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周最轰动的八卦就是李云迪因为嫖娼被抓了。

郎朗遭受无妄之灾,很多人跑到他微博底下说,你老婆身材那么好你还出轨(有一说一,老婆身材怎么样跟老公出轨没关系哈

李云迪和郎朗在过去十多年,被频繁地拿出来比较,至今百度输入俩人名字,跳出来的关联词是:郎朗和李云迪谁比较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俩人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出生于1982年,都是神童出身,也都生长在一个普通家庭,钢琴对他们来说,既是情感和才华的寄托,也确实是“阶层跨越”的工具。

所以俩人在功成名就后,都面临了过度商业化的质疑。

郎朗跟老婆上综艺频繁秀恩爱;

李云迪因为跟王力宏当年的CP情收割大量的粉丝,他确实占了脸的便宜。长相就比郎朗更像艺术家,但他上综艺的次数也丝毫不少——昨晚,《披荆斩棘的哥哥们》节目组披星戴月地把他给马赛克了。

李云迪的早年经历相对“隐形”,但郎朗因为有一个过分抓马的父亲,他的成才经历广为人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的时候,郎朗父亲推出了自己的《我和郎朗30年》一书。

书中郎国任叙述了郎朗从苦练钢琴到扬名国际背后的坎坷故事,也谈论了对儿子婚姻的看法——

父子两人曾讨论,如果找政治家、艺术家或王室家族的女儿,和郎朗都不合适,总之希望儿子最后能找到一个清纯漂亮的窈窕淑女做女友。

郎国任声称郎朗拒绝过刘亦菲,刘亦菲回应了

“您认为郎朗需要一位什么样的妻子?”记者询问郎国任。

“性格柔顺,孝敬公婆;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方便陪郎朗参加社交活动;不必有自己的事业,以郎朗的事业为事业就够了!”

儿子出名以后写自传,这事本身就特别市井心态。俗。

对于未来儿媳的要求,让郎国任可以出任中华女德班班主任。

但郎国任不止对外人来说是很想皱眉头的存在,对儿子郎朗来说,应该一度也是噩梦。

郎国任是很典型的,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父亲。

郎国任小时候痴迷二胡。家里没钱,买不起,就自制了一把。

偶然间听别人拉得好,就一连二十多天躲在暗处偷听,直到对方收他做了徒弟。

郎国任是1953年生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呐,既要靠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郎国任读完初中就去工厂担任车工了,这已经是较为理想的去处,他的兄姐都下乡了,因此他才能留城里分配工作的。

郎国任一边当车工,一边继续练二胡,还拜了沈阳音乐学院的著名二胡演奏家果俊明为师。

郎国任的性格在这时候就已经初现棱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深深雨蒙蒙里,何书桓说,八年抗战就要开始了,观众引以为笑谈。

活在历史进程里的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拐弯。

如果知道1978年开始知青会大规模返城,很多下乡女青年一定不会选择嫁给当地老乡接连生一个个孩子,如果知道会有恢复高考的一天,许多人也不会丢掉书本。

但就是在混沌的未知中,一些人的顽固、热爱才显现了出来,比如郎国任。

关于知青返城,有个有名的电影,天浴,女主角是李小璐

1977年恢复高考,24岁的郎国任报考沈阳音乐学院,文化课过关,专业课拿了第一,但最终没被录取,据说是因为虚报年龄。

落榜后的郎国任成为了沈阳空军文工团的一个二胡独奏,同年,他结了婚。

02

不同于郎国任这种“小小的才华”,郎朗拿到的是神童剧本:

不到一岁就能哼出调,最爱哼《大海啊我的故乡》;两岁半的时候,看完猫和老鼠,自己跑到钢琴上把刚才的主旋律弹出来了。

郎国任先是自己教他弹琴,之后送他去沈阳的朱雅芬老师那学。朱雅芬接受外媒采访时说,她立即就能察觉出郎朗的天分,别的孩子弹钢琴,会紧张地看着她,等她评价,而郎朗则是表演,似乎只是想给她看。

