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近日,玉米以及生猪市场都迎来了上涨的行情。猪价大幅上扬的同时,玉米也并不含糊。经过连日的上扬,山东玉米再次站上了2800元/吨,折合1.4元/斤。这对于当前的玉米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而在这个消息之外,另有2件事值得关注:

一、价格涨跌分化

我们之前一直在说玉米质量分化,而从近几日玉米的价格来看,玉米价格也出现了分化。具体表现在山东、河南地区上涨,而河北及东北地区下跌。这一走势就颇有意思了。

首先,华北黄淮地区之前受强降雨的影响,玉米产量及质量“双减”,因此新粮质量分化在所难免。这就成为玉米价格拉开差距的一个契机。

其次,今年种植成本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但凡能保存的玉米农民的惜售情绪就会比较浓。而惜售也就代表着市场优质粮源的流通减少。

第三,虽然整体玉米涨跌互现,但是可以发现,往往水分大的玉米呈跌势,而水分小的玉米则呈涨势,这也就更加验证了质量分化的说法,更加使市场对干粮的需求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拍卖的恢复与持续

当前正值新玉米上市,但政策拍卖却有增无减。

一方面是中储粮的双向购销。在近期的购销中,呈现出采购逐渐下降甚至流拍,而销售却逐渐上涨的态势。其原因大概有2方面:

一是正值新粮上市,玉米价格不稳定,而且随着玉米利好因素不断增多,大家对玉米的后续预期有所上升,因此供货商参与采购较为谨慎。二是销售成交率上涨,说明企业对玉米的需求上升。

另一方面就是进口玉米拍卖的重启,而且拍卖的行情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15日,进口玉米(非转基因)拍卖计划投放11572吨,全部流拍。而进口玉米及整理物(转基因)计划拍卖267439吨,成交59068吨,成交率仅为22%。

而在19日进口玉米及整理物(转基因)的拍卖中,计划销售14976吨,结果全部成交,成交率为100%。

而无论是中储粮的销售还是进口玉米拍卖成交率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市场流通的粮源减少,因此导致政策粮开始升温。

三、市场“缺粮”了吗?

首先,我们肯定的是,今年玉米的产量仍是增加的,即便前期华北黄淮地区受天气影响部分玉米受损,但并没有波及到玉米的总体的产量。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说过,产量虽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地区之间玉米供给不平衡的现象会渐渐凸显,具体表现在华北粮源紧张而东北粮源增加。因此,当前所谓的市场“缺粮”是惜售以及质量分化导致华北地区流通粮源减少。

另一方面,玉米的需求也有所上涨。深加工之前由于玉米处于高位,而利润低迷,所以一直保持着低库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深加工企业的库存已降至近3年来的偏低水平。但疫情后随着经济提振,开工率有所增加,因此有补库的需求。

第三,饲用需求方面,随着小麦的退出,暂时还未有其他替代进入,因此玉米的需求也渐渐恢复。

于是,在这些变化的影响下,就导致了当前市场阶段性粮源紧张的局面。

四、注意2件事

在这种局面下,尤其对手握大量粮源的东北地区来说,是一个利好。而当前市场的这波涨价潮也正在慢慢向东北传导。而当前东北玉米虽然整体仍呈下降趋势,但已有部分企业开始提价锁粮,这无疑也是一个重要信号。不过也需要注意2件事:

一是11月时玉米或将迎来集中上市,届时可能会对市场有所冲击,市场会再次震荡。

二是政策性替代可能会从小麦转向稻谷以及其他进口谷物。而这方面的替代量也并不少,据说有近5000万吨。

当前玉米正处于新旧交替之时,旧作加新作整体供应并不少。随着新玉米上市量不断增加,市场供给逐渐走高或对玉米价格会有一定抑制作用,不过后期的质量分化或将成为玉米涨价的一个契机。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