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临床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因其疾病的特殊性及治疗的复杂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患者对面部美观考虑权重的增加,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保持心情愉快

1、基础护理治疗

(1)存在原发疾病时,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2)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酒精、日晒、缺氧、风吹、高温、寒冷、药物或感染环境等。

(3)选择正规的日化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物及过敏物质的化妆品、护肤品及清洁用品,注意面部的防晒、保湿,避免过度清洁。

(4)避免及严格控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慎用血管扩张类药物。

(5)避免不必要的面部注射填充、化学剥脱、面部美容手术等。

(6)合理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7)调畅情志,对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2、光电治疗

光电治疗是目前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常用于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光电技术包括脉冲染料激光、强脉冲光、532nm磷酸肽钾盐激光、1064nm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等。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激光手术。早期的光电治疗集中于治疗先天性疾病,此后才逐步被运用在血管性疾病中,疗效确切。

其原理在于Anderson和Parrish的选择性光热分解理论,组织中的一些分子(色基)可以选择性吸收特定的激光波长,继而产生光能、热能,通过放射扩散造成对组织的选择性损伤。较为传统的激光技术,如CO2激光、氩激光、氪激光、铜蒸气激光等,具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如瘢痕、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等,已经逐渐被更为安全的改良性激光所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

(1)在血管性疾病中,主要的靶色基是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其存在3个主要的吸收峰值为418nm、542nm、577nm,脱氧血红蛋白的吸收峰值在800-1200之间。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激光波长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范围内。

(2)靶色基可以将热量传递给邻近组织导致非目标组织热损伤。为了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激光脉冲的持续时间需小于或等于热松弛时间。

(3)黑色素是氧合血红蛋白的竞争性色基,波长越长时,对能量吸收越少。在对于较深皮肤类型进行激光治疗时,应该选择较长的脉冲,以减少对周围皮肤的热损害。

(4)较长的波长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性,浅表血管应选用较短的脉冲。因此,临床上评估血管病变的深度尤为重要。

(5)深部血管需要通过热凝达到治疗目的,而表皮则需要冷却来避免热损伤。为更安全地输送更高的激光通量,减少治疗引发的疼痛症状,冷却是血管激光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见的冷却方式包括蓝宝石接触式冷却、制冷剂喷雾、空气冷却等。强脉冲光不是激光,而是一种范围在480-1200nm宽光谱、发射多种颜色的非相干性光,其原理也是基于激光的选择性光热分解治疗理论。

为实现选择性治疗,可针对不同病变血管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滤光器,其具备激光所没有的灵活性,可在波长、通量、脉冲数级、脉冲延迟时间上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在治疗深色皮肤类型的患者时,应当选择波长较长的滤光器及较长的脉冲持续时间,从而减小水泡、色素沉着的发生风险。

3、局部药物治疗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药物治疗多从病因及发病机制出发,主要通过抗炎、抗过敏、清除氧自由基、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修复血管损伤、维持血管功能等途径进行治疗。0.5%的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为一种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是获得欧洲医学会批准的用于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一线药物。

其可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对外周血管的扩血管作用,收缩血管,对毛细血管扩张的治疗有一定疗效,同时存在面部刺激、红斑症状反跳加重的副作用。研究表明,他克莫司软膏从免疫途径改善皮肤瘙痒、炎症反应,可间接性作用于血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善毛细血管扩张状态,可有效提高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在改善血管扩张的同时,需着力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将含有表皮营养成分及生长因子的表皮营养液与具有抗炎、舒敏、促进微循环七叶树皂苷联合激光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

三苯氧胺作为一种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可抑制雌激素对血管内皮的增殖,具有收缩血管、修复血管壁损伤及维持血管正常弹性的作用,可改善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诱发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此外,橙皮苷类、丹参酮类、黄酮类、皂苷类、鞣酸类等植物性提取物亦可通过改善皮肤微循环、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过敏等作用,进一步抑制血管内皮的增生,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4、电外科手术

电外科手术是指使用电流对面部扩张的血管进行烧灼或电凝,细胞组织瞬间汽化蒸发,从而破坏组织,起到治疗效果,如直流电电解法、高频电、电凝法等。由于烧灼的非选择性,可能面部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表皮坏死,且当温度过高时,会引起点状坏死、色素沉着及瘢痕等。曾有一项调查报道指出皮肤电凝手术可干扰心脏起搏器脉冲传递,但此类不良反应较为罕见。

二、中医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效果显著,需“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作为近现代才出现的皮肤疾病,古代医家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并无具体描述。根据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本病应属“面疮”、“粉花疮”、“酒渣鼻”、“药毒”、“面油风”等范畴。尚有现代医家称之为“赤红面”。

诸医家对其治疗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治疗原则总体围绕“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进行随症加减。在治疗方式上,主要分为:内服和外用。其中,外用以中药外用制剂、中药面膜为主,又有医家基于经络理论,将耳穴敷贴、耳部放血、微针、梅花针等作为联合或辅助治疗手段。

皮肤是人体内在脏腑、阴阳、气血功能状态的外在表现,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则为“益气养血、凉血活血”,遂予以黄芪、丹参、牡丹皮、白术、槐花、紫草、薏苡仁、当归等中药内服及中药面部超声导入,并配合强脉冲光,相比较强脉冲光治疗组,疗效显著提高。

以生石膏、知母为君,清气分之热,配伍金银花、赤芍、当归等药,以清热益气、凉血活血,联合激光治疗血热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运用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功效的中药外用制剂主治换肤不当引起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能有效改善毛细血管的弹性,减轻其脆性。

通过微针进行面部的点刺放血联合含有α-F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伊肤泉回春套组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认为这种比拟梅花针的方式具有疏泄风热、活血化瘀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受病情个体化影响,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治疗方式多样化,各有其适应症及优劣,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然而,如何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这要求临床医师综合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病情、经济情况等,从而进行个体化、系统化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