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李健鹏 黎妙娟)10月19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广东分会场在东莞拉开序幕。全省17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集体亮相,充分展现了我省双创工作的积极成效。

珠海高新区作为我省第三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近年来,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抢抓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持续发挥作为珠海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引擎、主阵地、主战场的作用。2020年,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珠海高新区首次进入全国前20名。

珠海高新区是如何推动创新能力强劲发展?南方网记者专访了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区管委会副主任侯彪。他表示,珠海高新区打出三大“王牌”,有力推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助力珠海打造珠江西岸创新发展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珠海高新区全景图(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政策牌”: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孵化载体量质齐升

  记者:推动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一直是双创示范基地的重点工作。请问珠海高新区是如何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推动孵化载体提质增效的?

  侯彪:自2016年起,我区先后出台《珠海高新区扶持在孵小微企业发展暂行规定》《珠海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管理办法》及《珠海高新区扶持大众创业暂行规定(修订版)》三大政策,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育成链条体系。今年8月,我区出台了《珠海高新区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管理和扶持办法》,鼓励孵化载体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引进中介服务机构,引育优质企业,提升科技企业集聚度等。

得益于系列扶持政策,我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实现量质齐升,孵化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截至2020年底,我区拥有孵化器及加速器共1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孵化器3家,分别约占全市40%、38%;孵化器入驻企业共115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35家、专精特新11家、规上企业119家,分别占全区44%、42%、33%;进入珠海市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库的企业35家,占全市74.4%。截至今年9月底,区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入驻企业净增207家,同比增长18%,申报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区申报总量的53.1%。

  “港澳牌”:发挥地域优势,强化港澳科创合作

  记者: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市是内地唯一与港澳陆地同时相连的城市,珠海高新区如何将区域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与港澳科技创新合作?

  侯彪:当前,珠海高新区正积极构建多层次支撑与服务体系,推动与港澳开展科技创新合作。

在平台建设方面,我们成立了珠海高新区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并对在基地创办企业的港澳青年给予1元租金/年政策扶持,同时配备免费使用的公共设施及优质的企业服务,大力激发港澳青年创业的积极性。自运营以来,该基地已引进33家企业、80名港澳青年人才创业就业,吸引了硅酷科技、无境科技等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初创型企业落户。

为推动更多港澳优质项目落地发展,我们还设立首期规模3000万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扶持基金”,推进港湾1号创业投资基金扩充资金,加大力度扶持优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发展。此外,我们还设立孵化引育奖励资金,充分调动区内孵化载体引进更多优质港澳创业项目。目前,辖区累计发放港澳台居民个人创业资助、港澳青年租房补贴、港澳高校实习补贴、港澳基地房租运营补贴等财政补助共566万元。

同时,我们注重加强与港澳高校的交流合作,打造创新创业生态高地。聘请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高校10位专家担任高新区管委会顾问,强化大湾区科技智力融合支撑。建优建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产学院基地、云洲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推动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澳门大学建立“中科—澳大数据分析与协同计算实验室”和“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另外,我们积极打造“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升级版”,厚植粤港澳创新创业发展土壤,全面释放港澳创新潜能。2020年“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首次并入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珠海赛区)暨2020年珠海市“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实现一赛双评、奖励叠加,进一步提升赛事影响力和吸引力,吸引了众多港澳创新创业团队参与。高校组赛事和企业组赛事18个港澳项目入围,其中有14个项目在决赛中获奖。今年高新区第七届“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已于9月启动,计划11月举行决赛,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宣传、推广模范,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人才、优质项目落户扎根珠海高新区。

  “环境牌”:厚植双创文化,营造良好双创氛围

  记者: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对加速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聚集,激发双创热情有着积极意义。在此方面,珠海高新区有哪些创新性举措?

  侯彪:珠海高新区始终坚持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土壤,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推进古镇古村、创新园区、现代社区交错交融,加快建设产城融合滨海新城,聚焦空间布局、综合交通体系和民生服务体系三个方面,着力营造人才友好型、青年友好型、环境友好型、文化包容型的“四型”发展环境。

为努力建成创新创业人才的“理想栖息地”,我们持续优化“一中心三片区”空间布局。“一中心”是指高起点规划建设淇澳岛、后环片区,打造高新区未来城市中心区。“三片区”是指北围、南围、金鼎“产城融合片区”,大学小镇、唐家“大学城片区”,以及前环、银坑“品质人文片区”。通过不断推动“一中心三片区”协调布局,我们着力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治理高效的品质空间。

路通则财通,创新创业离不开交通的支撑。当前,我们正大力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五横六纵”路网骨架建设,积极落实深中通道、深珠城际铁路(伶仃洋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对接工作,配合支持高新互通立交、金琴快线北延段、兴业快线(北段)等重点交通项目年内建成通车,筹划将唐家港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交通、商务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同时,我们着重围绕青年创业人才对教育、医疗、安居、生活等方面需求,通过提升和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办学水平,优化“区—镇—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特色产业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一卡通”制度,筹建1490套人才住房及1454套人才公寓,加快建设银坑半岛珠海文化艺术中心和青少年宫等,积极构建优质均衡的民生服务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以此吸引八方英才集聚,推动他们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扎根、成长。

编辑:谢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