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杂院

今夏,德国著名的建筑行业研究组织Aedes建筑论坛(Aedes Architecture Forum)将目光瞄准中国建筑师张轲和他的建筑事务所“标准营造”,为他们举办了名为“营造:胡同新陈代谢+”(Ying-Zao:Hutong Metabolism+)的展览,整理建筑师在近年为旧建筑,尤其是旧住宅和工业建筑改造方面的实践与理念。其实,早在五六年前,张轲和他的标准营造就已经吸引了国际同行的关注。2016年,建筑界的重要奖项阿迦汗建筑奖(Aga Khan Award)就颁发给张轲和他的“微杂院”项目,当时的颁奖理由是“因为它体现了传统北京胡同院落里的现代生活。”次年,张轲又被授予阿尔瓦·阿尔托奖(Alvar Aalto Medal)这一以现代建筑先驱命名的奖项,而张轲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建筑师。

微杂院

张轲说:“新陈代谢,是在微观尺度对存活着的机体中,新的事物替代旧的事物的确切说法。”在他的理念中,仍在被使用的旧建筑,正是一种存活着的机体。以新陈代谢的方式,在微观尺度上进行更新,可以使旧建筑更加适应当下的时代与生活。

微杂院项目,使聚居多户人家的北京老四合院,在有机结合新的建筑“结构组织”后,在形式和功能方面都显现出了旧建筑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古都北京的传统城市聚落和街巷,曾经见证了百年的人居和生活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块面。在新世纪城市开发、历史风貌保护与传统文化复兴之中,北京的胡同被迫面对一个窘迫的现实。几十年中,很多胡同在市政建设和高密度住宅区建设中消失,或在水平低下的修缮中被涂抹上庸脂俗粉。而张轲和他的标准营造,在进入北京胡同改造的项目时,希望项目的旧有部分和新生部分,以一种原初的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而居住其 间的杂院住民们,则能够在这样的建筑有机体中,更融洽地相处,并且享受更加舒适和便利的生活。从形式和功能的角度,张轲和他的微杂院项目似乎做到了新的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杂院

张轲在多年的时间内,探索胡同院落建筑在当下和未来的不同可能性,将它以存活着的有机体看待,在微观层面去俯察每个单元和构件,而在更大尺度仰观其作为社会器官的功用与价值所在。对张轲来说,他的目标更是在于通过胡同建筑改造的项目向人们展现,在我们的这个时代里,传统院落建筑如何适应当下社区中对于人居环境和社群交往的要求。而张轲和标准营造所提交的多份答卷中,都使得传统社区的邻里生活带来了改变。同时被改变的,还有古都阡陌间的居住文化。在历史建筑中,做到尊重历史的同时,又凝聚创新和创造力,张轲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实现了建筑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阿那亚户外剧场效果图

本场展览还展示了张轲在长城脚下的阿那亚园区中的树屋和户外剧场建筑项目,以及在日照的社区艺术中心等项目。在这些建筑项目中,张轲和他的标准营造团队,又为人们呈示出建筑中生命体般的精神性。这种精神性是建筑师关注历史和代际延续性的前提。建筑师在什么样的程度上能够影响建筑本身的气质与神韵,这在张轲的建筑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张轲说:“创造有精神力的建筑是可能的,它们能传递一种特殊的能量。这便是建筑的本质。”从小处入手,在细微之处注入建筑师的严谨和诗人般的关怀,恰是见微知著在精神性建筑中的独特体现。

微杂院

对于张轲来说,给建筑师们的元命题在于“我们为何营造”。这又呼应了Aedes建筑论坛在2015年为张轲举办的展览Contemplating Basics——建筑师必须要忖度建筑的根底。在今日不断变化着的科技革命的时代,建筑,以及随之而来的有关于居住和生活的变革是否可能,或者说它将往何处去,是建筑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伴随着在建筑营造的过程中上下求索的过程。在张轲看来,将历史、功能、材料和空间进行交叠,建筑的不同可能性就会跃然眼前。让建筑如自然有机体一般生长,经历它自己的生命周期,或许在张轲看来,则是建筑师应当提供给建筑和建筑师自己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现场

在张轲和标准营造团队的建筑项目中,能够很明显地观察到建筑中的当代性,以及在当代性与历史根源之间如草蛇灰线般的联系。用张轲的话说:“对于每个项目,我们都会溯源到建筑的基本。”诚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立足于建筑已历经的历史,使建筑如同有机生命体一般,循着时间和历史的轨道前行,让建筑连接它所经历的每个时代和文化,是张轲和他的团队所践行的建筑理念。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建筑能够跨越时间,不断成长,焕然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