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31日,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戴安娜去世,接下来的日子将是风雨欲来风满楼。此时,44岁的布莱尔刚刚击败撒切尔夫人的接任者梅杰,当选首相三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英女王对于戴安娜的去世反应是冷漠的,她甚至认为这仅仅是家事,不应该上升到国家的事务层面,想叫她娘家私底下埋葬完事。

对于这个喜爱抛头露面又有很高声誉的前儿媳,她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但是布莱尔却看到了英民众的情绪在悲痛中已经开始发酵,如果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引来崩盘的可能。

首相的交椅他还没坐稳,可不想成为这个事件的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尽力用平和的心态去安抚民众的情绪,同时积极与女王进行交涉,提出下降半旗为戴安娜举行国葬,以此来挽回民众对王室的支持与认同

固执强势的女王最后不得不答应。

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首相,已经不是女王的任命。

事实上的确如此,布莱尔是经过工党和保守党激烈角逐之后站在首相之位的。

在葬礼上代表英国政府的公开演讲中,布莱尔提出戴安娜王妃是“人民的王妃”,一下子拉近了民众与他的距离,在民众中树立了亲和的形象,也成了对戴安娜最经典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布莱尔所代表的工党能够获得政治话语权,跟戴安娜的支持分不开。

戴安娜所热衷的慈善事业与工党的政治观点有重合之处,她曾表示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在大选之前,还曾经与布莱尔进行过两次秘密谈话。

她去世后布莱尔很好地平衡王室和民众的势力,照顾民众的利益,对戴安娜的后事尽力安排,也算是对她的一种报答,同时也拯救了王室。

说起来,布莱尔担任首相,还真的是运气爆棚。

这个18岁闯入伦敦的小伙子,手里拿的是吉他,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摇滚歌星。但是天不遂人愿,学霸本质的他只能去牛津大学进修法律,并且一脚迈进了政治界。

要命的是,当首相之前他没有接触过任何政府的职务,首相这个职务,似乎不需要什么经验。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本是一个球迷,但是却被抓来当了足球教练。

幽默似乎是布莱尔与生俱来的化解尴尬的方式,他总是信手拈来。

当初因为伊拉克战争接受人们提问时,有人批评他是布什的哈巴狗,问他的感想,他认真回答:“政界中应该习惯被叫做任何一种动物”。

人们用稀稀拉拉的掌声来表示对他的轻蔑,他则乐观地表示,起码还能够跟他的反对者进行一次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伦绅士的派头和微笑是布莱尔的职业形象招牌,每一位接近他的人都能感到他身上的亲切与柔和。

在街头,他遭受过支持者的强吻,一个家庭主妇认为这才是友好的表示。而布莱尔,只是在小惊讶之后立马理解认同。

敏锐的洞察力,是他作为服务英国以及王室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这也就解释了他为什么能够在一个已经离婚、且不再受王室待见的王妃去世后,还要为她争取最后的体面与荣光。

英女王高高在上,普通民众别想跟她站在一起。

但是自从王室有了戴妃,那种神秘感随着她走入普通大众中而消失,她是沉闷王室的一股清风。得到了世界普通民众的支持与尊重。

而王室面对她去世的冷漠更是在人们的悲伤的情绪上撒了一把激化的盐,布莱尔在铺天盖地悼念的鲜花中看到了民众看似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

戴安娜在民众心中无可替代,毫不夸张地说,王室的存亡,取决于民心的向背。

戴安娜后事如何处理是能否争取民心的关键。

布莱尔这位中间人艰难地调节着民众与女王的关系。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艰难地说服女王听取民众的心声。

随后更是直接以政府之名发声,一句“人民的王妃”让几乎将近沸腾的民怨平息了下去,也最终促使女王做出了让步,赶回伦敦亲自向全世界讲话表达王室对戴妃的敬意和哀悼。

葬礼那天,当戴安娜的灵柩经过白金汉宫外时,女王严肃地低下了头,对这个前儿媳表示了最后的尊敬。

与其说这是布莱尔和王室的第一次较量,倒不如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为王室,也为他自己。

双赢,漂亮!

几个月之后,女王曾特别对布莱尔表示感谢,感谢他让她及时知道了民众的意思。

不管这个感谢的背后是几个意思,王室形象的重新挽回并且女王的下代们与外界接触更广泛这是有目共睹的。

当布莱尔刚入主唐宁街成为首相时,女王接见他说的是,她加冕那年,他才刚出生

布莱尔的首相生涯只不过是女王历史中的一部分,不一样的是,他这个首相,并不是仰着女王的鼻息生存,他更多代表的是民意。

接任的是布朗,他跟布莱尔是政府部门的老搭档了,但是据说布莱尔的夫人跟这个财政部长不对付。

当记者向卸任的布莱尔求证此事时,布莱尔则笑着称,这样至少他就不会担心隔壁的这个人会把自己的老婆拐跑了。

他平静幽默地告别了唐宁街,告别了女王,不再跟布朗做邻居,真的不用担心老婆会被人拐了。

当然,转身之后,布莱尔又是一个新的身份,离开了政府,他依然混迹于政治圈,混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