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财产已经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民法典》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虚拟财产受到损害,该如何维权?虚拟财产如何进行公证?本期《民法典通解通读》将为您介绍《民法典》对虚拟财产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民法典通解通读丨如何保护我们的“虚拟财产”?

《民法典》施行后

更注重保护虚拟财产

案例:玩家蒋某游戏账号内购置的装备无端消失,与游戏平台沟通后,对方却表示无法帮助蒋某恢复,这就意味着蒋某在游戏中所花的钱全部丢失。气愤之下,蒋某将该平台告上法庭。最终,法院一审判决游戏运营商恢复游戏玩家的游戏数据。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197条: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总则编第127条: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什么是虚拟财产?

游戏类的虚拟财产,包括游戏币、装备等让游戏玩家得到很好游戏体验的事物。

电商类的虚拟财产,包括淘宝上的店铺等。

自媒体类的虚拟财产,包括微博、微信、抖音账号等。

数字货币与虚拟财产有何区别?

比特币是最典型的虚拟货币,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与实际消费的现金是一样的,电子支付实际上花费的是银行卡里的余额或者刷的信用卡。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与比特币都叫数字货币,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央行的数字货币属于法定货币,具有法偿性。但比特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其背书,发行人模糊不清,是一种以区块链为运行技术的数字货币。

民法典通解通读丨如何保护我们的“虚拟财产”?

案例:游戏账号被盗 玩家报警维权

李先生2016年起在手机上玩一款叫“倩女幽魂”的游戏,为了追求高端装备,他陆续进行了高额充值,充值15万元的游戏账号有很多装备已是顶级。某天,李先生在游戏的公共广播里发布了出售账号的信息。

很快就有游戏玩家和李先生联系,对方表示要用李先生的手机号码验证游戏账号的真实性,李先生没有多想就把信息告诉了对方,然而没过多久就发现账号被盗了。对方盗号后李先生无法登录,于是他立即向游戏运营商申诉,想追回账号却没有成功。

李先生提供了2020年到2021年的游戏充值记录,但游戏运营商希望他提供更长时间的充值记录,李先生表示其余已被删除。

目前,李先生已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警方受理了此案。

虚拟财产出现问题

财产所有人如何维权?

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施行后,一般会认定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具有同样的法律地位,游戏账号的所有人对游戏的角色或资料拥有处分权。

虚拟货币这类案件在诉讼当中最大的难点是举证,这类证据往往存在于虚拟世界,如果没有及时存证,后期发生纠纷时往往找不到证据,造成维权难。

虚拟财产的相关证据保护应从日常做起,取证要在诉讼之前,公证可以作为其中一种取证方式。此外,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包括通话记录、转账记录等,必要时可以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或者用电子存证、区块链存证等方式保存,做到有备无患。

案例:三人抢劫虚拟货币 法院判处抢劫罪

2020年10月,四川的梁某因欠债萌生了抢劫朋友之妻骆某的想法,他要抢的并不是实际的钱款,而是虚拟财产比特币。随后,梁某邀约朋友袁某、王某共同作案,三人采取了暴力威胁等手段,迫使骆某将其名下的比特币和以太币转入梁某账户,共价值600万元。事发后,三人并无渠道出售如此大价值的虚拟货币,最终投案自首。

法院认为,抢劫虚拟财产也是抢劫罪,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半至10年。

虚拟财产保护

需要运营平台共同努力

虚拟财产的存储、使用和管理依赖于服务器,所以虚拟财产的保护需要平台共同努力。

平台当下有两点法定义务不可或缺:第一,平台要对虚拟财产进行管理,否则要承担连带责任。第二,平台不能采用格式合同屏蔽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否则玩家就只有义务没有经济权利,这种不平等的格式合同本身在法律上没有效力。

民法典通解通读丨如何保护我们的“虚拟财产”?

游戏账号如何让我的子女继承?

可以立遗嘱并且办理公证,公证后的证据效力更高。做遗嘱公证前,要看自己与网络运营服务商签署的平台服务用户协议里对游戏皮肤和装备的转移是否有限制。

民法典通解通读丨如何保护我们的“虚拟财产”?

虚拟账号里的信息,百年之后不想让家人知道,怎么办?

最根本的方法是予以删除。如果未删除,这些信息在法律定义上有双重属性,即财产属性和人格属性。

针对财产属性,法律规定子女可以继承。但人格属性不能继承,如果本人在日志当中表明不想被公开,任何人都无权公开,即使作者去世后被他人侵权,相关公共管理部门会以侵犯公序良俗为由进行维权。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