是朱雅芬建议郎朗去北京念央音附小的。

郎国任当时在当特警,本来寄希望于工作调动,没成功,于是郎国任选择了辞职,跟妻子分居,从此全家人依靠妻子的收入度日。

从某种程度说,美貌、才华这些东西作为天赋并不那么稀奇,稀奇的是破釜沉舟的决心。

是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能把天赋发挥到什么地步。

世界是属于偏执狂的。

郎国任毫无疑问是偏执狂。

03

郎朗到北京后跟随一个老师学钢琴,因为没给红包所以老师一直态度不好,最后把郎朗扫地出门。

郎朗的自传里对这个情形有过非常生动的描述,几乎可以用来拍电影。

那一次,父亲和我得顶着雷暴和沙尘暴骑车去发脾气教授的琴房。在春天,强风把肮脏的黄沙从戈壁滩一直吹到北京城,我们浑身都会被沙尘覆盖着。

雨一下,雨水就把尘土粘在我们的脸上和衣服上。等我们到的时候,我浑身全湿透了,脏兮兮的,父亲也一样。我们在冷风中直打哆嗦,但发脾气的教授没有问我们需不需要毛巾。

父亲说:“教授,如果您让我们把身上弄干了,郎朗就可以开始给您弹琴了。”

“没这个必要了。”她说,她的声音比冰还要冷。

父亲问:“为什么呢?”

“我已经决定不再教你儿子了。”

死一样的沉默。

我感到泪水盈满了眼眶。我看到父亲的眼圈也变红了。

他说:“这我不明白。我的儿子是个天才。”

“大多数学钢琴的孩子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子女是天才。绝大多数孩子都不是的。郎国任,你的儿子不仅离天才差得太远,他连进音乐学院的才华都没有。我恐怕他是不可救药了。”

父亲争辩说:“但是教授,他赢过比赛,有关于他的各种报道。在沈阳他很出名。”

“沈阳不是北京。”

这段话让我觉得异常心酸。

我没有艺考过,但我百分百能代入这个心境,一件你投入了所有心力的、对你来说意义深重的事情,需要战战兢兢等候别人的裁决的时候,那种卑微、无力感,人会一辈子记得的。

我觉得只要是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一定见过父母这样战战兢兢的样子。

可能是他们替你争取一个什么名额;

可能是他们托人办个什么事;

可能是求老师多关照你一些……

小时候站在一旁的你,一定光顾着羞耻了,长大后才会想,爸妈当年真难啊。

就像《请回答1988》里,宝拉因为参与游行被警察带走,妈妈在雨天央求警察,说的话颠三倒四,说她是高材生,说她成绩好到可以上首尔大学,是为了节省家用才去念师范,甚至下了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拉说:”偶尔觉得妈妈很丢人,妈妈为什么连起码的脸面和自尊心都没有呢?我都觉得上火。比起她自己,她有更想守护的,那就是我,但当时我并不知道,人真正变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的时候,所以妈妈很强大。”

04

老师把这对父子退了,但生活还在继续。

郎朗因为参加学校里的合唱团排练,晚回家了一个半小时(这一个半小时也是在学校练琴哦),郎朗跟郎国任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据说当时母亲都不知道但看到自传后都觉得郎国任很过分的、几乎可以写成亲子关系负面教科书的争吵。

郎朗的自传里忠实记录了这一段对话,是啊,时隔多年,又参加过大大小小这么多活动日程表排那么满,但卓越的钢琴家也没有忘掉:

“你都上哪儿去了?回来这么晚!你这个没信用的家伙。你把自己的生活毁了!你把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毁了!”他的声音尖锐而又狂野。父亲以前也吼过我,但从来没这样。他听起来真的像是疯掉了。等我进了房门后,他对我的攻击就更厉害了。

“你耽误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练习,这两个小时你永远也找不回来了!”他叫嚷道,“太晚了,时间补不回来了。什么都太晚了!一切都毁了!”

我说:“这不是我的错。老师要我留下来排练——”

“我不信。”

“爸,我没说谎。我——”

“你是个骗子,你是个懒虫!你太不像话了。你没理由再活下去了,一点理由都没有。”

我看的时候真的是头皮发麻,因为想起我小时候,我爸也这么变态,我小时候溜去朋友家玩了半天,我爸爸大发雷霆,他说,半天就这么过去了,你一天又一天就这么混过去吧。

当然更极端的更著名的台词在后面,郎国任咆哮说:

“你不能灰溜溜回到沈阳!”他狂喊道,“人人都会知道你没考进音乐学院!人人都会知道你的老师不要你了!死是唯一的出路!”我开始往后退,远离父亲。他的吼叫却越来越响,越来越歇斯底里。

“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了我的生活!你妈为了你拼命干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个人都指望着你,你倒好,回来这么晚。老师不要你了,你还不练琴,你还不照我说的去做。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即便现在就死,也不要生活在羞辱之中!这样对我们俩都更好。首先你死,然后我死。”

这段话从某种角度看,简直是PUA了:

强调自己的牺牲,把儿子贬低得一文不值,还情绪不稳定地,为了这么点破事,两个人一起死。

郎国任不是常人,他放完狠话,还会来真的。他真的拿出了药片。

“吃了这些药片!”他边说,边递给我一个药瓶——我后来才知道瓶里装的是药性很强的抗生素。“现在就把里面三十片药片全都吞下。吞下去,你就会死,一切都会结束。”

我跑到阳台上,想要躲开他。

他尖叫:“如果你不吞药片,那就跳楼!现在就跳下去!跳下去死!”

