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消息,自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由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而因为2020年底至2021年初的冬季时,也曾发生过拉尼娜现象,因此今年年底再次出现拉尼娜就意味着,今年将会呈现2次拉尼娜现象,即称为“双拉尼娜年”。

“拉尼娜”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而对农作物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拉尼娜”到底有什么影响?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正好相反。

相比厄尔尼诺,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相对要温和许多,简单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常常会使一个地区的气候发生反常,例如明明是多雨的时候却变得极度的干旱,明明该低温的时候却出现异常的高温。而拉尼娜通常不会使一个地区的气候发生太大的反转,但是会使这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变得更加明显,比如会使干旱的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寒冷的天气变得更加寒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厄尔尼诺由于持续的时间长,破坏力大,因此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而拉尼娜则更多地是通过潜在的干旱或者洪涝,扰乱供给,从而使价格发生波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而研究也表明,拉尼娜的指数与农产品的价格呈正相关。根据分析,拉尼娜发生时,玉米、小麦等价格上涨的概率高达50%。那么,具体又是怎么影响的呢?

1、大豆

美洲是全球大豆的主产区,美国、巴西、阿根廷这33国的大豆产量几乎就占到了全球大豆产量的80%。而当拉尼娜在年底发生时,南美地区可能将会面临极严重的干旱,进而会影响巴西、阿根廷大豆的种植以及单产,尤其是阿根廷正处于大豆的播种和生长阶段。如果干旱较严重,可能就会引发减产。而如果拉尼娜持续到次年的春夏季时,美国中西部的大豆主产区可能也将会迎来干旱少雨的天气,进而影响大豆的生长,极易引发天气炒作。

2、玉米

拉尼娜对玉米的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根据历史的情况来看,拉尼娜对玉米价格影响相对较大,表现为拉尼娜强度越强,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越高。

国内方面,我国玉米主要种植区在华北黄淮及东北产区,受拉尼娜的影响相对有限,但是如果拉尼娜持续,可能会使次年的播种推迟,进而导致供需缺口增大。而当前情况来看,华北玉米质量分化,优势渐渐向东北玉米倾斜,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那么就会导致华北玉米价格续上升,最终也会拉高东北玉米的价格。而另一方面,今年全球化肥价格高涨使全球农民种植玉米的意愿大幅降低,因此在综合因素影响下,这也意味着明年玉米的潜力可能会增大。

3、小麦

加拿大是全球小麦的主产国之一,而俄罗斯及乌克兰也是小麦的主要生产国,但受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均可能由于干旱而减产。在2011年时,受拉尼娜影响,全球小麦就减产了3500万吨。

国内方面,由于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等部分地区小麦的冬播严重推迟,因而引发了市场对明年小麦的产量的担忧,进而引发小麦价格再次上涨。如果再加上拉尼娜的影响,小麦的走势恐也难大幅走低。

三、结语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夸大天气的影响,因为农产品的行情走势最终还是要依赖市场的供需,天气只是加剧或放大这一趋势。

如果做一个总结的话,总体来看,明年的玉米供需仍然会呈偏紧状态,国内玉米质量分化,而国际玉米产量增势不足。

而小麦当前全球已成供需偏紧的局面,北美地区小麦的价格已然飞涨,例如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硬质小麦出口国,而今年加拿大的硬质小麦产量缩减了近一半,而美国产量也创下60年来的最低。而受小麦价格上涨的影响,面包等发酵食品价格也面临大幅上涨。明年小麦的情况大概率会继续延续这一走势。

大豆方面,虽然拉尼娜对大豆的影响概率也很高,但随着玉米种植意愿的下降,很多农民转而种植大豆,可能会对大豆的产量有一定的补充。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