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中美和两岸关系持续紧张,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海域活动力度明显加强,迫于压力的民进党当局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错误政策,反而不断加强和美国、加拿大等外部势力的勾结力度。在台岛内媒体对台军抵抗能力的一致质疑之下,台当局终于拾起杀手锏——汉光军演来为自己开脱。经过授意,岛内绿媒不知道从哪得到的所谓“泄露秘密”称,在今年4月份台军实施的汉光37号军演中,台军首次实现了大胜,“粉碎了”解放军的作战意图,引起了两岸网友的一致嘲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台军汉光37号军演

今年4月份的“汉光37号军演”主题是“非对称作战”,即台军已经承认在面对解放军是正面对抗难以取胜,于是找出了一些歪门邪道的鬼点子,想由此取胜,其演习重点可被归纳为:战力保存、歼敌滩岸,即在解放军弹道导弹和空军远程打击的第一阶段尽可能的保存主要兵力,在解放军登陆时发动反击,争取给予重大伤亡。

台军预想中,解放军第一波次的进攻最为凶猛,将大量使用东风-11、东风-15等短程弹道导弹和长剑-20、鹰击-63等空射导弹对台军事政治经济重要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在“汉光37号军演”中,台军设想,在台军被打击之前,包括F-16、幻影-2000和IDF在内的先进飞机第一时间从台岛西部机场转场至台岛东边的佳山洞窟和石子山洞窟中躲藏起来,其他一些无法转移到洞窟的飞机,则分散部署到台岛内各个可起降飞机的战备高速公路。

台军特别重视所谓的战备高速公路建设,认为这将是“不对称作战”的重点。台军认为,如果能充分利用980公里的高速公路,就能使大陆飞机和导弹失去瞄准目标,大大降低战力损耗。特别是横贯台岛东西和台岛东部的战备道,因为地形因素很难被击中,待解放军第一波次攻击完毕,弹药消耗得差不多时,台军飞机再从这些疏散地跑出来组织抵抗。

图2 蔡英文导演的胜利

公平地说,台军想的这个战备疏散的主意还不错,汉光军演从37号之前一直以来也是这么演的,如果大陆确实第一波次攻击力量去打机场,在这种战术反制下,很可能会效果比较差。但实际上,从各种资料上看,解放军的第一波次打击并不是去打机场,这可能和许多军迷设想的不是很相同。一些模拟仿真表明,机场是一个极其耗费弹药,但很容易被疏散战术和快速跑道修复战术抵消的战法。而如果将这些弹药都打在关键的态势感知和指挥控制节点上,则效果要更好。

什么是态势感知节点呢?就是台军的主力预警雷达、反导雷达、无线电侦察站,什么是指挥控制节点呢?就是指挥所、数据链地面站和各类地面指控站,这些目标大多数是固定的,一旦被击毁,台军的作战指挥体系就会瘫痪,整个军队就会像一个植物人一样,任解放军宰割。其实,台湾岛内有些军事专家早就说过,大陆的导弹是用来打点穴战的而不是摧毁战。

台军还有一个想错的问题是,大陆打台军机场并不会一个波次扔完所有导弹,而是要根据卫星和无人机的侦察情报,分数个波次打击。特别是像佳山、石子山和一些战备公路都在重点侦察打击之列,像长剑-20、东风-15/16这种导弹都有一定的机动性,精度也极高,可以直接绕开山体,攻击佳山和石子山的洞窟大门。台军说要把飞机都藏进去,别整到最后被解放军的导弹炸毁了大门,一个都跑不出回来,那就悲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不对称战力”想法根本是错的

台军的歼敌滩头的想法其实蛮老套的,其来源是台军对解放军唯一能吹的“金门战役”。从那以后,反登陆作战,歼敌滩头就成了台军的“政治正确”战法,每次汉光演习,这套战法必然会取得大胜。

在汉光37号演习中,这种战法被发扬光大,台军共设置了五层防线反登陆:

第一层是海军反舰导弹,射程达上百公里;第二层则是由沿岸的机动炮兵及多管火箭来防御,而当敌军船团离岸5到8公里时,台军将派遣武装直升机及步兵发射反坦克导弹,展开第三层防御,之后则是由射程2-3公里的坦克主炮,以及云豹装甲车所配置的30毫米口径机炮来负责防御,台军还大量采购了标枪跟地狱火等反坦克导弹部署在台湾西部滩头,在汉光37号军演中承担一定的滩头决战任务,是为反登陆作战中的“不对称”和“以小博大”。

但实际上,台军的作战计划忽略了一个重点问题:解放军只有在第一波次火力打击取得重大进展时,才会进行登陆作战,其关键标志应该是取得了海峡的绝对制空权,而一旦拿到了绝对制空权,这五道防线就会瞬间瓦解。例如台军的反舰导弹,需要部署在海岸边视野开阔的阵位上,但很显然会成为解放军战机的靶子。而沿岸的机动炮兵及多管火箭,以及摆在滩头坦克装甲车,是等解放军的飞机来一次性全部炸翻吗?最后就是所谓的标枪跟地狱火等反坦克导弹,只要在滩头部署几架无人机巡航,台军哪里偷袭打哪里就是了,你人再快有无人机算法识别和定位的快?

总的来说,台军汉光37号军演无论是战法还是设定都一塌糊涂,根本不具有可行性,它唯一的作用就是为“台独”打气。我认为,民进党还是早点准备好投诚书比较现实一些,整这些没用的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