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对于顾能礼来说,这首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记忆,顾老是当年亲历长津湖战役的一名老兵,现已93岁高龄,头发花白,听力下降,说话也不利索,精神头大不如以前,只能从他的子女的口中知晓那场极度严寒、物资紧缺、洒满英雄泪的长津湖战役。

一个冻土豆救了一条命

1950年11月19日,顾能礼所在的兵团接到命令,入朝参战。部队出发时,战士们只穿着单薄的军衣,就奔赴前线。到达目的地后,顾能礼被编入中国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2连1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年仅20岁的顾能礼就这样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彼时,朝鲜已进入严冬,并遭遇了50年一遇的寒冬,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顾能礼和他的战友头顶美军战机,脚踩雪地,坚守于长津湖视死如归。

据顾能礼的女儿顾荷英讲述,在那场战役中,顾能礼和一位启东籍战友徐百千在冰天雪地中挖坑道,徐百千的双腿被冻僵,“排长,救救我!”徐百千向时任排长的顾能礼发出求救。在那个艰难的环境下,土豆都是稀缺食物,顾能礼把身边仅有的2个生土豆分了一个给徐百千,就是靠着这一个冻土豆,徐百千坚持到了后方医院。

“退役后,徐百千经常来家里看望父亲,感谢父亲当年的救命之恩。”顾荷英说,今年,顾老说话开始不利索,以前也常听父亲讲述过当年抗美援朝的艰难战况,没想到,当年的战场环境竟如此恶劣。

十个脚趾指甲全部冻脱落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志愿军的装备很单薄,后方补给线又经常遭到美军轰炸,物资供应十分紧张。在长津湖战役中,部队昼伏夜行,战士们咬紧牙关,与严寒和饥饿较劲,顾能礼和战友们穿行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

由于在积雪埋伏的时间太长,顾能礼的十只脚趾发黑,指甲全部脱落,双腿被严重冻伤,幸运的是,最后双腿保住了,但也落下严重的后遗症。“不管春夏秋冬,父亲的膝盖都疼得厉害。”顾荷英说,3年前,顾能礼几乎无法行走,只能依靠轮椅。

长津湖战役后,1951年5月底,顾能礼跟随部队还参加了平金淮阻击战、鸡雄山防御战、西方山和斗流峰争夺战等大小战役数十次,入朝后的日日夜夜他们吃尽了苦头。

一个连108人仅剩下3人

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经常会遇到美军战机在空中盘旋,稍有不慎便会遭到战机炸弹和机枪的扫射,每天都在九死一生中度过。

战斗开始后,志愿军克服重重困难,即使是夜间不敢生火,衣着单薄,十几个人用一床棉被,宁可冻死,仍怀着必胜的决心,毫不畏惧,浴血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都打红了眼,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战斗的,有全班伤亡一个人坚守阵地的……”这是顾能礼和子女讲述的战斗场景,最后顾能礼所在的连,108人只剩下3个人。

电影《长津湖》里,“冰雕连”这一幕并不是艺术夸张,是顾能礼亲身经历的真实壮烈情景。“据父亲回忆,当时一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一碰整个就掉了,士兵们行军时脚被冻烂了,不能停,战友滑下去,不能救,受伤的还不及冻伤的多,真实的场景远比电影里惨烈得多。”

去年,顾能礼收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父亲手捧着奖章,眼中噙满了泪水。”顾荷英回忆,“1962年,父亲退伍了,他总觉得自己很幸运,毕竟还有那么多并肩作战的战友没有回到祖国,他说,现在祖国越来越强大,自己儿孙满堂,已是享福了。”

融媒体记者 龚圣云 姜雨蒙

编辑 尹倩倩

责任编辑 钱伶俐

审核 陆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