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马未都来到农村“捡漏”,这次他相中了大娘家喂鸡的盘子,询问价格后,大娘对他说:“不要钱,送给你了”。马未都给了大娘几块钱,不等鸡吃完,他拿起盘子就跑了。没想到,这竟是一个价值1000多万的盘子。
1955年,马未都出生在北京空军大院,小时候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后来由于特殊时期的到来,刚刚读完小学四年级的他,随父母一起被下放到农村。
1975年,20岁的马未都回到北京,成为了工厂的一名铣工。然而马未都心里却始终有着自己的文学梦。工作之余,马未都都会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马未都回忆说:“那时看书看一天一夜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你也睡不着觉,文学曾经是我的梦想”。
此时除了爱看书外,马未都还有一大爱好,他喜欢去摊贩上淘点瓶瓶罐罐。
他还时常穿梭于古玩交易市场,看别人买卖,他也爱和古董贩子交流,这让他练就了一手好的“鉴宝”技能。
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发表后获得了很大反响。马未都不仅拿到了一笔可观的稿费,而且直接被调到中国青年出版社成了一名编辑。
在出版社工作期间,他和在文化部工作的贾宏伟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当编辑时,马未都发掘了王朔、莫言、余华等作家,成为了慧眼识才的伯乐。一批作家的涌现,带动了80年代文学热潮,其中马未都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实现自己的文学梦,带动文学浪潮的同时,马未都依然热衷收藏。他还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捡漏王”。
一次,家里攒够了钱,妻子让马未都去买电视机,谁知半路上,马未都被一组四扇屏吸引,买电视机的事早抛到了脑后,结果就是用买电视机的钱买了这组四扇屏。回家后,把妻子贾宏伟气够呛,为了防止丈夫乱花钱,她要求丈夫以后的工资全部上交。
马未都还曾因为拿买年货的钱买了个花瓶,把妻子气得回了娘家。马未都为了让妻子消气,他给她讲了一些藏友“捡漏”发财的事。
此后在他的感染下,妻子也渐渐迷上了收藏,有了妻子的支持,他的收藏之路变得很平坦。
1990年,马未都辞职离开出版社。不久他与王朔等人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并创作了颇具影响力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
然而短短几年后,马未都便转身离开了影视圈,他给的理由是:“我不喜欢了”,当然这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此后,马未都专心搞起了收藏,“捡漏王”冲出江湖。除了在古玩市场“淘宝”,他也成了拍卖会的常客,还有一些藏家主动找上门,他也自己去寻“宝贝”,他还热衷于去乡下“捡宝”,而他也确实捡到了大宝贝。
有次,他随朋友到乡下去看柜子,但在老乡家里,看到柜子后,他有些失望,因为那对柜子只有研究价值没有收藏价值。
正当他失望之时,他看到大娘正在用一个红漆盘子喂鸡。

马未都对这个盘子很感兴趣,他感觉到这个盘子没那么简单,他向大娘询问盘子的价格。大娘认为就是一普通的盘子,于是说:“不要钱,送给你了”
马未都给了大娘几块钱,没等鸡吃完,便抱着盘子走了。
回家后,他把盘子清洗干净,让他惊喜不已,这是一件纯正的明宣德莲花形漆器大盘。上面雕刻的人物也非常有特点。后来有人出超过1000万的价格买这个盘子,但被马未都拒绝了,这个具有收藏价值的稀有珍宝,他是万万舍不得出手的。
90年代时,马未都的收藏已颇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超过千件。
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的私人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全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他为博物馆起名为“观复”,来自《道德经》中:“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开设了博物馆后,对于收藏马未都有了新的感悟,不仅仅是爱好这么简单了,他开始用藏品和他所学知识,给大家普及历史,他开讲坛、出书……让人们开阔眼界,领略藏品的魅力和中国文化。

他认为能救中国的是自己的文化,他说:“收藏最初的宗旨,往大了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证据,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实时标告”
马未都决定会把自己所有的藏品全部捐给“观复”博物馆,有人质疑博物馆是他自己的,这不等于捐给自己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马未都说:“首先博物馆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它由几个人一起建起来,当时建它就是为了开辟出一条私人博物馆的道路,如果我捐给国家博物馆就等于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我捐东西给博物馆,不是右手转左手那么逗人,而是给这个大家共有共管的博物馆”。
马未都说:“藏品一件也不会留给我儿子,我不想儿子对财富产生错误的概念。”
面对捐与不捐的质疑声,马未都说:“我的钱够花了,文物又不能让我延年益寿,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这肯定比家里藏着有意义……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把中国文化,能够让大众理解”。

选择、尝试、得到、躁动、平静、释然、“放弃”。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走过趋利,迈过趋名,如今的他在宁静致远中安放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