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两天刷视频看到一条新闻,特别心疼。

一个孩子在镜头前哭着对喝醉酒的父亲说,你为什么砸烂了我所有的模具!

父亲说:你要是再顶嘴,就继续砸,把你所有喜欢的东西都毁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孩子的热爱成了父母眼中的垃圾,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我当时看完心里堵的很慌,忍不住发到闺蜜群问问大家怎么看。结果姐妹们都告诉我,“这样子的童年经历太常见了”“我也是这么经历过来的”……

我小时候很喜欢收集各种生活品,然后用这些物品来做美术创作,但是爸爸妈妈却嫌那些玩意太脏,只要发现了就扔,说我给他们丢脸,生了一个捡破烂的孩子。我哪怕做了点什么东西出来,都得不到一丝赞美。 我小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做了一串珠链,然后上学期间我妈就把它们当垃圾扔了,我当时都哭了很久。 我爸丢我的东西,一般口头禅是,“不好意思啊,我以为那是没用的东西”。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回答父母的这些话。 我没办法原谅啊,不见了就是不见了,不管我怎么跟爸妈强调它的重要性,他们永远都会扔掉,还会告诉我:“我都扔了,还要怎么办?!”“又不见你用,留着干嘛呢?!”

明明是孩子心爱之物,却成了父母眼中的垃圾?

我们的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Vol.1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父母是“敬畏”的代言词。

从小就常常听的那句话“你要好好听话”,成了我们的指令。

也许从表面上看,这些情况的发生,是孩子的爱好被粗暴对待了,是孩子眼中的心爱之物没有得到同等珍视,是孩子的难过心情没有得到及时理解和接纳。

但追究其根本,其实是:作为父母,并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尊重

因为不是发自内心的相信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世界,所以才不愿意去换位思考。

那些“你要好好听话”“你都不用,留着干嘛”“我都扔了,还想怎样”“你在顶嘴,我就全毁掉”,体现的是权力,体现的是话语权。

在某种程度上,父母也把孩子当成了“敌人”,不允许你挑战我的权威,只因我的地位比你更高。

Vol.2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一直都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重心。在《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这本我很喜欢的书里,时任职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的朱莉·海姆斯就做了经典的概括:

千万不要成为过度养育式父母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大部分的压力来源都在家庭。当父母认为孩子就得听自己的话,父母的价值观就是孩子的价值观,甚至父母的权力大于孩子的时候,其实就容易陷入“过度养育”的陷阱里。

孩子的自我是无法通过父母的高强度控制行为来学习,相反,过度养育式父母对孩子发展的破坏,也是非常明显。

朱莉的研究里发现,过度养育的育儿风格包括三种类型:

第一个是直升机父母,总是在孩子上头盘旋,随时等待俯冲而下介入到孩子的生活里;

第二个是割草机或者铲草机父母,永远都抢先一步替孩子排除万难、开辟道路;

第三个是泡泡纸父母,觉得自己的角色就是要保护孩子,避免让他们出现一丁点消极情绪。

无论是直升机父母、割草机父母/铲草机父母还是泡泡纸父母,在朱莉的研究里都被称之为“过度养育”式父母。除了视频中的代替孩子做决定,以为自己认为是垃圾的,就毋庸置疑是垃圾,还有其他更多的表现:▼

过度养育背后的深层原因,一是恐惧。恐惧激发了父母想要彻底保护孩子的内心。他们会潜意识认为,成长的过程有很多事情要害怕。事故、疾病、陌生人——任何这些事情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认为除非自己能够全方位地保护孩子,否则孩子不可能成功和顺利成长,这是大多数过度养育式父母内心所想。

过度养育背后的深层原因,还包括欲望。过度养育式育儿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就是孩子要实现父母认为重要的事情。这仅仅只是出于父母认为孩子必须得掌握什么必备的技能,他们内心希望孩子成功。

父母反对什么,孩子就该反对什么,父母坚持什么,孩子就该坚持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如此严格地管理孩子的课外时间,并且给孩子安排非常繁忙的日程表,哪怕孩子对清单提出抗议,但在父母的规划里这是无效的。在过度养育下成长的孩子经常能进入一所好学校或大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为成年生活做好了准备。

过度养育背后的深层原因,还有不信任。这里包括了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以及对孩子自我成长的不信任

