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肖澜最新一条微博,转了电视剧《心居》首发预告:“在岁月中镌刻牵绊,彼此设防又相互温暖,用温默细腻底衬情感。凝望一隅心灵安栖,在跌撞前路上铺展烟火画卷,目之所及,皆是在寻觅生活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居》写的是当下普通上海市民的生活。大家庭的各色人等,买房卖房,人际关系、价值观,大环境下的小人物,小日子里的大味道……

作为《心居》长篇小说的作者、电视剧的编剧,滕肖澜说:“我想写金字塔中间的普通上海人。”

从房子切入,小人物也要努力地活

“房产证一堆拿在手里,扑克牌似的。房子是真金白银,跟它相比,银行里那些存款就不值一提了。别人辛苦一世挣下的‘肉里分’,他买进卖出,一套的差价便抵得上十年工资。这是个捉摸不透的世界。房子是上海人绕不过去的话题。滋生出各种情绪,各种际遇。真正是命了。”《心居》里的这段话,上海人读了,心有戚戚焉。

滕肖澜在创作谈《小日子有大味道》中写道:

写上海,绕不开“房子”这块。这几乎是近十几年来与上海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一个词。错过或是侥幸,生出无数的悲欢离合。它已经不仅仅是现实意义上“一套房子”的概念,好好坏坏,哭哭笑笑,希望或是失望,各种正面和负面的情绪,俱是由此而来。可以说,房子牵动着无数老百姓的心,另外,多少也撼动了这一代上海人的价值观。

《心居》就选择这个牵动无数上海市民的切入点,探索人性和世情变化。书中的主人公,虽然个个都是小人物,过的是小日子,却因为顽强努力,孜孜不倦地对抗命运,而活出了大味道。

作家在小说中,设置了天然对立的两个女主角:大姑顾清俞是上海人所谓“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以自己的能力财力照拂家人,虽然心高气傲,但为了弟弟、家里的太平而对人客客气气;外来媳妇冯晓琴,为在大家庭里生存,学习做新上海人,不得罪人。大家都在最大程度地让自己活得好、让自己喜欢的人活得好,善意在不知不觉中流露……

小说中,一家三代十三口人每周六的聚餐,打开折叠的圆台面,打开一地鸡毛的家常话题,读来令人倍感亲切。上海人家,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折叠的圆台面、逼仄的生存空间,培育了上海人性格中的克己复礼——顾及他人脸面、给自己留有余地。作家擅长通过种种细节,写上海普通市民的小心思、小情绪,以及艰辛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化解矛盾的大智慧。

滕肖澜说,她最有兴趣写的就是“占上海人口最多的一批人,金字塔中间的一批”,虽然这是“没有特色的大多数,但有代表性”,她努力从中“找到特色,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呈现”。通过写“居”,她写出了“心”——安放灵魂的地方。她希望读者“在感慨‘人生不易’的同时,能够更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始终对人生抱有希望”。

人生角色转换,每个人都在寻求平衡

滕肖澜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双双去江西支内,她在上海外婆家长大,10岁时去江西,16岁时回上海。这段经历,使她的个性变得敏感。“我现在依然记得,从上海到江西时,我舍不得我的外婆、舅舅,而从江西到上海,我又舍不得我的爸妈,都是哭得稀里哗啦的场景。至今看到火车站,还是会觉得鼻尖酸酸的……”与父母分离的日子,当孤独来袭,她记得父亲的教导,以读书治愈。这些,都影响到日后的职业选择。

初三毕业时,她的中考成绩是全年级第一,高出重点线50多分呢。但她还是填报了民航上海中专。因为父母做梦都想让女儿回上海,而听说民航中专毕业后能分在上海。虽然遗憾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她理解父母的苦心。“有时候我觉得这也是命中注定,如果不是在机场上班,也许我不会有时间写作,也不会走上专业作家这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岁到33岁,滕肖澜青春岁月最开心的时光,属于机场。中专学的是民航运输,毕业后分配到浦东机场地勤平衡室,日常工作主要是画平衡表。做两天休两天的班头,让她意外拥有大块时间可以由着兴趣写东西。“如果是常日班,朝九晚五,两点一线,要挤出时间,利用碎片时间写,恐怕我就很难坚持了。毕竟机场的工作是偏理工科的,氛围不对。”机场同事很友好,支持她,容忍她上班空余时间看书,为她发表小说而高兴。

