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农村地区的人主要分为三类:“真农民”是指常年居住在村子里的人,年龄在40到50岁之间,其中有一些不方便外出的老人和小孩。 他们的收入来自农业收入和兼职收入。

“半农民”是指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主要是年轻人,基本没有种过土地,以后可能不会再种地。 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有的人只是过节 回村里住几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农民”是指户籍在农村但家庭已经在城市的人,包括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人,一些上大学和在城市工作的人。还有一些在城里做生意的人们。

如今,真正的农民正在逐渐消失。 住在村里的人中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未来十年,农村土地可能的归宿只有两个!

1. 家庭农场将合并大量农地

家庭农场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业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迄今为止,家庭农场是世界上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高效的经营模式。 增加农业生产者人均耕地面积,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提高人均产量,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

农村市场化进程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 只有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采用家庭农场联合经营,才能提高农村农业生产效率,更有利于农业生产。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土地流转速度正在加快。 未来土地很可能会相对集中,由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管理。 农民只是在等待红利。可能这个时候没有地可以种了,因为个体小户种地,一定没有任何出路,什么都竞争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经营规模超过3.33公顷的专业大户超过270万户,其中超过6.67公顷的约有70万户。

2、农村耕地变为建设用地

“18亿亩耕地红线”是国土资源部近年来发布的警示语。 它时刻提醒大家要守好这条红线。 虽有诸多争议,但“18亿亩”准确与否并不重要。 是守住耕地的决心。现在不得不说,这个警告只是一句口号,国家土地政策“紧暗松”的局面丝毫没有改变。 耕地保护制度徒劳无功,滥用耕地现象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