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安庆之战是一场血腥的屠戮,湘军破城后依据“兵丁大索三日”的命令烧杀抢掠,城内四万余人皆死于他们的手中;也有人说安庆之战是一次封建势力与民间起义力量的巅峰对决,双方几乎都拼尽了全力,其实抛开这些不谈,这场发生在清朝末年的著名战役还是当朝重臣曾国藩整个军事生涯里最得意之作,他用他深远的战略眼光及毒辣的军事见解,为后世奉上了一出大巧若拙、重剑无锋的实战典例。本期视频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曾国藩是如何精妙布局大挫太平军,让势头正盛的太平天国渐入危境,走向衰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现在不同的是,那时的安庆是安徽省的省会,确切地说在建国以前近3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如此,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安徽省西南部的安庆在当时几乎就是全安徽最富有的城市,在经济极为发达的江南地区也能排的上号。

不过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一个地域的经济意义还远远比不上战略意义,正所谓“万里长江此封侯,吴楚分江第一洲”安庆真正的战略意义在于它的地形地势。蜿蜒狭长的长江穿城而过,两侧的山峦崎岖陡峭,此番天险根本没法行军打仗,况且占据了安庆就等于扼住了长江下游航道,对于运输战略物资和控制粮物产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59年,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击溃了清军位于江南地区的军事大本营,常州、苏州、浙江相继沦陷,要知道,江浙缴纳的赋税占了整个清廷近半的财政收入,这城池一丢,朝廷的王公贵族们迟早有一天会断粮,于是上至咸丰帝、下至各级官员都强烈要求曾国藩立刻出兵赶往江南收复失地,可是谕旨都下了好几道,曾国藩却执意要先拿下安庆。最后在他多次上书力陈夺下安庆的重要性后,咸丰也只能做出让步,于是,曾国藩开始了攻夺安庆的战术布置和详尽事宜。

整个安庆之战看下来,对于曾国藩的战术我只能用四个词来形容:隔而不围、围而不打,先剪枝叶、后取根本。总的来说,就是不增添无谓的伤亡去攻打固若金汤的主守城,只要扫清外围,断绝进城粮道,接下来慢慢等待主城粮草断绝,再取城岂不美哉。

首先,曾国藩命令福州都统多隆阿率军夜袭石牌镇,太平军来不及准备,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死伤数千人,守将被俘。占领石牌镇后,曾国藩再令多隆阿和总兵鲍超等人率领一万余人进攻太湖县,届时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开始注意到这支从边缘袭来的湘军,并率部驰援太湖,由于陈玉成比之前连战连捷的势头冲昏了头脑,轻视了湘军的进攻,且湘军这边曾国藩亲子指导作战,最终太平军战败,只得撤退,就这样,太湖也落入了湘军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不给太平军喘息的机会,拿下太湖的湘军几天后再次发动进攻,不断追击陈玉成余部,至此,石牌、太湖、潜山、枞阳皆被湘军占领,退守桐城的陈玉成也因为横在挂车河的万余名湘军与安庆基本断绝了联系,最后,湘军兵临安庆城下,但只是安营扎寨、修筑工事,并未主动出击攻城,整座安庆城就这样被湘军实行了全包围。

太平天国的首脑洪秀全、李秀成最初对曾国藩的战略理解得并不透彻,他们虽知安庆意义深重,但还比不上清廷的命脉,江南地区,于是在湘军大举进犯安庆之际,洪、李还认为先控制住江南地区扎稳根基,再回去解救安庆才是良解,甚至为了拔除清军设立在天京城边的江南大营,洪秀全还调了不少太平军回援,这也进一步加速了湘军逼近安庆的速度。

后来,不仅江南地区大片失陷,连英法联军都开始进攻北京,如此危急时刻,曾国藩以各种理由推诿延宕咸丰帝要求的驰援,誓要死死围住安庆城,连自家老窝都快丢了还要打这场仗,如此坚定的态度和胆识足以看出曾国藩作为一名军事家的优秀素养,而他的一切努力也得到了回报。1860年秋,重新意识到安庆重要性的洪秀全下令西征,陈玉成在后路形势稳定后也随军开始了反击,可惜曾国藩早已有所预料,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伏击太平军,几个月的攻势下,陈玉成部屡战屡败,洪、李依旧把战略重心放在攻打浙江商,而安庆城也在这近一年的围困中粮草用尽,守城将士早已虚弱不堪。1861年9月5日,湘军们用地道炸药炸塌了安庆的北城门,自此,安庆城失守,太平军在安徽的根据地土崩瓦解。

早在太平天国一众将领轻视湘军实力及曾国藩的谋略才智之时,这场战斗就注定了失败,而整场战役也完全是根据曾国藩的预期走势发展,堪称精彩绝伦。就在安庆失守没多久后,急于在其他战线扩大战果的太平军首脑又不遗余力地开始了东征,不认清形势操之过急也就致使了太平天国逐步走向灭亡,而安庆之战也只是他们衰败的一个起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