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0月21日,网友发现张桂梅老师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最新版),大家不约而同表示:她值得!(10月21日 《四川观察》)

一时间, 张桂梅被标榜成教师楷模,很多网友甚至抱怨“为什么我的孩子遇不到这么好的老师”“所有的老师都应该是这个样子”。

这种议论并不是第一次。早在今年8月,“双减”政策落地,学校进行课后延迟服务一事就在网上引起一波激烈争论。有人认为这是学校老师应该做的,可以为家长减轻负担,是她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甚至有“找老师补课后反手举报”一事的出现,让许多老师倍感寒心。很多老师委屈地表示:“我也有家庭,我也只是个普通的打工人。”

这种问题产生的本质是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和现代教育体系的不匹配。教师这个职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一环便是人民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上也对教师有了更高的期待。每个教师在社会上都担任着重要角色,起着关键作用。无论在哪里,她们都是燃烧自己的红烛,都在教书育人,都值得被尊敬。

要想真正改变教师地位的隐形下降,需要多方合力。教师队伍要纯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综合素质,做老师要像张桂梅一样,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奖罚考核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给老师自由发挥的空间。

文/王欣(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