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米粒妈

国庆放假的最后一天,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揭晓,这次的获奖者真是大爆冷,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一个对中国读者来说完全陌生的名字。

记得咱们国家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还是2012年,一转眼的功夫都2021年了。

那时候看到莫言获奖,米粒妈还着实兴奋了一下,因为在大学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看他写的《檀香刑》,那本书初读的时候就深深震撼了我,当时我还把它借给了好几个我的同学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莫言获奖的作品并不是我最喜欢的《檀香刑》,而是《蛙》。

这本书当时我也看了,它讲的是中国60年波澜起伏中的农村生育史。以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中国农村的计划生育。

可以说莫言的大部分小说故事都发生在他的家乡,高密东北乡。所以这种融合着质朴而具象的个人经历,又反映着不可复制的、特殊的时代面貌的文学作品,总是格外受到诺奖的青睐。

今年这位获奖者古尔纳是一位坦桑尼亚的作家,作品反映的是殖民主义的内容,他的获奖理由是:

对难民在不同文化和大陆之间鸿沟中的命运,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米粒妈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古尔纳本身就曾是难民,一生的漂泊中,他经历了英国殖民。

他的作品绝大部分都讲述的是后殖民时期非洲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现状,和在宗主国英国寻找归属感的夹缝经历。

获奖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古尔纳获奖可以说是诺奖史上爆冷中的爆冷了,因为他的作品没有在中国发行单行本中文译本,对于阅读中文的中国读者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一位作家。

米粒妈特意找了一些资料介绍这位作家和他的作品,方便大家讲给孩子听。

在2014年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收录了他的几篇短篇小说,网上是可以阅读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尔纳出生在印度洋的桑给巴尔岛上,在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难民抵达英国,此后居住在英国,并用英语写作。

他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围绕着他人生的经历而展开。

后来,故乡桑给巴尔从英国殖民统治下和平解放后,又经历了一场革命,古尔纳作为受害者,在完成学业后被迫逃离当时刚刚成立的坦桑尼亚共和国。

18岁的古尔纳离开家乡,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漂泊,直到1984年,才回到桑给巴尔,在父亲去世前不久,见了最后一面。

此间,古尔纳在尼日利亚巴耶罗大学卡诺分校任教,后求学于英国肯特大学,在那里获得博士学位。他是肯特大学英语和后殖民文学教授。

流亡和漂泊的生活,让古尔纳的内心经历着岁月的蹉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充分感受着身份认同、社会破碎、种族冲突、性别压迫等社会问题。

作为非洲来到英国的殖民地人,他的身份就像是“夹心人”,那种新旧身份无法平衡的挣扎,或许只有非洲人民本身才能体会。

古尔纳的作品细腻、温柔,虽然在描述着痛苦,但却并不显得痛苦。

米粒妈看了他的中文译本短篇《囚笼》、《博西》,里面真实的移民和双重种族人的平凡生活经历,真的是不多见。

他在2006年获得英联邦作家奖的《遗弃》,米粒妈也翻阅了一下。这部长篇就没有中文版了。

《遗弃》讲述的是在殖民时期和后殖民时期东非发生的两段禁忌爱情故事。

其一是一位英国白人与一位肯尼亚妇女不可思议的爱情故事,另一段讲述的是肯尼亚妇女的外孙女与桑给巴尔岛年轻小伙被强烈反对的爱情故事。

(桑给巴尔就是古尔纳的故乡,这很像莫言小说中的高密东北乡有没有?)

这两对情侣的爱情以宏大的殖民历史为背景,以黑人女性的智慧为线索,对帝国主义历史进行肃清,是黑人女性对自我身份主体性建构作出努力的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米粒妈之前写过的文章《这部纪录片美到我心里,面对至暗时刻,女孩仍能崛起!》一样,第三世界国家中地位低下的女性们,在追求自我身份的道路上经历过许多磨难,但她们依然像沙漠里的花朵一样绽放得美丽动人。

这种苦难中的挣扎和勇敢,确实需要世人看见。

用生命的温度揭开隐秘地域的创痛

诺奖揭晓的那天,米粒妈有好几个朋友都给我发微信,问我:“要不是诺奖,你之前知道古尔纳这个人吗?”

答案是,大家都是刚刚才知道。

但是一番研究下来,我看到了诺奖评奖标准,其实每年都是出奇的一致。表面看上去是越来越爆冷,但其实标准就在那里。

在古尔纳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品味到美丽与痛苦的并存。

古尔纳的小说带有较强的自传色彩,这与他自身的流散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作品人物身处文化和大陆之间的夹缝,处于过去的人生和现实的生活之间,这是一种永远无法解决的不安状态。

但如果不是诺奖让我们得以看到,世界上有这样的一群人,经历着这样的身份和命运,可能我们根本就想不起来要去探索东非文化。

是因为古尔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世上其他地方的人们所不熟知的,文化多元的东非。

米粒妈觉得,这就是古尔纳文学作品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

咱们再回忆回忆之前诺贝尔文学奖都颁给谁了:

“描述时代重大历史事件(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将理想和英雄式的悲怆、残忍与男人特质联系在一起”的海明威

“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的阿尔贝·加缪

“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的肖洛霍夫

“以感人的力量表现了以色列的命运”的奈莉·萨克斯

“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质”的川端康成

这不就是标准吗!所有的作品,都指向了人类面临的困境,而且是各地域、各文化、各种族的。

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古尔纳的名字对于咱们大多数人来说,还真是头一次听说。但是一提到诺贝尔文学奖,就不难想到完全陪跑的村上春树。

虽然古尔纳冷门,但村上春树可是畅销书长盛不衰的大热门。但为什么他年年陪跑年年跑呢?米粒妈还真想了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对于一位鲜为人知的作家而言,诺贝尔奖更像雪中送炭,它可以让作家一夜成名。

让全世界在一夜之间开始疯狂搜索和阅读他的作品,看到他作品中呈现出的世界。

但对于早已名利双收,被市场、销量认可的作家来说,诺贝尔文学奖更像是锦上添花。

村上春树很明显就是这种。

村上春树无疑是优秀的作家,市场和销量多年来一直在回报和嘉奖着他。但为什么他始终拿不到诺贝尔呢?

米粒妈觉得,首先,村上春树更善于洞察细腻的内心世界,他把人内心深处微妙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挪威的森林》《1Q84》这就不用米粒妈说啦!

但是,社会、政治、人类文化层面的深度和广度,他就有点不行了。在这一点上,显然古尔纳胜出。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村上春树的作品大多传达出一种比较消极的影响。当然了,这是日本文学的风格特点,但是诺贝尔奖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奖励对人类有卓越贡献的人。

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性爱、抑郁、酗酒、自杀的内容特别多,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实在是不怎么正面,而且对于人类贡献、社会理想等精神升华角度,也没有什么积极作用。

所以其实,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爆冷这件事,米粒妈还是挺喜闻乐见的。

事实证明,诺奖再次给了世界文学一个“雪中送炭”的机会,让苦难而迷惘的东非得以撕开了一个口子,让世界得以窥见非洲人反殖民意识的文化肌理。

这可能就是世界殿堂级大奖的魅力吧,它不管你是不是畅销作者,也不管市场是怎么定位你的,它就按照它的评判标准评,评出来多冷门的作者都不在乎。

因为反正得奖了,他就是最大的热门。

古尔纳低调地传递着非洲移民的声音,也为世界未来的和谐多元进行着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当他被诺贝尔发现,被世界发现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和眼界,也跟着解锁了一个地域。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