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祝安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疫情的高关注度引发国民健康意识与健康素养的持续提升,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健康法》等诸多政策、法规的出台,国民的健康消费需求还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我国大健康产业进入“全民需求时代”。预计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6万亿,未来十年将是大健康产业的黄金十年。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所说的:“这是营养健康产业发展好得不能再好的时候。”伴随着保健养生时代的开启,未来,通过整合中医药行业、企业以及相关领域的多重资源,蝉花产业也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虫草的前世今生

虫草是寄生于昆虫、少数真菌和植物体上的一类真菌,是广义虫草属Cordyceps s.l.真菌的总称,是具有营养、保健和医疗功效的宝贵生物资源。世界上虫草种类有500多种,包括冬虫夏草、蝉花虫草、蛹虫草、蜂头线虫草、蚂蚁虫草、金龟子虫草等等。

我国有关虫草的研究与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约有2000年历史的《神农本草经》中,有对白僵蚕的记载:“味咸。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皯,令人面色好,治男子阴疡病。生颍川平泽。”

作为一种药材,冬虫夏草由我国传到西方国家已有近300年的历史。1723年法国传教士巴多明将中国冬虫夏草带到欧洲,1726年,法国博物学家瑞欧莫向法国科学院正式报告了有关中国冬虫夏草的相关情况。随后冬虫夏草逐年由我国传入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20世纪开始,虫草的培养、其生理学及代谢产物研究相继展开,在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关于虫草的应用研究迅速发展。“在悠久的虫草文化和崭新的虫草科学的基础上,虫草产业逐渐形成,产业技术不断创新,从野外采集销售发展到现代发酵和提取,新的活性物质不断被发现。”浙江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增智说。多基因DNA测序技术使得菌种的分类和鉴定有了可靠的手段,从而构建起新的多基因分类系统,使得传统的形态分类学发生革命性变化,大量未知种类的鉴定得以快捷而准确地完成,从而为虫草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手段。“虫草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这一崭新的课题也将吸引虫草研究者和应用者的关注。

随着相关科学领域研究的深入,不断有虫草新的种类、新的分布的报道,有关提高人体免疫、通过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药效研究,也充分论证了多数虫草及其培养菌丝体、栽培子实体的价值。

揭开冬虫夏草形成的神秘面纱

“手拿上药铲把,草山上来回爬,雨天里下着雪,风又大。”

正如青海花儿《挖虫草》唱的一样,从5月初开始,当山上飘落雪花时,西藏、青海等地牧民们正右手拿着药铲把,左手支撑,匍匐在草山上,用肉眼仔细寻找着埋藏在高山草甸下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称为中国虫草或冬虫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上产生的菌核(幼虫尸体)和菌核上长出的子座的统称。肉座菌目中的虫草科、线虫草科和麦角菌科的成员都是广义的虫草。野生冬虫夏草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北缘、东缘和南缘海拔3000米以上、雪线以下的高山草甸,而青藏高原的腹地气候过于严酷,是没有冬虫夏草生长的。其分布包括西藏东部和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以及甘肃西南部等5省区的高寒草甸和喜马拉雅山南坡的不丹、尼泊尔和印度东北部也有冬虫夏草分布,但我国冬虫夏草产区的面积约占全世界总产区面积的90%,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

冬虫夏草的形成是神奇的,蝙蝠蛾为了繁衍后代,产卵于土壤中,孵化后长成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在短暂的夏季里,靠啃食土壤中珠芽蓼等植物的块根得以生长发育。但如果遇到在土壤中渗透扩散的繁殖器官孢子,就会粘附上这些孢子。孢子会在蝙蝠蛾幼虫体表发芽而钻进幼虫的体腔,吸收虫体的营养物质而得以在体腔中快速生长繁殖,并跟随幼虫一起休眠,度过高山草甸严酷的冬季。此刻蝙蝠蛾还保持着幼虫的形态,故称“冬虫”。来年初夏,随着蝙蝠蛾幼虫开始出蛰活动,菌丝也加速大量繁殖,充满幼虫整个体腔,耗尽幼虫的所有营养和全部组织细胞,使幼虫因饥饿和组织破坏而死。随后菌丝体慢慢萌发,从虫体的头部长出黄褐色或浅褐色的像草梗状的真菌子座而冒出地面,故称“夏草”。然而从其生物学的本质看,虫草既非虫(动物)也非草(植物),而是真菌!冒出地面的是虫草菌的子座,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成熟后产生孢子而弹射出去,落在草地上,随雨水或融化的雪水流入土壤,等待入侵新的幼虫。这就是冬虫夏草年复一年的生长循环。

