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書按:相比影视或化妆品,图书的宣发资源及平台极其有限,强调文化调性的豆瓣成为编辑“奋战”的主阵地之一。

而在豆瓣生态里,对比影视榜榜首 首影片动辄几千“想看”,新书榜榜首的新书,短评过百,已属优秀。因此,十几条恶意差评、“一星”就能拉低一本书的平均分。对于没钱、没资源公关的编辑来说,认罚挨打、自我怀疑成了常态,稍有抱怨、反抗又会被说“玻璃心”。

今天的文章并非试图“禁止差评”,而是以一本书的遭遇为例——上市快一年的书,被某博主揪出批评后,批量涌出一星差评——与大家严肃讨论豆瓣评分中被异化的打分行为(包括极端好评与极端差评);当用户打差评时,仅仅基于读者身份给出独立评判吗?哪些外部因素会干扰评分?所谓“意见领袖”真的有权利引导舆论吗?

本文为编辑一方的心声,目的不是辩护或声讨,而是以出版一方,呼吁 读者打分时慎重再慎重,无论给出五星还是一星。 因为对于一本书来说,读者很重要,非常重要。也请各位读者理性阅读本文,关注现象而非事件本身孰是孰非,请勿对个体展开攻击,因为我们无权做出“裁决”。

大家好,我是时运不济但想必不会一直如此的直子。如各位所见,《亲爱的安娜》这本书被打一星了。

起初是九月的一个周六,早上一睁眼就看到作者发来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爱的安娜》是我在上一家单位策划的作品。早在选题阶段就预料到可能会有一些批评。一年之后,负面评价终于出现。尽管内心十分平静,但由于心疼作者一夜未眠,我还是第一时间点开链接看了来龙去脉。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段话:

这个人,和这本书都是不折不扣的垃圾。本书编辑、出版社、推荐人都会永久加入我的黑名单,我永远不会买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任何一本书。

满分五分,我给它打两分。

然后是一段十五分钟的讲书视频,一上来就表示要“批判”一下《亲爱的安娜》这本书。视频前半段是这样分析的:

这本书的剧情就是平铺直叙,基本上没有什么故事性,就像周记一样,没有跌宕起伏,没有高潮,也没有转折。

可能是太过写实了吧,故事和作者本人的经历非常接近,毫无艺术加工,我是凭借着意志力看下去的。……人物上呢,主角像沙拉里的生菜,配角像点缀的小番茄。这么大的篇幅去写主角,人物还是很平面,感觉不到人性的复杂性……

举个例子,我觉得什么样的写人写得很好呢,就像我之前看的《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我那么喜欢这本书,因为把人写得很活、很生动,尽管解放区的大佬们有很高昂的革命热情,但是斯诺没有把他们写成单纯的严于律己的革命者,而是把他们写成活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又有情绪,除了革命者之外,他们也是人,也想吃好吃的,又去找配方,做蛋糕,求着人去要可可粉,然后还做坏了,就这种感觉。

“主角是个单纯的完美主义者,除此之外,没了,看不到任何性格特征。”

“这本书的观点就是一个没有康复的进食障碍患者,在大肆宣扬得了进食障碍有多好。”

真的吗?

《人间失格》,一个堕落的“富家子弟”的内心独白,自传体文本中透出极致的颓废,是不是自杀诱导?《伊凡·伊里奇之死》,通篇都是主人公的濒死体验,对其他人的生平毫无交代,是否愧对“人类文学史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神作”这一称号?《飘》算不算支持南方奴隶制?《失乐园》是否美化出轨?《洛丽塔》是否在浪漫化恋童癖?(类似的话我们已经重复太多次了。

2015年前后,我开始关注进食障碍群体,入行第二年有了这本书。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这本书没能好好营销,我至今仍对作者和为本书倾注了心血的朋友们抱有歉意。面对收效甚微的营销动作,我和作者总是相互安慰:“这样也好,万一涌进来一堆无法共情的读者怎么办!”

审稿时,我们已经考虑到后面可能遇到的负面评价:这本书是不是有一些“阅读门槛”?读者会不会觉得作者太过自我,甚至自恋?会不会觉得这是对厌食的不良诱导?不过,正如作者所言,文学的意义并不是像社会学、医学那样,一定要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某种正能量的“结论”才行。

当时,有幸联系到一些进食障碍康复专家和科普博主,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其中也有一位博主礼貌地表示,书中关于厌食症的描写令她不适,她不忍卒读,也无法帮忙推荐。

诚然,不喜欢一部作品再正常不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和品位,甚至读书也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所以我一边安抚作者,一边关注事件最新进展,鉴于双方影响力有限,微博评论、转发不过寥寥。

直到本书豆瓣页面开始出现一星评论,我才感到被触碰到底线——不仅作为编辑,也作为一名豆瓣用户。

包括这种不能算作评价的脏话

4月,因《休战》一事发酵,十多本西语文学遭遇“一星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bookthing

另外,与一星运动类似的,还有“粉丝控评”和刷分。

图源:豆瓣 @重版出不来

严格说来,一星运动和刷分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真实的人在表达真实的愤怒。

在类似《休战》的事件中,我们当然可以批评那些打一星的用户不理性不严肃,但他们之所以愤怒,是因为“线上友好学术讨论”(或互联网骂战)转为公权力的滥用,甚至平台下场控评,直接宣告“你们的愤怒不作数”。

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自媒体逐渐壮大,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门槛不断降低,普通人可以直接成为新闻的制造者和最初的传播者,为意见领袖(influencer)的广泛产生创造了条件。不可否认,一些旗帜鲜明的人,其观点被大众传播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煽动性大于理智,那么对整个社会舆论导向并无益处。

当然,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人人都有批评、给作品打(低)分的权利,但前提是从真实体验和评价出发。无论是《休战》还是《安娜》,我们都不免反思为什么读者会产生这样的观感,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但目前不断侵袭豆瓣的“一星运动”,常常不是为了以正视听,而反倒是一些非书影音核心用户在“煽动”下扰乱视听。发起和参与运动的人,无视社区文化,只是为了任意滥用投票键宣泄情绪,是一种暴力。

《虽然人人都说暴力不好》里有这样一段话:“还有一类现代社会已经很少见到的事情:公开处决罪犯或叛徒。之所以公开处决,就是想让民众知道,做了坏事会遭到这种报应。即便如此,依然有许多人愿意到现场围观,人们个个怀着恐惧与兴奋,津津有味地观看残忍的处决。暴力就是有这么大的魅力。”

同样,在这样一场网络“公开处决”中,当事博主告诉其粉丝,做了“坏事”会遭到这种“报应”。不禁让人思考,这位博主是否有权对另一个人点名批判、“公开处决”?是否应为其误导性差评、其粉丝的骚扰行为负责?

作为互联网用户,对事物要有自己的认知,否则就会成为别人的喉舌。也希望每位用户都能珍视自己手中宝贵的投票权,理性发言,别伤害到其他人,更不要去打扰他人的正常生活。

说点题外话。进食障碍作为精神疾病的一种,能有意识地自救已经相当了不起,我理解你们想要变好的信念和决心,但是,也有很多人康复的机会渺茫,最终选择和疾病友好相处,带着它继续积极地生活下去。进食障碍有别于酗酒,也不同于传销,无须将它污名化。(否则,身为进食障碍患者的你该如何自处?)多去了解一些科学方法,对疾病和自我持有理性的认知,总归比寻找一个精神领袖要有意义得多。

抱歉让大家看到这么不愉快的经历。感谢做書给我们机会分享这段遭遇。成书不易,愿每个人、每一部作品都被善意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