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西南部省份戈壁阿尔泰省政府办公室日前通报,该省有3个县发生口蹄疫疫情并呈蔓延之势。今年以来,蒙古国21个省中约一半的省份报告了口蹄疫疫情。目前相关部门正采取隔离和为牲畜接种口蹄疫疫苗等措施,以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近年来蒙古国多次发生口蹄疫疫情,给当地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口蹄疫是在牛、羊、猪等偶蹄类动物间传播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患病动物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口腔内黏膜及蹄部起水疱并溃烂。口蹄疫很少传染给人,但若与患病动物接触过多,人也可能被感染。

牛养殖过程中,如饲养管理不到位、免疫接种不及时、消毒不彻底,会极大的增加牛口蹄疫发病率,影响牛群的健康生长,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积极做好牛口蹄疫防疫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现阶段牛口蹄疫的综合防疫要点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分析。

牛口蹄疫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口蹄疫病毒,患病牛乳房、口腔黏膜以及蹄部等多个部位出现水疱并溃烂,该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性较大,犊牛死亡率较高,所以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防疫工作。

1 牛口蹄疫概述

牛口蹄疫也被称为“口疮”,该病属于A类急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口蹄疫病毒。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牛和带毒牛,健康牛直接接触病牛或者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极易导致感染患病,或者间接接触被病牛所污染的饲料、饮水、槽具等,亦可导致患病。需要注意的是,该病亦可通过犬、猫、鼠等动物传播,运输车辆、衣物携带病毒,也会导致感染患病。该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其是春季、秋季和冬季有着更高的发病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牛,犊牛患病后致死率最高。在牛养殖期间,如饲养密度过大,圈舍过于潮湿,粪便清理不及时,是疫病发生的诱因,所以要高度重视。

口蹄疫病毒的潜伏期为2~3d,有的能够达到7~21d,潜伏期过后开始发病。健康牛患病后,可以发现其口腔、蹄部、乳房等多个部位出现大大小小的水疱,24h后水疱逐渐溃破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病牛出现40℃高烧,精神状态不佳,食欲明显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呼吸频率加快,嘴角流出泡沫状黏液。乳头水疱溃破后病牛拒绝哺乳、挤乳,蹄部水疱溃破后病牛由于疼痛出现跛行,严重的会导致蹄壳脱落。犊牛患病的情况下,极易由于心肌麻痹致死。对病死牛的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心肌呈灰白色,有的呈淡黄色,好似虎皮一般。怀孕母牛患病后,极易诱发乳房炎,流产几率明显升高。

在诊断过程中,结合牛口蹄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表现、尸体剖检病变等条件能够进行初步诊断。为保证诊断准确性和有效性,可采取实验室诊断法。当前,可应用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式技术、核酸序列分析技术实现对牛口蹄疫病毒的试验和检测,在试验期间应对试验环境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获得精准有效的试验结果,提高牛口蹄疫诊断质量。

2 现阶段牛口蹄疫的综合防疫要点探讨

2.1 加大牛口蹄疫防疫宣传力度

基层部门要充分意识到口蹄疫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牛口蹄疫的危害。结合区域内牛口蹄疫流行趋势,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疫对策和应急预案,加大对牛口蹄疫防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宣传牛口蹄疫防控知识,利用农村集市发放宣传单页,并充分发挥出当前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价值作用,为人们推送和牛口蹄疫防疫相关的知识、技术,切实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的防疫意识,积极参与并配合完成牛口蹄疫防疫工作,提高防控水平。

2.2 提升科学饲养管理水平

为实现对牛口蹄疫的有效防控,广大养殖场户要积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饲养管理,确保牛群健康成长。在饲养管理期间,首先要确保饲料营养均衡,科学配比,合理喂食粗、精饲料,定期补充青绿多汁饲料,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满足牛群生长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要做好饲料储存管理工作,避免发霉变质,禁止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其次,要保证圈舍温湿度适宜,圈舍应及时通风,确保光照良好,地面应保持干燥卫生,及时清理粪污,可以定期喷洒生石灰,起到抑菌抗毒的效果。

2.3 明确消毒清洁工作的重要性

落实消毒清洁工作,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降低牛口蹄疫发病率。具体来说,应结合养殖规模,制定完善的消毒方案和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落实消毒工作。养殖场应做好分区工作,生活区、生产区相互隔离,进入生产区前,饲养人员必须佩戴专门的防护用具,并进行全面的消毒,闲杂人员及车辆禁止出入养殖场。定期做好对养殖用具的消毒工作,采用高温消毒法,杀灭细菌病毒。要合理选用消毒药物,定期轮换使用消毒药物,合理控制使用剂量。常用消毒药物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氢氧化钠等,均可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2.4 严格引种检疫避免引进病牛

在牛养殖期间,养殖场户要遵循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原则,这是避免疫病传入、传出的重要举措。如为扩大养殖规模必须要引种,则要做好引种检疫工作,对引种牛场及牛进行健康检疫,检查免疫接种档案,避免引入未进行免疫接种的牛,禁止从疫区引种,疫病多发期应暂停引种。引种后的牛,应隔离饲养1~2个月,在这期间要密切留意牛健康状况,每周消毒3次,如发现异常,及时隔离诊治,如一切正常,隔离期满后方可合群饲养。此外,售卖的牛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检疫工作,避免病畜及产品流入市场。

2.5 重视疫苗接种工作

目前,接种免疫疫苗是防控牛口蹄疫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免疫接种工作,及时将该项工作落实到位。当前,牛口蹄疫免疫接种疫苗主要以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为主,无论是黄牛、奶牛还是牦牛,均可使用。要从正规途径采购疫苗,保证疫苗质量达标,同时要严格控制好免疫接种方法和剂量,提高免疫效果。一般来说,成年牛肌注3mL,幼龄牛肌注2mL,免疫有效期为6个月,到期后应及时接种。接种后要做好监测工作,如发现免疫失效,应及时补免,保证免疫有效性和全面性,实现对牛口蹄疫的有效防控。

2.6 疫后防控技术

一旦发生牛口蹄疫疫病,应及时上报疫情,严格按照防疫部门要求进行防控,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扑杀工作,及时紧急接种免疫疫苗。同时要封锁疫区,暂停牛调运活动,密切监控疫区及疫源,做好对养殖场舍的消毒工作,包括:水槽、料槽等,进出人员均要进行全面消毒。针对病死牛及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针对病危及无治疗意义的牛,进行扑杀处理。针对尚有治疗意义的牛,为减少损失可以进行对症治疗,口腔部位病变的病牛使用0.2%高锰酸钾清洗后涂抹冰硼软膏;针对蹄部病变的病牛使用3%甲酚皂溶液浸泡后涂抹20%碘甘油;针对乳房部位病变的牛使用温水清洗然后涂抹青霉素软膏。病牛应每间隔12h换药1次,直至痊愈。

3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牛口蹄疫呈现出增长趋势,严重影响牛群的健康生长及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新时期,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牛口蹄疫防控工作,结合牛口蹄疫流行特点,制定健全完善的综合防控对策,提升综合防控水平,降低牛口蹄疫发病率,确保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略

作者:余煜明/江苏省常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1年10月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