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南部新城是南京的四大中心之一,而在其内部主要又分为两大部分,即南站片区和大校场片区,两者虽然相互靠近但功能属性却大不相同,差异化非常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绕城内外:

目前南站片区的建设已经过半,其最大的功能属性为综合性交通枢纽,包括地铁、高铁、公交、长途汽车等等。是南京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南京站和在建中的新南京北站。

在井字内环时代,南京站位于井字内环外侧;在绕城时代,南站位于绕城公路的外侧;在快速一环的时代,新南京北站位于快速一环的外侧,这说明大型铁路枢纽本身具有界定城市边界的属性。南站显然属于快速一环的外侧,体感上给人一种边缘之感。

而同是南部新城的大校场片区不仅范围更大且整体皆位于绕城(快速一环)之内,这比位于绕城外侧的南站片区有着明显的空间优势。

铁路、高速、快速路等形式的交通多多少少都会对沿途区域产生或多或少的空间割裂,南站在绕城的外侧,虽然通过高架的形式化解了内外分割,但与内侧主城区的交流势必还是会受到影响。而大校场不存在这个问题,其整体均位于内侧,与内城的道路通达性要强得多。当然目前大校场的情况是,内部路网与外部路网的衔接已经基本完成,但并未全面开放,还需要再等等。

功能性差别:

南站作为南京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借助绕城以及地铁等交通形式,对外的通达性还是不错的。很多人质疑南站的商业实力,但从热力图上看,南站包括南广场中轴线附近人口规模并不小,理论上南站片区的商业实力有着不错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南站客流虽多,但主要的聚集区域还是位于南站内部以及南侧周边道路上,堵车也是家常便饭,高架一方面提升了交通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交通的复杂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的分割。实际上从南站走出来消费的客流暂时还不是很多,这意味着,区域内综合体的对象人群实际上还是以周边的上班族和居民为主。

南广场布局了很多商办地块,但现实是高楼林立的办公楼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公寓,整体上入驻的企业也以中小企业为主,总部型企业较少。

而大校场在城市功能方面,拥有明显较强的丰富性。不同于南站片区相对单一的交通枢纽功能,大校场在医疗、文化、商业等方面上均有布局。目前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南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南外、金陵华夏中心商业体均处于在建当中,另外还有南京市中医院加持,大校场区域相对南站更有城市中心的特征。

同时在商业上,大校场后期的优势比较明显,大校场周边拥有较大范围的老城区,人口充沛。

总结:

虽然大校场在规划上更具优势,但从发展阶段来说,其开发时间明显晚于南站区域。目前南站已经趋近成熟而大校场还处于早期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近中期南站依然具备优势,而远期大校场的优势才能逐渐显现出来。

另外在区划管理上,大校场片区整体属于秦淮区,不牵扯跨区管理的问题,而南站片区跨越雨花台区和江宁区,管理上相对于大校场存在一定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