举个例子,许多家长过分干预到学校秩序,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学校能完全尽到责任的,他们会试图干预,从而变得过度参与。他们也会深度介入到孩子的选校和职业规划里,想让孩子上最好的大学,不管这个大学适合不适合孩子。

小时候安排学校可能处于环境或生活等因素的考虑,但到了读哪一所大学、报考哪一个科目、选修哪一个领域,都不是孩子说了算。

过度养育的模式,会极大程度剥夺了孩子掌控自己人生的权利

在孩子心中,父母是严格的,父母期望服从和尊重,而从不解释他们的行为或命令背后的理由。这种育儿方式对孩子来说也是苛刻的,很多孩子都会因此被父母打击了自信,这些缺失都会在我们将来的成长中体现出来。

想想我们的童年和成长经历,这些情况对你来说是不是历历在目?

Vol.3

不要成为过度养育式的父母

但我们可以向权威型父母学习

权威型父母的理念前提是,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将心比心地想,如果自己花了那么多年时间,积累了那么多“心爱之物”,比人说扔就扔,是不是自己也会受伤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第一个坚持。

在学者的研究中,权威型父母跟过度养育模式下的父母的区别在于,权威型父母愿意跟孩子一起承担后果,并且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做出及时敏感的反应。

权威型父母更像是灯塔,照亮方向,却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启程的路径。他们和孩子们一起思考,给予孩子探索的自由,允许孩子承受失败,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孩子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就是孩子,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其实在生活中要做到这点,并不太难啊。

同样是心爱的东西不见了,这个家庭是孩子不小心丢了奥特曼卡片,于是父母在小区里贴寻物启事,帮助孩子一起寻找自己的心爱之物。▼

最感动我的是父母的那句话:这是孩子攒了很久的卡片,是他很心爱的东西

不是用一句轻飘飘的话来打发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认真关注、积极寻找,无论结果是否真的能找回,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已经足够他去记住这份美好。

前段时间我家也发生了一件小事。搬家要收拾东西打包,阿姨和我商量要不要清掉一些旧东西。阿姨把东西堆放在角落里问我:“这些东西要不要处理啊,怎么那么乱糟糟的,这也太多了吧。”

我一看,赶紧回答说:“不要,还是放回它原来的箱子里啊,这些都是孩子从小到大的作品。

看着地上的作品,我也感慨这些一张一张的纸,可能就是孩子从刚学会握笔开始,涂的每一个鸦、描的每一幅画,剪的每一张纸,还有折起来的小飞机和小模型。每一张都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每一张又都是孩子一路走来的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把这些作品都装在箱子里,搬家换了新地方,也有了自己的房间,我就把孩子们的作品贴在墙上,虽然只是用透明胶粘上去,没有任何额外的修饰,但对孩子来说,非常开心。▼

孩子的心爱之物,的确不一定是成人眼中的完美作品,但是帮助孩子仔细收藏起来,也是一份心意。

只要你愿意,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去一点点实现。

Vol.4

最后,这段话来自周国平老师,不知你是否也听过:

与大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知识。然而,他们富于好奇心、感受性和想象力,这些正是最宝贵的智力品质,因此能够不受习见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与大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阅历。然而,他们诚实、坦荡、率性,这些正是最宝贵的心灵品质,因此能够不受功利的支配,做事只凭真兴趣。 如果一个成人仍保有这些品质,我们就说他有童心。凡保有童心的人,往往也善于欣赏儿童,二者其实是一回事。 我对孩子只有两个期望—— 第一个愿望:平安。如果想到包围着他的环境中充满不测,这个愿望几乎算得上奢侈了。 第二个愿望:身心健康地成长。 至于他将来做什么,有无成就,我不想操心也不必操心,一切顺其自然。

我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没有任何包袱地享受着自己的“热爱”。

这份热爱,不会因别人的目光而改变,全由自己来定义。

我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想真正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是被善意对待的。

独立,是父母认可孩子从出生到这个世界,他的人生终究还是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每个人都是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激情和抱负。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更清楚到底自己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以及学会在努力学习中,探寻这个世界的真理,最后成长为自己的苍天大树。

互勉。Yours,萌芽。

——END——

【教育思考】

【本周团购】