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孩子“网络成瘾”,很多家长都颇为头疼。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其中儿童青少年所占比例为22.5%。很多家长认为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沾染“网瘾”的高发期,殊不知自己在孩子儿时已为他撒下了网瘾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其他容易上瘾的行为一样,“网瘾”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潜移默化地影响开始,到慢慢变为习惯,最后成瘾。它虽然多在青少年时期爆发,但在幼儿期就埋下了隐患。它不仅会导致孩子出现行为、心理等问题,还会从生理结构上改变孩子,是不折不扣的“健康杀手”。

教养方式是网瘾的“种子”

很多家长自己就是“低头族”,有些甚至还是重度“手机依赖症”患者。当他们无暇陪伴孩子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孩子交给手机、平板等“电子保姆”。家长虽然省事了,但也为孩子的网络成瘾埋下了一颗“种子”。

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面临着缺少父爱、隔代人的过度宠爱、与父母沟通不及时等情况。这些被家长忽略的教养细节,正在逐渐“隔离”孩子的心。他们的性格会逐渐变得冷漠、自私,在生活中极度缺乏安全感,久而久之,网络就会成为他们唯一的“朋友”。

而当家长发现孩子有网瘾的苗头时,会选择运用威逼利诱、强制戒断、打骂等手段迫使孩子遏制网瘾,其实这种引导是错误的。它不但不能及时遏制孩子的网瘾,反而会激起他们更大的叛逆和抵触情绪,更加变本加厉地使用网络。

这些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会合力将孩子从一个对网络一无所知的儿童,变成一个嗜“网”如命的少年。

网络成瘾并非一蹴而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孩子1~2岁时,很多家长出于安抚孩子的目的,会主动给孩子看手机、平板。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环境没有意识,对呈现给他的所有东西会“照单全收”,其中也包括了父母给他们的这粒“网瘾种子”。

而当孩子3~4岁时,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接受并利用环境信息,曾经播撒在他们心田上的这粒“种子”也在日积月累中生根发芽。如果此时家长再时不时“关照”种子的发育,那么在孩子5~6岁的时候,这粒“种子”就会茁壮成长,最终使孩子形成“网瘾”。

网络成瘾不仅伤“心”还伤“身”

虽然很多家长都知道长期依恋网络会让孩子变得抑郁、暴力,产生厌学情绪,戒断时也会出现周身不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烦躁、睡眠障碍等反应,但家长们不知道的是,如果孩子从小就长时间使用网络,还能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让孩子患上“依恋网络后遗症”,让“网络脑”主宰其后的生活。

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的前额叶、颞上回、颞中回等大面积脑区都跟非网瘾者存在显著的差别。脑结构的改变使网瘾者在完成决策任务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活动:他们对奖励的敏感性增高,对惩罚的敏感性降低,更倾向于获得即时奖励而忽视长期的严重负面结果。

也就是说孩子在网瘾形成过程中,认知灵活性会受到损害。这就相当于把孩子的大脑变成了不听指挥的司机。在十字路口时,它不知如何选择:面对绿灯时异常兴奋,面对红灯不受控制。为了肆无忌惮地飙车,不惜违反交规,甚至终身禁驾。因网瘾而形成的“网络脑”将会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设下重重“路障”。

如果家长在孩子脑结构发生改变后,再试图制止他们使用网络,其实已经晚了。要想避免网络成瘾对孩子的伤害,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电子产品,以及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不溺爱;不强行禁止;允许孩子使用网络,但必须把控使用时间和范围。这条“底线”,家长必须与孩子一起维护,谁都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