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特色学校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创建特色学校,就要强调发展特色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生动地发展。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经典诗歌虽酝酿于一时,却流芳百世。它经久不衰,在于它凝练、深情、隽永,有着无限的魅力。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师生的诗词文化底蕴, 领略诗词之美, 感受诗词之趣, 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在高琼校长的带领下,成立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结合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创建古诗词特色学校的办学方向,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周一的早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耀校园的时候,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太阳一同升起。国旗下,小小诗词领诵员们带领着全校师生读古诗,诵古诗,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新的一周在韵味十足的读诗声中开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教室里,假山旁,博士廊下,到处可见同学们读诗背诗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培养同学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校开展了书法、绘画、手抄报、古诗词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并将古诗词背诵纳入学校一直以来实行的阅读考级制度之中,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心。2018年12月学校古诗词大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同时,学校也掀起了学古诗、背古诗的热潮,古诗词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识,让孩子们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加锤炼了孩子们的意志,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孩子们的阅历。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古诗词大赛,古诗词大赛也成为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学习传统文化的特色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0月18日,阳光灿烂,秋高气爽。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老师、家长、学生一行40余人,乘车前往南阳参加河南省诗词大赛省级决赛,尽管此次大赛参赛选手众多,有来自20多个地市的近400名选手参赛,高手如云,狭路相逢,但平时的学习与积累让选手们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10月19日上午,大赛第一环节"大浪淘沙"正式开始,400名选手分两轮分别在平板上做题,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参赛的20名选手中有14名选手闯入下一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月宫折桂"环节,李名轩与胡峰畅同学在平板上书写时,由于紧张手出汗过多,在书写汉字时无法在平板上呈现,遗憾败北。两位选手失落但不气馁,尊重现场,尊重规则,相约未来永不停歇前进的步伐。战友的失利对于同一战壕的小伙伴儿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我们的选手们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在"月宫折桂"和"飞花令"环节,表现出百年老校的大气、从容。吕翰东、杨博文、柳志谦分别以绝对实力挺进"诗画中原"特等奖角逐的环节。

此时此刻,省诗词大赛的直播正在进行,多少家长和学生关注着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一抹蓝,两抹蓝,三抹蓝,一实小的蓝色冲锋衣仿佛会发光,照亮了孩子们自信的脸庞,点燃了"为完满生活作准备"一实小办学理念的火把。

选手们丰厚的诗词储备,酣畅的诗意表达,令评委及在场的所有观众叹服,精彩的表述与热烈的掌声齐飞,赞赏的目光共诗情的赛场一色。两个特等奖毫无悬念,花落两位蓝色小诗人身上:杨博文与吕翰东。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包揽2个特等奖,荣获1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021年河南省诗词大赛,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全线告捷!载誉归来,饮水思源,我们更加坚定古诗词特色办学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践行"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教育理念,向着更高,更强,更远,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