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希望儿女将来能成才,成为全家的骄傲,有些人甚至把这当作是毕生的追求,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

这听上去很感人,但追根究底,父母的这种观念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当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不是逼孩子学习的借口。最可怕的是,有些父母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要打游戏,一边自己又玩手机玩得乐不思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可以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总之,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从生下来就在父母的怀抱里成长,父母不仅给孩子以生理基因优势的遗传,而且给其以人格品质的塑造。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身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可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他们是你最忠实的观众。

一位朋友曾当作笑料向小编讲述了他和儿子的一段对话。

朋友说:“儿子,你这几天总玩游戏机,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吗?”儿子回答说:“你还说我呢,爷爷经常告诉你不要在外面玩麻将,你怎么还总是整宿的玩呢?”一下子弄得这位朋友语塞舌结。

可见,孩子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错误的“口实”。

不信的话,那么就去跟孩子聊聊天,问他们为什么总爱玩手机,不爱写作业。你会惊讶的发现,他们会说:“我爸妈在家也玩手机,工作时候也总抱怨累,动不动就说不想工作了。那我写作业也累,就想玩手机放松一会,有错吗?”

父母嘴里经常喊着的:“赶紧去写作业,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我们也就能跟着享福了。不然,生你干嘛呀,来气我的吗?”

在孩子的心里,早就已经种下反抗的种子了。“你们天天的玩手机、聚会,让我受苦受累的学习,写作业,我才不会让你得逞呢?”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父母没有能力改变家庭的命运和轨迹,而孩子也重蹈覆辙,走上了跟父母一样的道路

教育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如果你每天看书,认真积极的工作,对世界怀抱着热情和感恩,那么你的孩子,就会认为世界本身就是真善美的化身,人就应该这么努力而快乐的活着。

可如果你每天抱怨工作苦、工作累,还想着靠孩子去改变命运,孩子也会认为生活就是这样,他也要靠将来自己的孩子去改变命运,又何尝自己去努力?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经常互相提示,互相交流,努力树立良好形象,给孩子以健康、积极的影响,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给孩子以有益的影响。如:父母工作上应敬业、上进;待人上应热情、大方、真诚;处事上应一视同仁、言行一致。另外,家长应注意杜绝各种在孩子面前“不宜”的行为。比如:不过多的在孩子面前谈论金钱问题,以防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这便是育人先育己,每位家长都应牢牢记住这一点,这对完善孩子的人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目前家庭教育中阴盛阳衰的“一头沉”现象愈见严重,发展下去对孩子十分不利,一些孩子性格上的某些缺陷,与此有直接关系。所以,父母双方要增强责任感,应共同承担教育子女的义务。

家庭教育中,母亲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的作用,但决不能因此而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母亲,孩子同样需要父亲,父亲在家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学家们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认为,父亲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产生的是一种威严的感觉,这对不谙世事的孩子是约束与监督,使他们不敢偏离社会行为规范。实际上一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喜欢以父亲为榜样,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能。

另外,男人和女人在思想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差异。男人往往善于抽象思维,对空间定位的能力更高,在思考量注重事物本身。女人则善于形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优于男人,分析问题时更为注重人际关系方面,感觉敏锐,善解人意。从父亲那里,孩子可以学到刚强、自信并获得安全感;从母亲那里,孩子学到善良,更多的体会亲情。所以,父母双方只有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使孩子得到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

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上,夫妻双方应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在培养孩子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上,夫妻应及时沟通达成共识;当批评孩子时,双方应态度一致,不应该一方讲原则,严格管教,而另一方则纵容溺爱;在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上,双方不应互相推诿,而是尽己所能,给孩子以最大的帮助,不存在以谁为辅的问题。夫妻双方还应十分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论,尤其是事关孩子的是非争论。因为父母之间的不一致常常驻使得孩子没有个明确的是非标准。如果养成了习惯,孩子就极有可能养成虚伪等不良习惯,有时还可导致对父母某一方的仇视与对立,为家庭的幸福埋下祸患。

因此,父母双方一定要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主动走进孩子的生活中,让孩子在父母的双重教育下健康成长。

总之,因为有了孩子,也就有监督,有了孩子,也就有了榜样的信念。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感谢孩子对我们的包容和理解,同样的,父母也要体谅和引导孩子的不足。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应该是互相督促,共同成长的不是吗?

教育孩子,尊重二字最为先。成就孩子,理解之心最为重要。毕竟一生很短,多多珍惜跟孩子的相处时光,总是最为重要的。

©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来源网络,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