他冲我跑过来,我开始使劲踢他。我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狂暴的行为,但我害怕他会把我从阳台上扔下去。我感到他什么事都做得出。

父亲喊:“你要是不跳楼,那就吞药片!把每一片都吞下去!”

我从小到大父亲都一直教我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我的双手,它们是我身体中最宝贵的部分。但此刻我开始用拳头砸墙壁。我想要把双手砸成肉泥,把每根骨头都砸断。我用手猛击墙壁,就像拳击手猛击对手的脸。

发生这个对话的时候,郎朗是九岁。

九岁是绝大多数小孩趁父母上班不注意,偷偷看电视的年纪。

能自觉做完作业就算乖的。

而郎朗因为晚回家了一小时,被郎国任这样子折磨。

05

谁若年轻一岁就不会明白。

可能更年轻一点时候的我,会批判这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歇斯底里的望子成龙的父亲,但我现在看到这个对话,真的是哭得两眼通红。

我看到的是一个一无所有、孤注一掷的中年人,因为自己没有能战胜命运,所以极其渴望自己儿子能够跳出这桩悲剧。

因为自己是时代的牺牲品,所以迫切地希望帮儿子能逃离原有的生活。

因为自己一生襟抱未曾开,所以想把儿子高高托举上去。

因为真的就这么点本钱,经不起三番两次折腾,所以每一次上赌桌,都是精神亢奋状态。

06

很多中国家长都是这样的,我知道有孩子分数不理想就头撞墙的家长,有为了陪孩子读高三就辞职的家长(之后只能打零散工),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倾家荡产买学区房的家长。

区别可能只是你我没有天分,长不成郎朗。

都是很极端的、沉重的、不健康的父母之爱。

我不喜欢,但我没办法否认,我被击中。

因为郎朗有无数个分岔口可以不成为郎朗,但他要做郎朗,就只有这一条路走。那种健康的温和的教育方式,没办法把他托举到那么高的位置。

不然呢?所有的上坡路都是哭着走出来的啊。

再后来的故事,是个家喻户晓的喜剧。

人很复杂的,郎朗一边要忠实记录下自己父亲歇斯底里的一面,一边又称颂他是伟大的父亲。

我相信怨和爱,都是真的。

郎朗跟吉娜再发糖,我都没兴趣看节目,因为我相信对郎朗来说这一生最重要的联结,一定是跟父亲。

因为他们俩曾经是战友,郎国任用全部的钱和心血,郎朗用一双手和天赋,联手闯关,围剿了原本并不友好的命运。

不会有什么感情比这更深厚了。

我一点也不赞赏郎国任的这种做法,但我人生只能被这种不健康的爱打动。

我对那种广告片里一样的,其乐融融温馨的开明的中产家庭生活本质上没有一丁点兴趣。

我只能被这么中国式的、渗透着绝望跟渴望的亲子关系打动。

07

为什么郎国任这么变态。因为一个普通的底层的人活到中年,真的会非常没有安全感,非常脆弱,非常小心翼翼。

舒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才有的事。在更早一些时候,上山下乡、文革、政审、海外关系……这些随便都可以让一个人变成时代的弃子,所以不安感是长在他们血液里的东西,他们能做的,就是把一个孩子的潜力挖掘到最大,让他有机会去接触一个美好的崭新的舒展的世界。

他做到了。

后来郎朗变成了一个性格还挺好挺开得起玩笑的人,艺术、商业、恋爱,什么都没落下,我觉得这是一个高压环境下长大的小孩对自己的补偿,他决意让自己舒展开来。

而郎国任变成了一个油腻的、自大的、经常口出不逊替郎朗招黑的中年男子。

08

环境真的能塑造人,郎国任逼着郎朗往前走,从北京的地下室走到明亮舞台的郎朗,看起来比郎国任可爱多了。

我相信等郎朗的孩子再练琴,郎朗绝对不会那么极端、那么激烈。他有成本可以慢悠悠地搞教育。

但曾经,在北京春天的沙尘暴的街头,郎国任骑着车载郎朗去学琴。

他们的背影曾经合二为一。

俗女养成记:我如此羡慕一个39岁失婚失业的女人

为何董花花得不到甘比的同款「尊重」?

八卦小灵通,花钱小能手,在这里看免费连载

扫描二维码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