2019年的某一天,她发了条微博:

挤牙膏似的写作。一点一点。新小说的名字这回很早便起好了:《平衡》。离开平衡室整整十年了。大纲开头写:人生永远在寻求某种平衡,平衡的前提是——“不平衡”。怀念当初做平衡表时那种不断摸索、左右权衡的状态。像极了人生。希望能写出这份感觉。

十几年的机场生涯,其他作家不可能经历,她不想浪费,以一部长篇存念。

2009年,上海重启专业作家制度。作协宽松的环境吸引了滕肖澜,“想一辈子写下去的话,这是最好的选择。”她从机场辞职,开启新的人生。

她参加了青年创作培训班、作家研究生班,汲取前辈作家的营养,与同样年轻的写作者互相激励。

专业作家的日常,平淡无奇:平时在家,朝九晚五写作,三餐正常、不熬夜。

从平凡的生活出发,呈现真实的上海

上海在外人看来,是直升机航拍下的那颗夜明珠。而在滕肖澜眼里,“上海只不过是个过日子的地方,很实实在在的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柴米油盐,鸡鸡狗狗……真正的上海人的日子,航拍是不屑的、略过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到上海人的不易与艰苦。”她觉得,写上海要用新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提炼出新的标签。

她坚持,写城市生活不能剑走偏锋,而应从最平凡的人入手,挖掘他们的所思所想。“其实,这样平凡的人,身上并非没有光芒。亚光比夺目的光有时更让人心动。生活的每一道鞭笞都在他们身上留下印迹。他们是纤弱的,也是顽强的……”

所以,她的写作习惯是,往日常化的方向去写。“爱情、亲情、友情,天下可以写的就这么些。”有的作家可能新颖、猎奇一点,她却偏爱家常,并且相信接地气的书写更能真实体现当下的上海。

有评论者把滕肖澜定位为“新海派代表作家”。这位鲁迅文学奖得主回应:“作家不是有了定位以后再去写的。评论不是作家应该想的,想也没用啊。不如遵从自己的内心,心无旁骛才能写出好作品。”她希望自己笔下的上海“是真实的、感性的、值得尊敬的。她不仅仅是一座城市,而更是一个信念、一份希望、一种精神”。

作者手记 作家的善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前,见一小同事在读当时某网红女作家的畅销小说。因此书被炒作得厉害,且写的是上海家庭,我翻过,感觉好狗血,和现实上海不搭界。小同事读了,后果很严重——“都不敢谈恋爱、结婚了!”

我就一直在想:作家该如何表现生活?怎样的作家,才能写出上海独有的气质?这,正是我接下此次专访任务的原因。

采访约在巨鹿路作家书店二楼咖啡厅。窗外,秋雨淅沥,老上海街区优雅、低调。滕肖澜用上海话细诉,她对生活和写作的理解、对上海和上海人的理解。她的神态,不惊不乍,淡淡的,很上海。

拿狗血剧对照她的小说,我认为现实生活其实介于两者之间——没那么狗血,但也没她写得这么温暖。她听了,笑笑,“生活会让人失望,也会带来希望,除非是极端的人,大部分人都是在顺与不顺之间,有时低谷,有时又起来……”

是不同的生活境遇,造就了风格、格局各异的作家。一路受到善待的人,脾性温良,笔底刻薄不来,即使批评也释放着善意。

作家的善意,还源自对故土的挚爱,对父老乡亲的体贴。她不需要所谓的“下生活”,她就生活在金字塔中间的绝大多数普通上海人堆里。

就这样,把浮皮潦草、夸大其词的畅销书远远甩在后面了。(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