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的xx(爸爸的名字),用(为)了50欧元就跟我大清早的吵架,xxxx玩意。”这段一个句子用了3个脏话辱骂父亲的聊天记录,让人直呼看完之后血压“噌地一下就上去了”。难以想象,一个女儿得有多么痛恨自己的父亲,才能使用中文世界里最低俗、最恶毒、最没有下限的话辱骂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辱骂父亲的截图 源自网络

这名在西班牙留学的留学生,因生活费问题与父亲发生争执。从网上流传的聊天记录看,这位爸爸先是询问前一天名下信用卡一笔44.52欧元的支出用途,随后父女两人就生活费问题进行沟通。

父亲透露“压力非常大”,希望女儿“尽量把每个月开支控制在1万元左右”,“理解爸爸的不容易”,同时教导女儿“已经23岁了,要学会独立,爸爸已经51周岁了,已经老了,没有能力一直养你”。而女儿则表示,“只买了生活必需品,饭都吃的营养很不均衡”“我也很不容易,我不可能不吃饭”。与父亲的聊天结束后,便有了在群聊里辱骂父亲的言论。

通过一段文字对话,外人很难了解到这个家庭究竟发生了什么,父女关系又何以发展到如此地步。但仅从这段对话来看,仍可以看出这明显不是一个正常的对话氛围,“就这样吧,再见”表明了至少在沟通问题上,女儿习惯了回避,而从事后反应来看,女儿则早已仇恨父亲多时。

这原本应当是家事,但因为女生的公开发帖,引发众怒,最终演变为了公共话题,离开了私人领域。试想,当一个女儿在大街上公开以“畜生”羞辱自己的父亲,恐怕任何路人也无法在情感上、伦理上接受,它是对公众感情的一种冒犯。如今的舆论压力也正是一种管教,所谓父母管不了你,社会来替父母管管。留学生回应说,自己确有不对、也在反思,但愿社会管这一次能对她多少有点触动。

事实上,通过这次风波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理解亲子关系,做好家庭教育。这名留学生觉得在西班牙1万元生活费不够用,时常超出预算,但更多有过西班牙留学经历的网友现身说法,表示依据当地物价,1万元完全足够。此外,即便是在美国留学,家庭条件可能不那么好的留学生,也在网上讲述了自己勤工俭学的经历。可见,同样是留学,在金钱概念、体谅家庭与消费习惯上仍因人而异,而这个差异就来自于家庭从小对孩子的教育。

当然,也必须要承认,的确存在少部分不同于传统的家庭结构,适合用其他关系去理解家庭关系。但这样的少数派绝不应该出现在成年之后,毕竟,啃掉父亲月收入的大半在道德义务上,等于只享受着好处,而不对“金主”负责,而以如此方式辱骂父母,在伦理上也存在道德缺陷。少数派终究只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非完全置道义于不顾。

在人们对留学生行为感到不可理解、无法接受之时,相信这位父亲也能够从网上的声浪中有所感触和反思,实事求是地说,23岁再对女儿进行教育有些为时已晚,唯愿此事能促成双方的些许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