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大力推进正规化建设,积极向苏联等军事强国学习,引进军衔制便是其中之一。我军在引进军衔制的同时,也广泛学习苏军的一系列军事礼仪等军事文化,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展现出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军队的新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衔制的引进,让我军与世界全面接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按照军仪军礼,“洋气”的另一面,是有的光荣传统淡化了。比如,我军从建军伊始就特别注重“官兵一致”,干部战士无论军服还是伙食都一样。战争年代,官兵同在一口大锅吃饭,官兵无拘无束,端着饭碗或蹲或坐,说说笑笑,就像农村的田间地头一样自然亲切。老红军、老八路虽然后来成为高级干部,对这样的方式都习以为常,引以为荣。

引进苏式军仪军礼之后,这样的方式就成了“管理涣散”的表现,引发苏联顾问的不解和不满。按照苏式的等级礼仪,将军有将军的餐厅,军官有军官的餐厅,士兵则有士兵的食堂,而且吃饭时正襟危坐,有严格的礼仪规范。

按照苏联的这种管理方式,“现代气象”倒是有了,但官兵之间也有了隔阂。不仅吃饭如此,方方面面都是如此,许多老红军感到不适不满,说干部越来越有“官威”了,光荣传统恐怕要断送。这些中肯的意见受到重视,1958年,主席亲自倡导开展将军下连当兵活动,目的就是想让干部重新体验基层生活,拉近官兵的距离,增进官兵的感情,去除干部身上的“官气”。

这个活动,受到广大干部的支持,许多老将重新穿上列兵军服,以一个“老新兵”的身份回到连队,和年轻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刻苦训练。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上将,也下到济南军区徐州某部,当一个“新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得志上将虽然军务繁忙,但他以饱满的热情,重新投身基层,仿佛又回到了红军时代,重新焕发青春。为了更好地得到锻炼,杨得志不搞特殊化,特意要求做好保密工作,绝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他还特意将名字改为参加红军时的名字——杨绍起。到了连队,他迅速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大家还给他起了个亲切的外号,叫“老杨头”。

战士们很喜欢这个年龄可以当他们父辈的“老杨头”。老杨头虽然年龄大,可是劲头比年轻小伙子还足,什么训练都不甘落后,身体素质甚至可以和一些小年轻比试,大家都很佩服。老杨头整天笑眯眯,和蔼可亲,对小战士非常关心。无论训练多累,老杨头总和小战士抢着做“劳务”。吃饭时,给大家抬饭、盛饭。休息时还不忘打扫营房、厕所,战士都非常感动。

“老杨头”有两个绝活,令年轻战士敬佩。一个绝活是,他能用3个手指做几十个俯卧撑,还能用嘴叼起地上的手绢。另一个绝对,是无论组装拆卸什么枪械,“老杨头”都一看就会,马上就能精准掌握,几遍下就行云流水,还能蒙上眼睛操作。要知道,就算年轻人也要摸索很长时间才行。有人认为,是不是杨得志是司令员,所以早就接触和熟悉我军各类武器?实际上,杨得志之所以掌握武器这么快,主要是因为在革命战争中锻炼出来的军人素养。

战士们越发对老杨头的身份感到好奇,开始暗自观察。很快,他们从老杨头打背包发现一些“破绽”。解放后,我军打背包的方式已经和红军时期完全不同。杨得志并没有接触到打背包的细微变化,还用红军时期的打背包方式,连队指导员看到后非常惊讶。上级只说这个老杨头是来帮忙的,原来是一个老红军呢!

有的战士很细心,在书报上看到照片后认真进行对比,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发现这个可敬可爱的“老杨头”,居然是军区的杨得志司令员!战士无不振奋激动,争相以老杨头为榜样,积极投身工作训练。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这场将军下连当兵的活动,确实起到良好的双向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