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云迪嫖娼被行拘的新闻,不仅上了国内的热搜,还惊动了一票外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是因为李云迪此前在国际上的声誉较高,多家国外主流媒体都跟进了报道。

《华盛顿邮报》、BBC和美联社,都是对事实进行了报道,并未有太多的其他的内容。但是当CD君翻看《纽约时报》和《卫报》的报道时,着实被对方的“角度”给雷到了。

先看《纽约时报》的报道。该报在交代了李云迪被行政拘留的基本事实后,立即就跟了一段评论称,“中国政府经常利用嫖娼的指控来恐吓政敌。还不清楚李云迪为何会被单独拧出来以及他会受到何种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艺人嫖娼事件都能联想到“政敌”攻击,这个脑回路也是没谁了。此外,这段文字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也是一种无事生非的语调。“不确定为何李云迪会被单独挑出来?不确定他会受到何种惩罚?” 能问出这个问题不仅是在睁眼说瞎话,更是在凭空营造一种“人身迫害”的阴谋暗示。

难道这位记者是断网用户吗?今年以来,因为失德或者违法事件而翻车的艺人,早就让吃瓜网友的“瓜棚”满地是瓜了。李云迪嫖娼被拘,怎么就被解读成是被针对事件了?

另外,关于将受到何种处罚之问,《纽约时报》有必要向英国同行BBC学习了。BBC说“按照中国的法律,那些招嫖人员最多可被拘留15天,并被处5000元罚款”。

然而,《纽约时报》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还采访了一名号称研究中国法律的纽约大学法学教授,这名教授声称“这起案件缺乏透明度,让人不安”。

再来看英国《卫报》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报》与《纽约时报》如出一辙,也是在鼓吹“攻击政敌”论。

过去,嫖娼的指控经常被当局用来对付政敌和其他敌人。 In the past, allegations of hiring sex workers have been regularly deployed by authorities to pursue political opponents and other enemies deemed by the government.

但《卫报》在报道中国网友的反应时,就显得更加“别有用心”了。在茫茫大海般的网友评论中,该报特意选了下面这几条。

“天啊,是李云迪,钢琴王子?”一个网友惊讶地评论道。 “My God. Li Yundi, the piano prince?” one shocked online commentator wrote. “我很好奇公众是如何发现他的。当你看到一个39岁的男性和一位29岁的女性一起走进一个公寓,人们怎么知道这是嫖客和妓女的关系?而不是一对夫妇、朋友或者是正在约会的人?” “I’m curious to know how the public found out about him. When you see a 39-year-old man and a 29-year-old woman go into an apartment building together, how did people know that it’s a prostitute and her customer? Why not a married couple, friends, hookup buddies?” another online commentator said, according to the BBC.

这个疑问一出,CD君想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朝阳群众”了。警方在通报中明确表明这是朝阳区警方接到了群众举报。《卫报》挑出这几句疑问,除了老调重弹“阴谋论”之外,更是完全无视“朝阳群众”的业务水平和作用。下图是微博上有媒体统计的“朝阳群众”的部分成果汇报,“朝阳群众”的实力可见一斑。

此外,《卫报》还选了一条这样的评论。

“在许多国家,嫖娼是完全合法和正常的行为,在中国为什么公众会有如此大反对情绪?”一位微信网友写道。 “Prostitution is perfectly legal and normal in many countries. Why should it be so much of a public outcry here in China?” one wrote on WeChat.

看到这个疑问,CD君脑海里立即出现了下面这张表情图。这是什么逻辑?在一些西方国家合法的事情中国就一定也要合法?

《卫报》挑选的这几个评论,容易让国外不明真相的网友觉得中国网友大部分是在为李云迪“打抱不平”。不服的网友,评论区见。

编辑:高启辉

来源:纽约时报、卫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