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控与失控,有时只有一线之隔。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新闻,杭州一位马先生(化名),一个月吃了160袋鸡胸肉,结果一体检,发现肾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马先生之所以这么吃,是为了保持低体脂和好身材。

说到底,就是精神过于自律,导致身体跟不上,灵肉一不同步,问题自然就来了。

当然,马先生的“鸡胸肉单一食谱”,出发点肯定是好的。

毕竟在今天,阶段性的自控修习,已经在一些年轻人当中形成了一股风潮。

·经久不衰

自控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是现代人与生活交织的一种修行,是福柯所谓的“身体技术”,是励志鸡汤里的“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控不等于自律。

自控是一种行为,一种对于某种欲望和行为的控制,自律则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将时间精确切割的自我逼迫,前者是有预期的自我实现,而后者,现在已经成了网络热梗。

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而言,自控的想法,通常起源于当下的懊悔,而当下的懊悔,又大多产生自当下之前的欢愉,或者说,爽感。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喝第一口,心里是爽的,可喝到底,意识到自己又要胖三斤,懊悔就来了。

一款肝到极致的手游,看着素材一点点刷满,心里是爽的,可天黑了,意识到自己又浪费了一天,懊悔就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感性的愉悦与理智的反思间反复横跳,上下波动的情绪画出了一个个人生的锯齿波,而想要走出这个循环,在人生的台阶上再迈出一步,自控变成了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实用的不二法门。

毕竟,从概念上讲,自控非常简单,它唯一要求你做的,就是不做,就是停止原有的生活坏习惯。

但知行自古难合一,知道和做到的差距,就和珠峰与马里亚纳海沟的差距一样大。

你也知道熬夜伤身,但你关灯睡觉的时间依然是凌晨;你也知道拖延不好,但手头的工作却依然踩着deadline完成。

而你所有寻求改变的动机,在最后,也都化成了一句“那就从明天开始”。这话像一句咒语,宽慰了今天的焦虑,给予了明天期待,而其遮掩的,则是“一直在励志,从未有改变”的事实。

于是,在屡次心血来潮却未有建树后,今天的年轻人便想出了一套更加系统的自控流程。

首先,他们需要一个具体的、有日程的自控计划。

虽然总有人说,计划没有变化快,但没有计划,何谈变化?

于是,便有了100天不吃碳水挑战,便有了名为《21天告别拖延》的书籍,便有了一张张教人如何告别瞬时性快乐的计划表。

这种计划式的自控,就像一场旅程,参与者知道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也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走多久。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这个旅程不但沿途没什么风景,还很枯燥,想要坚持下去,你就需要时不时地给自己打打鸡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其中,了解你所控制的东西,是个好方法。

打开抖音,搜索“控糖”,你会发现,糖不仅丰满了你的肚子,还摧毁了你的皮肤与青春。搜索“拖延”,你会发现,拖延不仅会耽误你手头的任务,甚至还会影响你生活的阈值。

翻翻新闻,社会的各种热点新闻,为你告别手中的奶茶,又增添了一个理由。

可以说,越了解你曾经的快乐是建立在何种代价上的,你就越有决心在未来摆脱它。

并且,这些短视频不但会给你警醒,还会给你憧憬。

那些短视频的播主,会告诉踏上自控之旅的我们,只要坚持30天不玩游戏,你就获得了一次重生,只要坚持100天不熬夜,你脱掉的头发就都长回来了。

·戒糖30天

努力就有回报,一切似乎都是确定的,仿佛透过这些播主的现在,你就能看到你自控后的未来。

当然,理想一向不等于现实,每个人对自控的执行程度也各有不同。

大部分人对于自控计划的执行,仅仅停留在制订计划的层面。

稍微好一些的,会在抖音上打卡,用短视频记录自我的变化,并在坚持了十多个日夜后的某一天,突然停更,仿佛无事发生。

只有鲜少的勇者,能够踏实地走完一个完整的自控周期,兑现自己在计划第一天时的踌躇满志。

而在自控的计划实现后,每个人所收获的结果,也和最初的幻想大相径庭。

有人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挣脱了碳水的诱惑,褪去了脂肪的装甲。

有人战胜了对于手机游戏的沉迷,结果反而陷入了更大的空虚中。

更狠的,则执着于对于自控的坚守,而忽略了客观肉体的极限,最后在自控中失控。

但不论一场自控计划的结果怎样,不论他的执行者是走完全程还是中途下场,这肯定都不是他们唯一的一个自控计划。

因而,在一次次与多巴胺的断舍离中,当代的年轻人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自控”文化群,而这背后的动因又是什么呢?

上月在抖音看到一个热搜,有人随机调查了2700名大学生,发现有7成00后都表示“嘴上说无所谓,实际上都在背后偷偷努力”。

而在抖音上转转,你会发现心灵鸡汤这东西,在经历了岁月的淘洗和发酵后,依然是许多人在低潮时最希望饮用的精神补品。

所以说,尽管在网络中,大家都叫嚷着在舒适圈躺下,但在现实生活中,谁又不想拥有一个更好的自己与未来呢?

毕竟,“持续进步”是工业时代抹不掉的符号,而直到35年后的今天,你依然能听到有人在唱《明天会更好》。

因而,年轻人对自控的执着,本质就是对于一种更好、更健康的方式的追求。

他们控制自己对碳水的摄取,是为了在健康上更加进取;他们选择放下手机上的游戏,是为了玩好人生的游戏。

只不过,生活中并不都是等价交换,付出与回报也不会都能拟合成一条正比例函数。

自控与更好的生活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因果,作为条件,它只必要,不充分。

控制住了糖分的摄取,并意味着绝对的健康,而对拖延症的战胜,也不代表着第二天你就可以开始高效地生活。

更何况,有时自控会演化成一种严重的内耗,你与自己战斗了半天,最后换来的却是白感动一场。

所以说,要过一种良好的生活,从来就不仅仅只有自控的内因在主导,有时外因的辅助也相当有必要。

像现在,许多App都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了自己的青少年模式,来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互联网。

而像抖音这样的应用,不止在意对未成年人的呵护,也希望能让成年人也养成一个健康的手机使用方式。

因此最近刷视频的时候,我总能自动跳转到一些休息提醒视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反复自控,是年轻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这些视频,由像马丽、金晨、凤凰传奇这样的明星主演,用一个个有趣的高质量小短剧,让用户放下手机,放下信息流,歇歇眼睛和大脑,做一些别的事情。

而且,现在这类提醒视频,会有5秒的划不动时间,它们用这种程式化的固定方法,向用户传递了一种带着温度的人文关怀。

而这种关怀,说白了,就是“放下手机休息一下,多看看窗外,多出去走走”。

毕竟,生活从来就不止眼前的那几寸屏幕,而人生的精彩也绝不仅仅只由数字信号组成。

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放下手里的那台机器,你会发现更大的世界,与更多的精彩。

·这就像用手指月,若仅关注手指,你就会错过整个月色的华光——李小龙

设计/视觉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