项目作用,为网络侵权案件调查中的违法经营主体信息调取、侵权行为所在地的落地定位提供便捷服务。2020年,共通过该项目锁定侵权店铺70家,为线下查处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完善企业派员入驻办公模式,指导本地品牌企业派员参与监测,支持企业运用我局监测系统,监测发现网络侵权线索、及时有效存证并协助企业开展打假维权,安踏、特步、鸿星尔克、匹克等一批企业正式派员入驻。2020年,共监测发现1.7万余条涉嫌侵权链接,下架1.2万条侵权链接,协助打击的案件267起,由企业提起诉讼4668条。

02

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知识产权战略部署,围绕泉州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开展泉州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推进泉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建立知识产权多层次社会共建模式。

成立泉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晋江市、南安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纠纷。支持泉州市装备协会整合行业内资源成立泉州装备制造业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引导协会人民调解知识产权纠纷。

推动建设泉州系列遗产品牌库,增强品牌培育意识,维护并提升泉州古城和泉州系列遗产的美誉度,讲好泉州故事。鼓励泉州系列遗产相关文博单位依托自身资源,采取合作、授权和独立开发等方式开发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国内国际商标注册、专利申请授权等法律手段对其品牌、产品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2019年7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到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调研网络商务监管工作。

完善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工作体系。

推动设立厦门知识产权法庭泉州巡回审判庭,开辟泉州地区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便捷通道,实现知识产权案件就地就近解决,降低诉讼维权成本。

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泉州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指导泉州市县两级法院规范化开展涉文化遗产、文物资源审判工作。在办理文化遗产、文物资源案件的过程中,主动邀请对海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疑难案件的研讨、调解和判后答疑,在案件审理中运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促进审判的专业化、规范化,为泉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健全知识产权多部门协同保护机制。

一是于2021年4月,牵头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市版权局等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和完善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二是推行“司法+行政+人民调解”工作模式。2021年7月,在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泉州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两家科技有限公司关于某项发明专利纠纷案件达成调解协议后,通过线上系统申请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司法确认,使调解协议获得裁判意义上的形式确定力和强制执行力,成为泉州市首起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经司法确认案件。

三是牵头联合市公安局、市版权局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通知》,落实公安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知识产权保护行刑衔接的工作部署,明确商标、专利、版权案件在线索移送、专业支撑、业务研讨等方面工作内容,健全知识产权领域信息交流、线索通报、案件协商和移送、涉案物品处置等工作机制。

泉州市工商局、检察院、中级人民法院、公安局、工商业联合会携手阿里巴巴平台建立泉州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六方协作机制。

多举措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一是深化与市检察院、阿里巴巴等单位合作,建立“泉州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六方协作机制”,先后指导27家泉州品牌企业入盟阿里巴巴“可信唯一认证投诉渠道”,入盟企业的侵权投诉可享受平台商24小时的快速响应。2020年以来,入盟企业通过快速维权渠道已成功删除下架涉嫌侵权商品链接超过4万多条。

二是加强对知名商标品牌企业的保护,牵头与人民团体及知名品牌企业组成“泉州市知名企业品牌保护联盟”,形成有30多家名优企业加入的打假维权协作网络,构建“私权救济+公权保护+平台治理”的“1+1+1”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协作机制。

03

知识产权保护为世界遗产护航

当今世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形式需求的多元化。文化遗产作为文明印记,其生存与发展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文化遗产就其本身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与新时代精彩纷呈的文化形式相比略微单调,也带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困难。如不少文化遗产项目存在工艺失传或流失、产品创意不足、文化艺术作品被侵权等问题,致使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受到了威胁。

知识产权保护的是权利人智力创造的成果,文化遗产的保护正是保护项目中“创造”“新颖”的部分,两者在保护目标上是统一的。因此,运用知识产权来保护文化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4月26日,泉州知识产权展示馆开馆。

2021年8月30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严效东到泉州知识产权展示馆调研。

中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呼吁应从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出台有关保护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法律,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来有效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让世界文化遗产能够在实践中继承和创新。

2020年,为加强对传统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泉州中级人民法院联合鲤城区人民法院发布《泉州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

2021年,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泉州世界遗产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2021年3月,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市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提升非遗能见度,推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发展。

04

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泉州市,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2019年6月,泉州市入选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目前,泉州市正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为契机,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泉州市场监管人员深入实地指导经营者把好产品质量关,并走好品牌发展之路。

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着力推动以专利为主支撑的创新经济。

一是提升数量夯实发展基础。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入园进企”,强化“引、帮、扶、推”,助力创新主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升专利产出水平。全市年度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10年居全省设区市首位。“十三五”期间,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1%和28%,目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965件,居全省前列。

二是提升质量发挥带动效应。围绕纺织鞋服、装备制造、建材家居等重点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优化创新路径,实现专利布局保护从“树冠型”“树叶型”浅表层技术向“树干型”“树根型”关键核心技术转变,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专利池),形成企业打不垮、抢不走的创新优势。

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有力拉动了产品附加值。据初步统计,目前已立项并实施21个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新增产值117.09亿元。福建浔兴拉链科技有限公司紧扣“一条拉链”做好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2019年至今该公司授权发明专利57件,有百余项专利得到转化实施,2020年专利产品销售额2.2亿元,为疫情冲击下企业在商海中稳定发展提供了“压舱石”。

泉州知识产权展示馆企业展台一角。

着力壮大以商标为主支撑的品牌经济。

以培育“泉州品牌”、打造“品牌泉州”为着眼点,实施商标发展分类指导和服务,助力创业型企业加强商标防御注册,推动产业龙头企业实施商标储备注册,引导出口型企业构建海外注册保护体系;根据泉州民营企业发展强劲、生产加工能力强大、企业打造品牌意愿强烈的“三强”特点,因势利导,引导企业在突出商标个性、提高商标知名度、丰富商标内涵、壮大商标族群、增强商标溢价力上下功夫,让更多的泉州商标成为“我选择,我喜欢”的泉州品牌。

“十三五”以来,泉州市新增注册商标约38万件,实现了“井喷式”增长,目前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58.3万件,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驰名商标159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1048件,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每百户市场主体拥有注册商标约49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着力培育以地理标志为主支撑的特色经济。

发挥泉州山海交汇的区位优势、地理标志资源充足的禀赋优势,推动地理标志在“从山里到海上”的不同产业间均衡发展。全市现有地理标志商标达50件,覆盖“渔、果、蔬、茶、禽、薯、手工艺品”等各类特色农副产品,为打好区域“蓝色”(海洋渔业)、“绿色”(茶果蔬薯等产业)、“白色”(德化白瓷工艺品产业)经济牌提供坚实的品牌基础。

“安溪铁观音”作为全国茶产业首个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创造了茶业总产值、茶业受益人口、茶业从业人员和茶叶产业化程度等多项全国产茶县记录。近期,“安溪铁观音”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进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全省仅2个)。

作者单位:泉州市市场监管局

本文图片摄影:苏晓晖

编校:苑宝平, 审读:郭丽

点击下方

即可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