鲜为人知的生长方式和严酷的生存环境,赋予了冬虫夏草的神秘性。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的冬虫夏草每公斤价格不过20元左右,之后价格一路飙升,商业资本的疯狂炒作将其捧上“软黄金”神坛。有业内专家指出,当前冬虫夏草的价格虚高,源于长期以来对其的过度宣传和对冬虫夏草药用价值的迷信。很多人热衷买冬虫夏草,其实是冲着它的“价格效应”,并非药用价值。从科学的角度揭开虫草形成的神秘面纱,从市场学的角度理性地判断其价格和价值,杜绝人为炒作,才能有利于冬虫夏草和其它虫草的资源保护和科学开发,实现永续利用和产业化经营。

蝉花虫草的产业化

国内对冬虫夏草和其它虫草菌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蛹虫草和其它虫草的科学研究及产品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人工培育技术逐渐产生大量专利,形成相关产业。紧随蛹虫草产业之后,蝉花产业也迈上了快车道。

据悉,蝉花也称金蝉花,是一种有1600年悠久历史的古老虫草。其外形酷似在蝉的头上开出的绚丽白花,多姿多彩,乳黄色的“花粉”,其实是孢子粉,它们是蝉花的“种子”,具有繁殖的功能。蝉的幼虫在土壤中活动,吸食竹根汁液,有些幼虫遇到落入土壤中的孢子,就会被孢子感染。孢子钻进蝉的体腔后,就会吸收利用蝉的营养而生长、繁殖,转化形成蝉花的菌丝体。最终蝉体被蝉花的菌丝体完全占据而只剩下一个躯壳。万物复苏时节,菌丝体又从营养阶段逐渐转化为繁殖阶段,从蝉的躯壳中发芽钻出来,渐从顶端分枝,长成具有繁殖功能的子实体,形似花朵,故称为“蝉花”,产生大量孢子散发到土壤中去,侵染更多的健康的蝉,形成新的蝉花。

蝉花的生长循环与冬虫夏草有些类似,但又有些不同。

蝉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贵中药材,早在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期即有记载,雷斅[xiào]在《雷公炮炙论》里记载了蝉花的加工方法:“凡使,要白花全者,收得后于屋下东南角悬干,去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碾细用之。”蝉花在唐代医家甄权的《药性论》和宋代药学名士苏颂的《图经本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千余年来,蝉花一直应用于强身健体,防病疗疾。

蝉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药用历史。中国虫草博物馆副馆长毛燕介绍说,现代研究表明,蝉花虫草具有改善肾功能、助睡眠、降血压、降血糖、增强免疫、抗肿瘤、延缓衰老等功效。在民间,由于蝉花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云南、广东、四川、福建、浙江和江苏一带有长期食用的习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和美国,蝉花是作为膳食补充剂或一般食品使用。

“古老的金蝉花,正绽放出现代科技的光芒。”国家专利金奖获得者陈祝安教授介绍说,泛亚医药已经完成蝉花虫草的相关基础研究,建立了完善的蝉花虫草研究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安全评价体系等,还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蝉花虫草菌种资源库。在国际市场上,蝉花虫草也逐渐得到了认可,泛亚医药的蝉花虫草也已经进入欧洲市场。

虫草产业化车间

虫草产业乱象亟待改善

浙江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增智表示,虫草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多难题,在技术上,主要表现在:企业创新意识低下,创新手段不足,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加工产品,企业质控标准需要创新。虫草的多数生产厂属劳动密集型,自动化程度不高,发酵条件调控不力,以致污染难以控制,质量不够稳定;多数生产厂重产量轻质量,不考虑产品的代谢组动态;多数生产厂对菌种退化的机制缺乏了解,因此无有效的应对措施,以致无法控制产品质量。

资源和生态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对野生冬虫夏草、蝉花虫草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市场上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天然产品重金属超标严重,人工发酵工艺水平低下,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不稳,良莠不齐,行业标准缺失,人工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安全隐患堪忧,生产上菌种退化严重也对产品安全上带来了不利影响。

虫草产业要想良性发展,需要国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虫草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春如

中国菌物学会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农业大学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微生物学和森林保护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冬虫夏草及安徽虫草资源的研究、开发工作。系首批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1项,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863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另外参加10余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先后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研究成果7项、发明专利10余项。

王玉芹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上海市杨浦区政协委员。现任浙江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保健品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康复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曾获上海市优秀女职工标兵、浦东新区第二届人大代表、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长期从事中药的研究与开发,先后申报并获得中药一类新药临床批件2个,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作为主要负责人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曾多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进步奖。

国际化之路已然拉开

“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之一。随着相关产业政策的持续落地,必将催生新的产业机遇,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在我国,允许食用和药用的虫草类子实体仅为4种,包括冬虫夏草、广东虫草、蝉花虫草及蛹虫草。目前,除冬虫夏草外,其余3种相继获批“新食品原料”,这为我国虫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蛹虫草、蝉花虫草和广东虫草目前均实现了工厂化培育,生产管理可控,实现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随着虫草知识的普及、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尤其是近年来‘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世界虫草产业国际化的大幕已经拉开。”李增智表示。(中国周刊:杨未宏)

中国周刊

《中国周刊》全国发行,每月5号出版。

邮发代号2-11 。

合作&订阅:微信ywb77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