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全文共1800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起手机的一瞬间,看到了一条微博推送:朝阳公安分局通报钢琴家李云迪涉嫌p娼被刑拘。一时间我的脑中蹦出的不是“朝阳群众真厉害”,而是“毁三观”。

印象中,李云迪总是身着西装,打着领结,坐在钢琴前演奏的样子,高贵的气质像个王子。好半天我都无法将“p娼、刑拘”这几个字与他联系起来。

苏格拉底曾经说:音乐可以端正品行。台湾教育界也流传这样一句话: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

怎么这两句话到了李云迪这里完全行不通呢?虽然不是他的乐迷,但总觉得他作为国际钢琴家代表着的是中国的脸面,真是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生就天赋加持的人生

事发后,有网友说:“钢琴王子,30多年的心血,练就成神一样的存在,就这么将自己毁了,实在痛心。”为他喊可惜的何止一位网友!

1、3岁被发掘的音乐天赋

李云迪是一个自出生就被上天眷顾的孩子,3岁起一首《回娘家》让母亲发现了他极高的音乐天赋,从那个时候开始家人决定好好培养他。4岁生日父母送了他手风琴,并且将他送到少年宫学习,而他仅用一年就通过了5级考试。7岁开始正式接触钢琴,也从此开启了他开挂式的神童人生。

2、18岁被誉为“中国的肖邦”

18岁那一年,李云迪被选派参加了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这是属于级别最高的国际钢琴比赛之一。比赛过程中,他一路过关斩将,凭借肖邦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斩获了肖邦钢琴比赛的金奖,被誉为“中国的肖邦”,就连新闻联播都为他特别报道。

评委对他的评价是:“李云迪在掌握肖邦演奏风格上,是优秀又富有诗意的钢琴家。”这样的评价也奠定了他在国内外的地位。而他面对自己的成就,他人的赞美,谦虚地说:“我不是神童,只不过是有一点天分而已。没有后天的不断努力,我也不会在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赛上夺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钢琴王子成了“阶下 囚”

就这样一个曾经彬彬有礼,享誉国际的钢琴王子,如今竟然成了“阶下 囚”。到10月22号下午8点记者依旧没能联系到李云迪的家人,无人回应这件事情。只有80多岁的恩师,在被骚扰无数次后,难过地接起电话表示:很生气、很痛心、很意外。即便如此,他依旧希望大家能够给李云迪一次机会。

童年埋下的祸根

李云迪还有机会吗?看着一条条取消他头衔的信息推送,明显的李云迪在国内的事业已经受到了重创,可以说没有一丝一毫重返中国大众视野的机会。说白了,他毁了。是谁毁了他?从种种行为,大众认为是他自己不遵守道德底线毁了自己。但真正毁掉他的原因,早在童年已经埋下了祸根。

李云迪这段时间参加了一档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节目中他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贪玩的“小朋友”。

当时有一个镜头,其他人都已经走向乐队,而他还在沉迷于游戏,并且说了一句:“看演出的时间有得是,玩游戏的时间却不是常有的。”的确如此,从4岁开始,父母便花心思培养他,别的小朋友在玩、在睡午觉,而他却每天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不停地练习练习。

他没有时间,更没有机会去玩游戏,去感受童年的快乐。虽然从小被各种赞誉,但是他在一个系统的框架中长大,失去了孩子该有的“野性”。

母亲张小鲁曾经说:“我把陪儿子练琴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追求。”她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从7岁开始无论是练琴还是坐飞机去上一节上万的大师课,母亲都不曾缺席,因为她对儿子的期望太大了。

李云迪的印象中,母亲很少夸赞自己,并且她认为“吝啬夸奖”才能让他对艺术有着近乎完美的苛求。年幼的李云迪虽有天赋的加持,但他更背着妈妈的期望。在他18岁获奖后,他在报纸上说了一句:“妈妈我成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再去解读“妈妈我成功了”这句话,似乎多了一个孩子渴望得到最亲近人认可的心情。试想没有童年又被长期严苛要求的他,缺乏正常儿童的成长,心智是不“健全”的,这些是他成年后做出不良举动的“祸根”。他潜意识里渴望获得自由,想要挣脱舒束缚去尝试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虽然他年少成名,获得极高的荣誉,但那是用童年换来的。如今想想,如果母亲张小鲁能够在严苛的背后,多给他一些玩耍的时间,是不是结果会不一样?从白到黑,从享誉国际的钢琴家到如今的人人嫌弃的阶下 囚,这种自毁前程的举动,是他失去童年,没有正常成长的代价吧?

凌晨妈妈来叨叨:

李云迪的父母如同大众父母一样,都希望儿子能够有所成就,而他们也倾尽一切去要求,只是在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的过程中,别忘了教育孩子做人、做事的底线身为公众人物的李云迪,内心缺乏一根警戒线,才会置道德、廉耻、法律规定约束于不顾,如今为自己的不齿行为付出惨重代价。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